第 443 章(1 / 1)

平南王府凭男记 初吻江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海……番邦?”

  “算是吧,就是吕宋那边,而且,我还想往高丽卖。”赵仁河道:“卡住关外和番邦属国的盐巴,就是捏住了他们的命脉之一。”

  “盐巴也算是命脉?”

  “你想啊,我们的盐卖的便宜,比他们自己熬盐都便宜,他们不买我们的盐,买谁的去?等他们习惯了买我们的盐,他们国的盐农,还有生存的空间吗?没有了盐农,日后只要我们断了盐巴,他们谁去熬盐?谁会熬盐?”赵仁河乐呵呵的道:“除了粮食,盐巴,布匹这种生活必需品,只要卡住了那么几个,他们就得玩完。”

  李钊想了想:“这种办法,还真没有人想到过。”

  毕竟在小河之前,根本没人想到这个办法,或者说,没有这个底气。

  垄断一国某项民生资源。

  这是赵仁河的说法,李钊以前不懂,现在他听得懂了。

  窗外,有春雨淅淅沥沥的在下,雨滴打在了桃花瓣上,有风吹过,有花瓣被吹飞,形成一幅优美的夜之画卷。

  俩人调侃了一下未来,就相拥着,在湿润又温暖,带着桃花香气的空气里,美美的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已经三月份了,李钊跟海福龙兵分两路,带着人横扫沿海地区的海盗,又将十三个开阜的港口梳理了一遍,不仅是防务,还有汇丰钱庄的分店,他们亲自去看过,有这个表态,地方官员就知道这是谁家的买卖了。

  以后也不会为难。

  且汇丰钱庄的掌柜的都是经过严格培训的人才,从赵仁河他们开始倒腾盐巴,就已经着手培养了,现在正是他们上岗的时候。

  这些掌柜的,统一培训过,而且年纪都很轻,因为他们钱庄实行的是一套崭新的体系,跟以往的旧式钱庄大不相同。

  而且他们钱庄用的是阿拉伯数字,以及外文加拼音的防伪标识!

  赵仁河还听说,他们的金票上,防伪标识是《跳舞的小人儿》这一款。

  当时他就觉得一个头两个大了。

  他就写过一点关于这个小故事的玩意儿而已,结果被重月惊为天人,立刻就拿去研究了。

  现在的小伙伴们,已经长得非常凶残,以前他还教他们一些知识,现在他已经被榨干了。

  关于密码,他也懂一些的,甚至还深入研究过,但也仅限于此了,结果这帮人就折腾出来更费劲的玩意儿,到现在为止,赵仁河都不知道“密码”在他们的手里头,已经进化到了何种程度。

  反正他是看不明白了。

  同时,京城的人终于到了,人到了,代表钱,也就到了。

  腊余月二话没说,热情的接待了他们的……钱。

  货银两讫,就再无干系了。

  他们也不在意,一看到盐,还真有,精盐就占了货物的八成之多,粗盐仅占二成,顿时欣喜不已,高高兴兴地拖着这些货物,又往京城回。

  七大盐商觉得这次应该见到库底了吧?

  可是他们再去拉货,腊余月却告诉他们:“你们能不能多要一些?”

  “为什么?”来拉货的领头人不太明白了。

  “我们这仓库眼看着就要爆仓了,存盐一直这么多,你们要是再不多收一些,我就要分销给那些小盐商们,以及盐贩子们了,能多卖一点是一点啊!”腊余月一脸为难的样子:“你们倒是快点收啊!”

  几个人面面相觑,他们以为盐仓应该快见底了,结果人家告诉他们,要爆仓了!

  “这个,我们回去马上跟家主说!”他们都只是负责拉盐的人,也不是负责家里进货拍板付钱的,只好暂时这么说,然后马不停蹄的回家,赶紧告诉家主去。

  七家家主觉得不可能,所以他们选了个日子,突然联袂而来。

  这是他们第一次到达新手村的盐库,见到腊余月也很客气的行李问好,但是说话就不那么客气了。

  “我们七个人是不约而同的来了这里,进货了这么长时间,对这里很好奇啊!”魏家家主说话客气,但是目的性非常明显:“不知道能不能去看看您家的盐仓?”

  “可以啊!”腊余月一点都不觉得不对:“可以随便看。”

  说完,他就直接带人去盐仓,连让进屋里,喝杯茶,吃个点心再寒暄几句,这种基本的过程都不走了。

  新手村的盐仓在另外一边,是山坳的另一边,那里建了上百座盐仓,每一个盐仓的承载量,是赵仁河按照自己后世见过的盐仓来设计的。

  后世的盐仓,一个能承载八百吨盐。

  而一吨盐就是两千斤,八百吨就是一百六十万斤。

  这里上百座盐仓啊!

  腊余月一边走一边说:“这只是粗盐而已,隔壁的是精盐盐仓,也差不多这些了,可还不够用啊!”

  密密麻麻的盐仓林立,周围都是盐工,来来回回运盐的还不是车子,而是一种类似传送带一样的东西,效率超级高。

  白花花的盐巴,一直在不断地输送到盐仓里,那边还有一些人正在往更远处走……那边是精盐的盐仓。

  “可以……下去……看看么?”秦家家主说话都哆嗦了。

  “可以啊!”腊余月底气十足,因为这些盐巴都是真的。

  他们一行人下到盐仓,腊余月亲自带着他们看了他们想看的盐仓,其实他明白,这些人只是想确定这些盐仓是不是都是满的!

  事实上,每一个盐仓都是满的,只有剩下不到两个盐仓是空的,领头的盐工过来跟腊余月抱怨:“腊先生,这马上又得砌十个八个新的,可地方是真的没有了。”

  “看看,你们看看,不是我说啊,这爆仓就在眼下,何况快要六七月了,真到了那个时候,下了大雨,我可怎么办啊?”腊余月就差哭爹喊娘了。

  “这……。”七家家主懵逼了。

  他们其实也快要爆仓了。

  “我不管啊,你们七家可是跟我签了契约,我有多少货,你们就给我进多少,你们要是自己运不走,我找人给你们运到家里去,怎么样?”腊余月一副烦得要死的架势:“我知道你们的盐仓在哪儿,我免费运过去,你们接货就行了,你们的运输太慢了,一次才十万斤,什么时候才能运完啊?”

  七家家主傻眼了。

  他们向来只有清仓的时候,什么时候有过爆仓的时候?

  清仓的时候,那些小盐商们,以及盐贩子们都是求爷爷告奶奶,给点货出去卖,那个时候盐价零售多少,都是他们说了算,今天十五文一斤,明天就有可能二十文一斤了。

  越是往北运,越是卖得贵。

  但前提是,他们要有时间!

  再说了,盐这个东西,又不是大米饭,一顿来上一大碗。

  “你们倒是说句话啊?”腊余月道:“我拒绝了那么多盐贩子,就给你们七家,以及跟你们七家有关系的六家盐商供货,看看你们都干了些什么?进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