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弟弟住校的话,家里只管铁将军把门,我们已经分宗了,就是没有干系的两个赵氏,他们敢破门而入,你就报官!”
赵伦目瞪口呆!
“你娘来这里算是客居,可不是来当老妈子的,我娘现在的月例银子是一个月五十两,给你娘也该二十两,你弟弟妹妹都还小,就按照我小时候的份例来,一个月二两银子,你算五两好了,都算是在我家客居,要是入了族谱,呵呵……就是至亲了,总共才几个人啊?我都养活的起!”赵仁河看赵伦惊呆了的样子,哈哈大笑:“我以为你是个妖孽呢,结果也只是个聪明的小孩儿而已。”
“我是你叔叔!”赵伦气鼓鼓。
逗得赵仁河更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翌日,赵仁河再次去了赵氏祠堂,给族老们送了厚礼,就将赵瘸子以及他两个弟弟家,还有赵伦一家子,都从族谱上划走了。
也不知道九殿下是什么意思,他派了王旭回来,竟然送给了赵仁河一个“族谱”,这族谱用明黄色的封面,证明这个很厚实的本子,是皇帝所赐。
明黄色的绫子上面还留有空白。
但是九殿下提了字,上头写着“赵氏族谱”,字体竟然是大篆,但是笔锋犀利,气势磅礴。
打开之后,第一页上还有一个红色的印章,上面写着“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八个字。
“这是?”赵仁河看到了这个陌生的印章。
“这是皇上的私章。”王旭道:“皇上年号,成康。”
赵仁河一想,可不是么!
成康帝!
现在皇帝的年号,就是“成康”。
“有了这个族谱,任何人,都不敢动你们。”王旭道:“这是九殿下特意找出来,送给你。”
“谢谢。”赵仁河的确是松了口气。
他已经想好远遁他乡,又怕日后有了事情,平南王府跟赵氏一族,纠缠不清。
现在,有了这个东西,谁敢放肆?
赵仁河将东西放好:“希望有一日,能请九殿下来见证,我们赵氏一族的立谱仪式。”
其实就是找个有分量的见证人。
这个见证人,赵仁河不可能找平南王来担任。
整个沿海地区,没有一个人能有平南王的分量。
但是现在他有了一个人选,那就是九皇子李钊。
除了现在的皇帝,将来的皇帝之外,李钊的身份,最高!
“可以。”王旭点头:“我会跟殿下禀告。”
第二天,王旭就带人走了,每次来都神秘兮兮的,赵仁河却从来不问。
而三日之后,就是二月二,龙抬头,开笔的日子。
赵伦就带人去了府城的县衙,办理了过户手续,他将家里三十亩地的上等水田,卖给了三族老家的四儿子。
算起来,赵伦要叫他同族的伯父。
这个人比较公平,给赵伦家的价格也是高估过的高价。
而买了他们家房子的是六族老家的七孙子,用来做新房的,他明年成亲。
家里人口太多住不下,不得已分了家,他没分到房产,只分到了钱和三十亩土地。
所以他马上用钱买房子,准备成亲用。
这两家都是有族老的家庭,买了赵伦的田产和房产,绝对不会有麻烦,赵伦的几个叔叔能欺负他们孤儿寡母,却绝对不敢跟买了田产和房产的族老家对着干。
而且赵伦全家都脱离了族谱,改换了宗籍。
并且全家都离开了原来的宅子。
赵仁河说到做到,果然将赵伦全家都接进了自己家大门。
海夫人听说有人跟她作伴,立刻就高兴了,见到赵伦母亲的时候,大吃一惊。
赵伦本人长的周正,是个青葱一般的小少年。
他的弟弟才七岁,养的很好,胖墩墩的小胖孩儿一个。
母亲本身拉着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儿,怯怯的看着眼前的人。
而赵伦的母亲,有着一张白皙的鹅蛋脸,柳叶眉毛杏核眼,有些紧张的抱着女儿,穿着一身非常朴素的细棉布衣裙,身材有些清瘦,腰肢纤细盈盈一握。
虽然穿着很普通,甚至是寒酸,但是瑕不掩瑜,这的确是个小家碧玉型的少妇。
算一算,十六岁成亲,大儿子才十四岁,她也就三十出头,比海夫人小个十岁左右的样子。
脚下一双简单的绣花鞋,头上的长发,用一根老银扁方盘着一个简单的发髻。
耳朵上一双耳环,手上没有任何饰品。
身后背着个大包袱,赵伦的身上背着的大包袱更大,还有一辆马车,车上堆满了家伙事儿。
“可是翠婶子?”海夫人提前坐过功课,赵伦的母亲,人称翠婶子,名字叫韩翠,嫁入赵家镇十六年,丈夫去世六年,女儿是遗腹子。
怀孕四个月的时候,丈夫出了意外,就守寡至今。
长成这样,怪不得有人打她的主意,长得的确很好,尤其是皮肤白皙,南方的女子皮肤很少有这么白皙的,这个优点,遗传给了她的孩子们。
“是。”翠婶子有些局促的道:“海夫人。”
“唉,叫什么夫人,叫我花娘就好。”海夫人上前摸了摸男孩儿的头:“来人,快,把东西都收拾好,带翠夫人去小院儿安置好,来了就别见外……。”
225新的征程
225新的征程
海夫人热情的招待,让翠婶子受宠若惊。
进来之后,马上就有一个小院子给他们入住,另外,他们的家伙事儿,也都立刻安置好,丫鬟们笑语嫣然,让翠婶子放松了不少。
海夫人更是拿了两身她没穿过的衣服,送给翠婶子,暂时换下那一身寒酸的半新不旧的衣裙,连带的还有一些简单的钗环,等到吃午饭的时候,全家来了个大变样!
本就很好看的翠婶子,穿上了并不华丽但是簇新的衣裙,头也重新梳过了,就连孩子们也换上了合适的衣服,很明显,这是早有准备。
午饭是大家坐在一起吃的,除了高慧,她在养胎。
“都是一家子骨肉,不用这么客气,还都是孩子,长辈们,吃饭,吃饭!”海夫人跟翠婶子还挺投缘,俩人都是普通人家出身,能说到一起去。
今天的饭菜也很接地气,都是普通的家常菜,只不过大家坐在一起,有些热闹,就连赵瘸子都在座。
“我挑个黄道吉日,立族谱,请几个有分量的人来做礼宾。”赵仁河道:“到时候,我们都上族谱,包括妞妞也一样,以后我们赵氏的闺女,都金贵,全都上族谱。”
赵伦乐了:“嗯!”
赵仁河安顿好了家里,才带着赵伦去了府城,将他介绍给所有人认识:“我的伦叔,嗯,族叔,还有你们认识的赵瘸子,我的管家,赵瘸子,这都是我的族人了。”
见到这么多人,赵伦有些惊讶。
等到听说这些人都是举人的时候,更惊讶了。
“哦,伦叔。”几乎所有人都对他行了一礼。
孙应嘉对这个十四岁的孩子很感兴趣,留下赵伦在黄浦私塾里上课,顺便准备今年的考试,起码也要考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