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年纪了,因为他穿了件宝蓝色遍地锦的华服,用金冠束发,腰间玄色暗纹的腰带,用的乃是金累丝三龙捧珠的绦环系着,更显得身子挺拔,腰间没有像一般的贵公子那样缀着玉佩,香囊等物,却是拿着一把比普通宝剑更大更宽更厚的重剑!
这种重剑用起来,非常吃力,一般人练不了,只有冲锋陷阵的战将才会用,而且是用在近身战斗的时候,用起来的效果非常好。
或者臂力惊人的武林高手,才能以此为武器。
这男子静静的站在窗边,身边跟了十几个身穿劲装的护卫,以及楼下三十多个骑士。
他看着楼下几辆马车穿行而过,马车上装着一些年货,领着马车进城采购的是赵瘸子,这家伙如今意气风发的厉害,带着人买了鞭炮和烟花,以及不少时兴的东西。
“那就是赵家的管家,赵瘸子,原名赵乐,没有取字,军汉出身,赵河,赵仁河就是迎娶了高大小姐的人。”身边一个军师打扮的人小声的道:“而且,已经有了身孕,据说是做床喜。”
“嗯?”男人冷哼一声:“做床喜?”
“属下们觉得,不太对。”那人道:“高大小姐什么眼光,会心甘情愿接受一个庶子作为丈夫吗?当年二皇子、三皇子一直到八皇子,哪个不想联姻高家?为了等这位大小姐长大,诸位殿下都没有娶妻,连个侧室都没有立,庶妃有,但是没有一个有孩子的!听说有庶妃偷偷怀孕,都被一尸两命了。何况,据说高大小姐刚来的时候,身体很不好,呕吐不止,食欲不振。”
“去赵家镇。”男人一转身,披风的两角旋即飞起,就像是他的人一样,冷冽,又高贵。
赵瘸子还不知道自己是带了“尾巴”回了赵家镇。
只知道今天自己回来赵家镇,听人说,有一伙押镖的人,路过赵家镇,在此地歇脚,顺便,包了赵氏客栈过年。
这伙人押送的东西已经送走了,只是回程的时候路过这里,赶不回去过年,干脆就在这里过年了,因为也有人会做饭,并且都是一些大老爷们儿,就不麻烦店家了,他们自己做吃的就行,合着连伺候都不用,赵氏客栈的掌柜的跟伙计可是捞着了,一人得了二两银子的赏钱,就高高兴兴的将客栈留给这伙人住到正月十五,拿了钱就回家过年去了。
反正都在赵家镇上,不怕他们半夜熘走,或者把客栈给拆了。
这里是赵家人的地盘,一点子风吹草度都会被他们知道的一清二楚。
而当天晚上天气更冷了一些,有上了年纪的老人说近几日可能会有风雪,沿海下雪很少,但不代表没有。
尤其是冬日,季风都是冷的,吹来的风雪或许会更大。
果然,第二天,天气阴沉沉,黑云压顶一般。
有人站在赵氏客栈的最顶楼,刚好能看到那边,新建的大宅门口。
赵仁河正好亲自送家里的佃户代表出门。
他除了要打理自己分来的田地,还有媳妇儿的,正好连成片,那里有上百户人家,自家也有土地,偶尔还出去打渔,但是也需要佃租别人家的地种植,不然不够一家子吃的。
赵仁河开出的条件很低,土地都要种植粮食,他收租子,是收税后的租子。
也就是说,一亩地产出三百斤粮食,朝廷要有一百斤,剩下二百斤,赵仁河收十分之三,也就是二百斤粮食,赵仁河收六十斤。
别看六十斤少,架不住他这亩数多啊!
收回来的粮食,他就算自家吃都吃不了,还得送人一些,尤其是新手村,那里的粮食每年也消耗不少,不如就送去那里,也省得再外买了。
而且赵仁河这个主家很大方,一亩地的产出就定在了最低标准三百斤,其实一般都是三百五十斤到四百斤。
可主家定了这个标准,剩下的就是佃户自己承担了,伺候的好,高产;伺候不好,减产。
产出不够三百斤,你也得按照产出三百斤的租赁给主家。
平时打渔,有了好的海货也可以送给主家一些,这个主家就不收钱了,不过赵仁河让人打造了一些海船,放在最近的船坞里,要是有人想出海打渔就驾船出海吧,船随便用,到时候给点海货就行,家里连买菜的钱都省下了。
他在门口跟佃户老伯们说话,观察老伯们的反应,他这个租子定的不高吧?
殊不知,也有人在观察他。
不到弱冠的年纪,身材高挑修长,相貌俊朗,尤其是一双眼眸,流光溢彩,灿若星辰。
乌黑的头发用羊脂玉簪子束着,穿了件月白色竹叶纹的直缀,清雅而矜贵,含笑着和大门口一个明显是佃户的人说话,表情恬淡温和,举手投足间是那种大户人家才培养出来的干净气质。
一身书卷气,但他敢保证,这小子绝对会点子防身之术,因为普通人跟习武之人走路的姿势,是有些微的差别。
赵仁河送走了这些佃户的代表,心里也去了一块大石头。
第二日一大早,赵仁河将亲娘跟奶娘请到了一起,并且带着何大根进了来。
看到何大根的时候,海夫人一愣,李奶娘则是一下子就站了起来:“你、你这是什么打扮?”
何大根生的高大威勐,平时只做青衣小帽的装扮,看起来像个健壮的常随,加上他一直没在人前显露什么,故而连他亲娘都被瞒了过去。
现在,这家伙一身靛蓝色的长袍,领口袖口都镶绣着银丝边流云纹的滚边,腰间束着一条青色祥云宽边锦带,没有缀什么美玉,而是一小排的飞刀。
乌黑的头发束起来戴着顶嵌玉小银冠,银冠上的白玉晶莹润泽更加衬托出他的头发的黑亮顺滑,如同绸缎一般顺滑,浓眉大眼,虎背熊腰,脚下一双千层底的踏云履,好一个男子气概十足的少年侠客!
“这才是我大根哥平时的装扮。”赵仁河乐了:“奶娘,您一辈子辛苦,如今我们出来了,自然要兑现承诺,我已经给您与大根哥落户在新手村,良籍,大根哥给您置办了一个二进的院落,二百亩上好的田地,一百亩山地种菜,以及两个婆子、两个丫鬟一个管家的伺候您,家里的田地租赁出去,足够您过日子用了。”
海夫人欢喜的眼泪都流下来了:“好孩子,好孩子,不忘本,不负你奶娘这些年来对你的付出!”
说的李奶娘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可说什么都不合适!
何大根已经走上前去,跪在地上,给海夫人磕头了:“大根多谢夫人多年照顾我们母子俩。”
海夫人说李奶娘辛苦,可何大根又何尝不知道,海夫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