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5 章(1 / 1)

平南王府凭男记 初吻江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万斤干海带,一千斤的虾米。”赵仁河道:“送货到家。”

  “这么……便宜的吗?”九殿下一愣:“你不吃亏?盐钱能赚回来吗?”

  “不吃亏,这一笔能赚不少,在当地收购两个铜板一斤,运费要一个铜板呢。”赵仁河道:“你要是要的话,我这就给杨月写信,这些事情都是他在管。”

  赵仁河在跟杨月通信的时候知道,杨月终于是朝海盐下手了。

  他们斗不过盐商,也没想过跟盐商宣战,而是杨月找了个偏僻但是风平浪静的岛屿,在上面开了盐田出来。

  不同于传统的熬煮海水出盐,他们用的是海水晒盐法,海水免费,场地不掏钱,就几个人在打理,等于是白来的盐,杨月就非常丧心病狂的制作海鱼干,海家村但凡是制作海鱼干给他收购的人家,盐巴他免费提供,腌制咸鱼干,哪个渔家不会啊?

  就连给赵仁河送狼鲞的那对小夫妻都会,不过外面村子的杨月让人跟他们说,送来的鱼干合格了,才允许他们领盐巴,鱼干要咸,但是不能太咸,太咸就发苦了。

  一般鱼干上有盐粒结晶即可。

  他是来了这边才发现,这里的盐巴很贵,官盐最贵,质量也不好,私盐便宜一些,质量好。

  官盐要上税,私盐不用。

  且私盐利润丰厚,但不管怎么说,都是朝廷的损失,赵仁河呢,做鱼干缴纳一定的赋税,然后从南边运到北边,他是贩卖鱼干,不是贩卖私盐,谁也管不到他。

  九殿下就是发现了这一点,觉得买海鱼干比采购盐巴要便宜多了。

  只是没想到这么便宜!

  一斤盐巴,官盐标价十五文,私盐标价十二文。

  而一斤咸鱼干,零卖的价格也才十文钱一斤,买超过十斤,就八文钱一斤。

  “那就来这些好了,要大张旗鼓的送到辽阳大营门口。”九殿下如此吩咐。

  “为什么啊?”赵仁河一愣,还大张旗鼓?

  一个鱼干而已,不至于吧?

  “你的咸鱼干卖的比盐巴都便宜,多少人看你不顺眼了。”王旭在一边解释:“九殿下只是想让人知道,你动不得。”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尽管知道赵仁河是九殿下罩着的人,但是私盐贩子们不能明着来,俺这来也够赵仁河一呛。

  他身边的御林军跟禁军都在大营里给他带兵呢。

  “哦,这个啊,好办!”赵仁河笑了,露出一口小白牙:“我明天请盐行的几个老板吃饭,跟他们说,要想要咸鱼的话,我这里批发,五文钱一斤,比盐巴都便宜,还不犯法,这钱赚着才安心。”

  九殿下听了这话,沉默了半晌:“你真的是赚钱的?”

  他都以为是赔钱来着。

  “当然,不赚钱我干嘛倒卖鱼干啊?”赵仁河乐了,难得抬起手,拍了拍九殿下的胳膊,他没敢拍肩膀:“放心吧。”

  九殿下低头,看了看自己被拍的地方:“好。”

  等到九殿下带着王旭,来去如风一般的走了之后,赵仁河才轻舒一口气,抬起刚才拍人家的那只手,闻了闻:“竟然是梅花的香气,好冷冽哦。”

  瘪瘪嘴,他回头就给宋大千他们写了信:我发现我心动了!

  虽然心动了,但是日子还要过下去,第三天他还是在自己的酒楼里,宴请了八位老板,这八个人是城里头贩卖盐巴的人,甭管是官盐,还是私盐,赵仁河觉得都差不多。

  前世他就没怎么在意盐巴,除了闹辐射的时候,盐涨了价,后来也就那么一天,又回落了。

  所以他对官盐啊,私盐什么的都没什么太深的印象,所以跟他们八个人说话办事都没有什么架子。

  一直到他说提供海鱼干,批发,五文钱一斤的时候:“零售可以买到十文钱,你们也可以批发八文钱,很划算的,且合理合法。”

  最后的四个字,简直像是一把箭,欻的一下子射中了红心!

  能合理合法的赚钱,谁乐意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啊?

  而且这个时代的风气就是一人犯法全家都受牵连,甚至是整个村子,整个宗族。

  尤其是倒卖私盐这种“挖朝廷墙角”的事情,更是难以容忍。

  那些官面上的盐商后代,都不允许出仕呢,就怕被金钱腐蚀了官员系统。

  但是赵仁河堂堂举人,还是解元公,跟他们在一起谈论买卖,反倒是最自然的一个,他们在佩服之余,又有些担心,这人该不是个表里不一的笑面虎吧?

  可是赵仁河提出来的条件太诱人了,当场就有两个人表示,要进货!

  他们俩一个在府城有三间杂货铺子,另外一个在四个县城也各有一间杂货铺子,这盐巴是百姓生活必需品,现在就已经有不少百姓,来府城这里,在赵仁河的海货行里,有两家海货铺子,一个只零售,一个做批发,买卖做的风生水起,百八十斤的批发咸鱼干,然后运到县城去倒卖,甚至还有货郎专门卖海鱼干,这样的货郎去的是乡下村子。

  这贩卖海鱼干,可比贩卖私盐安全多了。

  赚的都差不多,主要是安全,不犯法啊。

  有四位表示考虑一下。

  但是有两位表示……不感兴趣!

  不知道为什么,这两个人虽然明显是动了心,但是愣是没敢点头,就是不感兴趣的样子。

  而且说话都很少,不太爱交流。

  人各有志,赵仁河也没憋着非得要给人推销他的海鱼干。

  此次请客吃饭之后的第三天,那四个考虑一下的老板也跟赵仁河的海货行下了订单,但是那两位表示不感兴趣的老板,还是没有动静。

  赵仁河也不理他,地里要除草了,为了不让野草争夺庄稼的营养,这边的人,在秧苗出来一掌长的时候,就要除草,等到秧苗长到半臂长的时候,再锄一遍草,这叫铲二遍地。

  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比伺候田地里的庄稼,更重要的事情了。

  赵仁河的蔬菜也在成长当中,当第一次锄草完事之后,赵仁河的早蔬菜也成长了起来。

  像是菠菜啊,空心菜之类的青菜,长得快,不稀奇。

  但是新鲜的辣椒、茄子、豆角等等果实类的蔬菜,就少见了。

  所以一开始,赵仁河的菜店就比别人家的菜店早了半个月的时间上了新菜,卖的不算太贵,但是绝对让大户人家趋之若鹜。

  吃了一冬天的各种白菜萝卜土豆子,或者是干菜,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别提多舒坦了。

  就连军营里头,赵仁河别的没有多送,他送了一百斤的菠菜,一百斤的青椒。

  九殿下接到东西之后,就让人将菠菜打了汤,全大营的人都分到了一碗菠菜鸡蛋汤。

  而晚上的时候,火头军将青椒切碎,打了青椒肉沫的卤子,全营吃了一顿过水面条。

  卤子里不仅有青椒肉沫,还有大葱香菜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