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的地方不多。
所以赵仁河现在是闲着没事先给自己追人铺路呢,因为他知道,李钊有过好几任未婚妻,都是没过门就完蛋了的,死的死,伤的伤,伤的最后也死了。
搞得李钊在京中“克妻”的大名那是如雷贯耳。
所以他说出京,在军中历练,皇帝都不管他的,因为管不起啊,每次想给儿子赐婚,女方那边就完蛋,当父亲的谁乐意被人说自己儿子克妻啊?
秋收之后,粮食入仓,大概就没什么大事情要忙了,但是赵仁河有啊!
趁着还没下雪,赵仁河在自己庄子附近又买了一块地,开了个酱菜作坊。
为什么要在郊外开个酱菜作坊呢?
第一因为城内地皮贵,开个作坊不合适。
第二就是酱菜作坊这个味道比较大啊。
他要做的酱菜还挺多,尤其是他去年吃过火锅,可是他发现啊,不论是东北火锅,还是海边火锅,都没一样调味品,那就是腐乳。
还有,他也想臭豆腐了……额,这个可以不用大张旗鼓的搞,但是腐乳可以啊,吃火锅,蘸料三绝配之一,就是芝麻酱,韭菜花酱跟腐乳汁儿。
而且腐乳单独吃也很开胃。
配菜吃也行,是个百搭的东西。
尤其是早饭配粥吃,味道很好。
所以他建了个酱菜作坊,买了百十口大缸,二百来口小缸。
又跟烧陶罐子的定了两千个陶罐子,都是十斤装的那种。
南边趁着东北这边还不冷,又给送来了十万条海鱼干儿!
其中五万条直接就送入了辽阳大营,还有两万斤干海带,以及一万斤虾米皮。
据说煮汤放一些,味道很好的。
因为还有两万斤的紫菜干……。
同时,还有赵仁河的庄子上送去的十万斤白菜,十万斤土豆,五万斤萝卜。
还附赠了辽阳大营两万斤的胡萝卜。
这样的一批显眼的货物,也彻底的坐实了一个传闻:解元公家的生意,其中有一些,是给辽阳大营提供的,怪不得海鱼干卖的那么好,做得那么咸呢。
人不吃盐巴,怎么会有力气?
当兵的要是盐巴不够吃,怎么有力气打仗?
内陆吃井盐比较多一些,井盐里含碘量低,不如海盐多,所以你看内陆有大脖子病,海边就没有。
所以赵仁河使劲儿往军营里头倒腾海物。
而他自己则是开始制作辣白菜、咸鱼辣酱和腐乳。
在第一场雪下来之后,李钊就在军营里吃到了几道特殊的菜。
他同样跟将士们的饭菜一样,不过多了三道小炒而已,算是显示他的特殊身份了。
辽阳将军同样多一道炖菜,一道炒菜,小将们多了一道炒菜。
今日下雪,大家知道下了雪就更冷了,所以今日士兵们的饭菜,就是一荤一素。
一道是新菜,腐乳红烧肉。
一道是老菜,白菜炖粉条。
一道汤就是猪骨萝卜丝汤。
大块的猪骨切了,熬煮半天,下萝卜丝,煮个开之后,丢下无数葱姜蒜末跟新鲜的香菜,细盐,住火焖五分钟,这就是一道好汤了。
小将们多了一道果仁菠菜,绿色多一些。
辽阳将军比小将们又多了一道辣白菜炒五花肉。
而到了李钊这位昭亲王的餐桌上,他不仅有腐乳红烧肉和白菜炖粉条,还有猪骨萝卜丝汤,以及果仁菠菜、辣白菜炒五花肉,又多了一道咸鱼辣酱炖豆腐。
跟着昭亲王的御林军和禁军,吃的跟小将们一样。
五菜一汤,加上主食,摆了满满一桌子,就那腐乳红烧肉的味道和颜色,李钊顿时就看了好几眼。
田公公知道他的意思,就站在一边道:“这是三爷送来的东西,说是”援军”呵呵呵……到底是三爷,看看这玲珑心思,做的多好啊!这个叫腐乳的东西,老奴吃了,味道很好啊!还有这个辣白菜炒五花肉,老奴跟您说,什么材料都没放,就放了五花肉,那味道,足足的!听说用来炖肉也不错,明天就让火头军做个辣白菜炖肉。还有这个咸鱼辣酱炖豆腐,哎呦喂!一出锅火头军就说,这个酱好,将来买个几百斤,放在他们那儿,别说,用来炖个豆腐啊、冻豆腐、土豆萝卜什么的,都行!主要是方便!”
“是吗?”李钊拿着筷子没动手,这人的心思,真是越来越多了,一个白菜还玩出花样来了。
辣白菜?辣椒跟白菜吗?他记得赵仁河倒是收过红辣椒。
“要不怎么说三爷心思巧妙呢,您看看这白菜,都能做成新的花样来,以后日子可好过了。”田公公感叹了一句:“这地方的日子,怎么比南边儿还苦啊?一年到头,也就夏天吃点青菜,别的时候,还得靠三爷送来的军需过日子,上头给的那点拨款,也就能买个白菜黄豆的,做个豆腐还得火头军自己磨。”
不然这五菜一汤里,就有两道菜跟白菜有关系。
一个白菜炖粉条,一道辣白菜炒五花肉。
还有就是豆腐,军营里的火头军有个磨坊,专门用来打各种粮食,磨面磨豆腐用的,还是他们昭亲王来了之后,才给改善出来的,不然平时连吃个豆腐都是奢望。
李钊也在努力的改变整个辽阳大营,他来的第一年,因为是冬天,没办法,只能自掏腰包,给将士们买羊熬汤,买关外的牛肉吃。
一冬天他自己都差点熬不下来。
后来过了年,他就想要重建大营的营地,起码冬日里不要这么冷。
但是他没钱,辽阳大营也没多余的钱,怎么办呢?他就带兵去外面扫荡各类山寨土匪,有了战利品之后,小兵们都分了,将士们也分了,但是依然有一大笔钱省下来,被他用来建造营地,现在营地清一色新盖的土胚房子,里头朝南一半的火炕,北边则是火墙,如今烧上木柴加煤炭,屋里热乎的很。
没想到他在努力的时候,那人也在不断地给他支援,虽然是买了他的白菜,附送的一点小菜,但是附送的东西太好,让他都有些惊讶了。
294赵仁河的买卖
294赵仁河的买卖
“他送了这么多东西来啊?”李钊不负责军需那一块,并不知道采买的人,在赵仁河那里买菜,都是有附赠品的,甚至这几道菜,都是赵仁河教给了采买的人,采买的人学会了,又教给了火头军。
这才有了今日丰盛的饭菜。
“是啊!是啊!”田公公道:“听说过几日还有东西送来。”
“可是花钱采购的?”李钊在意的是这一点,他觉得赵仁河没多少钱。
也不知道这个印象他是怎么来的,反正觉得赵仁河一个会点子拳脚功夫的读书人,带着一个老娘,拖着个孩子,给人的印象就是拖家带口,全家都靠他一个人养活呢。
所以莫名其妙的,李钊就是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