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4 章(1 / 1)

平南王府凭男记 初吻江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他自己亲自配料,搅拌,腌制。

  忙活了一上午,中午简单的吃了点东西,下午就开始准备银霜碳,结果这里没有!

  “那就用无烟的红萝碳。”赵仁河这才知道,银霜碳那是只有贵人家才能用的东西,他出去转了一圈,愣是没买到!

  就只有次一级的红萝碳,还卖的死贵,赵仁河只好捏着鼻子买了一点回来,烧烤用的不多,不然他宁愿买竹碳去了。

  傍晚时分,六个人聚在一起,赵仁河开始了他的烧烤之旅。

  “以前不敢这么干,在府里头稍微吃个过分点的菜就有人说三道四,出来之后也是忙来忙去,没有闲暇的时候,现在好了,出来散散心,就该开心的玩,快乐的笑。”赵仁河一边翻着手里头的烤串一边开心的道:“现在我们就该好好的玩。”

  “就是,这个熟了吧?”何大根早就口水滴答的看着这些烤串了,刚才他穿串儿可是非常给力,肉块大,两个瘦肉块中间夹杂了一块肥的,现在正烤的滴油呢。

  “熟了,吃吧!”赵仁河一发话,剩下的五个人也不客气,不管是车夫还是武师父,都是标准的食肉动物。

  而赵仁河只是吃了点烤的青菜,蘑菇和豆腐干。

  早早的就冰镇上的酸梅汤,在炎炎夏日的傍晚里,吃着小烧烤,喝着酸梅汤,跟亲近的人谈天说地,非常美好。

  这香味儿引来了不少好奇之人,这里的老板一看,干脆也搞起了烧烤,反正东西很简单,他只看到赵仁河撒了芝麻和孜然,以及辣椒粉,没见到过赵仁河腌制的手法,不过就算是这样,也很吸引人了。

  等到赵仁河他们要走的时候,老板主动出面,免了他们的食宿费用,只求那烧烤的方子。

  何大根给了他一个地址:“你去这里找一个叫商务通的人,他有秘方可以卖给你,日后你可以开一个烧烤店么,晚上营业最合适!”

  客栈老板,千恩万谢。

  等到都出了县城,赵仁河才问何大根:“商务通是谁?”

  “谁都不是,谁有时间去那边,谁就是商务通,就是个代号,没少忽悠傻瓜们的钱财,你那些秘方都是这么卖出去的,什么花茶配方啊,烧烤配方啊,水煮鱼的各色方子等等,更新换代最快的就是菜谱。”

  赵仁河就明白了,这是他们圈钱的一个小手段。

  又过了几日,他们路过经南县,又去了广城府。

  广城府比平南府还要大,还要繁华,因为这里是有一个广城港的地方,是十三个开阜的港口之一,来往的多是大商家,外国的商船等等。

  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也不少见。

  加上孔峰山长的儿子就在这里做学政官员。

  赵仁河考试的时候,这位学政官员还给他们找过人作保呢。

  而且他的儿子孔念,同样是那一届的生员,也考中了举人。

  只是尚未会试,因为要避开自己的父亲,所以是去隔壁的省府,考中的举人。

  早就知道赵仁河要来,又因为赵仁河媳妇儿去世的关系,守妻子的孝,不用那么严苛,何况,赵仁河又是这么一个情况,大家也都能理解,所以在城里有名的望海楼,摆了一桌素席面来迎接他。

  一群小年轻,都是同窗,在这里坐下吃饭,没有酒水,没有美婢,上菜的清一色都是大妈!

  本省的解元,是一个叫邓崇的年轻人。

  素菜,素酒,没有女眷,于是今天就不说八卦,也不知道要八卦什么,一群读书人,自诩端方君子,怎么能当长舌妇呢?

  于是就胡扯,侃大山,从凉拌野菜这道农家菜,说到饥荒又军粮问题,何大根虽然是武举人,可他文采也不差。

  一群人畅所欲言之后,又说到了军需,军需很重要啊。

  又转到军需的各类,然后又说了兵器的演变。

  当然,是冷兵器的演变啊,说到了赵仁河的领域里来了。

  他比他们还熟,不是他多热爱冷兵器,这玩意儿热爱的也有限,是他前世逛论坛,跟人掐过记忆深刻啊!

  然后从马蹬是鲜卑人发明的开始扯到民族问题,然后就是各民族的奇风异俗。

  邓崇年长听过的多些,其他人就那么幸运了,赵仁河知识面广(拜前世万分发达的网络所赐,加上他写手出身),孔念看的书多,可说道这武备上的东西,最擅长的莫过于何大根啊!

  他是武举人,这都是他应该知道的事情。

  末了一群人居然为“五胡”是哪五个争了起来!

  其实这个问题,哪怕是在他的前世也一直没有定论,不少“砖家”、“叫兽”的都玩命的研究过,却无法给出正确答案。

  只知道那“五胡”后来是一个都没传到二十一世纪。

  一个说“匈奴、鲜卑、羯、氐、羌”;另一个说“五胡次序无汝羌名”;还有一个喝高了,叫嚣着要灭了五胡……争论不下,借着酒劲,险些挽了袖子打起来。

  最后全让何大根这个家伙给撩到了,不是将人打晕的,而是一个个灌了烈酒,喝蒙圈了。

  一开始上的是素酒,后来不知道怎么搞的,就成了烈酒,说多了口渴就喝了,然后就醉了,最后就都趴下了。

   双十一的加更啊

239山穷水尽疑无路

  239山穷水尽疑无路

  殊不知,他们醉倒了之后,隔壁的雅间里,有人气的鼻子都歪了!

  “这样的记载,如何跟上面交代?”这个雅间里,也坐了好几个人,看他们面前摊开的各种笔墨纸砚,以及上面的记录,竟然是赵仁河他们侃大山的内容!

  “可是他们都喝醉了,最后说的什么,我们都记下来了,可没漏抄。”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委屈的道:“这说的都是些什么啊?”

  他们刚才奋笔疾书,隔壁的人声音大的根本不用偷听,光明正大的听都能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

  可是这明显是一群人在调侃闲聊,值得他们这么多人,快速记录他们说的每一个字?

  听听他们都聊的什么啊?

  根本就是风牛马不相及。

  大家都是读书人,侃大山跟聊闲篇,还是说的重要事情,都分得清楚好么。

  “一群废物!”坐在上首的是一个中年男人,虽然做富家老爷的装扮,可眉宇间却透着一股子戾气:“都给我闭紧了嘴巴,笔墨纸砚都留下,领了银子就走人,谁敢给我胡说八道,别怪我不客气。”

  众人都是被花钱雇佣来做记录的穷秀才,闻言知道这人不好惹,各个都如鹌鹑一般,拿了二十两银子就走人。

  其中一个秀才拿了银子回了家,半晌之后又出门去了一个相熟的同窗家里,在同窗家里混了一顿晚饭,还了前两日,他借同窗的一两银子,又去了一家食肆,那里有卖一种咸鱼豆瓣酱,他进去之后,买了一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