厮,特有几个大的,给了妹子跟外甥。
赵希伊得知之后,用素色的荷包装了二十两金子,亲自放到了海福龙的手里头。
这算是恭贺的礼金了。
过了端午之后,天气渐热,舅舅也不来了,赵仁河跟小伙伴们已经学了一半的《百家姓》,府里头开始往各个院落里配冰,赵希伊也让人给小儿子的七院配了冰。
可舅舅就像是消失了一般,前半年来了三次,这从端午之后就没过来,一直到都过了中秋,也没见他送礼,海姨娘跟赵仁河等的不耐烦,本想派人去城里头看看是个什么情况?他又来了!
看完李自成的资料才知道这位也够倒霉的,俩媳妇儿都给他戴了绿帽子
127出息的舅舅
127出息的舅舅
见到赵仁河的时候,一把抱起来,还来劲儿了,将已经八岁的赵仁河,轻飘飘的抛了起来再接住,吓得赵仁河嗷嗷直叫,生怕自己再穿越一次。
“快点放下来!”海姨娘也跟着吓了一跳,她这大哥怎么年纪越大越不靠谱了呢?
“哈哈哈……!”海福龙哈哈大乐:“男孩子胆子怎么这么小?”
赵仁河拒绝跟野蛮人说话,刚才把他抛起来再接住,也就没脑子的人才这么干。
气死他了!
有本事,等他长大了,看他还抛不抛的动。
人小,就是这么的悲哀。
只能用阿Q精神来安慰自己。
“舅舅,你这是发什么疯?”等海福龙安静下来,喝了一杯茶之后,赵仁河才皱着小眉头,不甚赞同的看着他:“自己外甥无所谓,别人家的小孩子,还不得吓哭了啊?”
“别人家小孩子管我什么事儿?”海福龙将赵仁河拉过来,张嘴就跟他说起了军中的设置。
原来大顺朝是沿袭了前朝的一些设置,但有自己的一套武将系统。
超品,大将军王,天下兵马大元帅,元帅。
(以上为亲王级将军)
一品大将军
(以上为郡王级将军)据说平南王府的头三代平南王,就是这样的大将军,后头的平南大将军根本只是二品的大将军,而不是一品。
二品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抚军大将军、辅国大将军、
平南大将军、安东大将军、征西大将军、镇北大将军
(以上为二品大将军)
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
(四征资深者皆为大将军,以上为四征将军)
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
(以上为四镇将军)
三品中领军
(资深者为领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
(以上为四安将军)
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
(以上为四平将军)
征蜀将军、征虏将军、镇军将军、镇护将军、安众将军、
安夷将军、安远将军、平寇将军、平虏将军、平狄将军、
平难将军、辅国将军、虎牙将军、轻车将军、冠军将军、
度辽将军、横海将军
(以上为三品杂号将军),
四品中护军、武卫将军
(中护军资深者为护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
(以上为野战军五校尉)
中坚将军、骁骑游击将军、左军将军
(以上为四品常设将军)
建威将军、建武将军、振威将军、振武将军、奋威将军、
奋武将军、扬威将军、扬武将军、广威将军、广武将军、
宁朔将军、左积射将军、右积射将军、强弩将军
(以上为四品杂号将军)
东中郎将、南中郎将、西中郎将、北中郎将
(以上为四中郎将)
振威中郎将、建义中郎将、奉义中郎将、平虏中郎将、
典军中郎将、抚军中郎将、武卫中郎将、司金中郎将、
司律中郎将、护匈奴中郎将、率善中郎将
(以上为四品杂号中郎将)
戊己校尉、平虏校尉、讨寇校尉、建忠校尉、护羌校尉、
护东羌校尉、护乌丸校尉、护鲜卑校尉、西域校尉、
西戎校尉、东夷校尉。
(以上为派遣军,监军或护军),
五品偏将军、裨将军;
(以上为五品常设将军)
鹰扬将军、折冲将军、虎烈将军、宣威将军、威远将军、
宁远将军、伏波将军、虎威将军、凌江将军、荡寇将军、
昭武将军、昭烈将军、昭德将军、讨逆将军、破虏将军、
讨寇将军、宣德将军、威虏将军、捕虏将军、殄吴将军、
殄夷将军、扬烈将军、建忠将军、立义将军、怀集将军、
横野将军、楼船将军、复土将军、忠义将军、建节将军、
翼卫将军、讨夷将军、怀远将军、绥边将军;
(以上为五品杂号将军)
安夷护军、抚夷护军
(以上为监军或护军)
六品和戎护军、殄虏护军
(以上为杂号护军)
七品,但分为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
(以上为前后左右四将军)
抚军都尉、司金都尉、积弩都尉、典铠都尉、
将兵都尉、陷阵都尉、忠义都尉、司盐都尉、
司竹都尉。
据说在开国之初,鸿基皇帝曾经担任过天下兵马大元帅,后来世祖皇帝担任过大将军王,故而这两个顶头的封号,非皇亲不可得,非倾国之战不可封。
海福龙原来是总旗,手下管着百八十号人。
总旗乃是八品,往上就是都尉了,也叫千户,延续了前朝的叫法,但都尉就是从七品,算是有了一个进步。
如果有幸成为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的任何一个的话,那就是最底层的小将,可以被人恭维的叫一声“将军”了。
手底下千八百人,打仗的时候,也能带人冲锋陷阵,人多,战利品就多。
而现在,海福龙就是抚军都尉!
“升官了啊?”海姨娘在一群让她晕头涨脑的各种兵制里终于听明白了。
“嗯,多亏了外甥的办法。”海福龙道:“我本来接到了急令,带兵去剿匪的,一窝刚聚起来的海匪,打劫了不少来往的商船,东西不多,但是值钱啊,他们打劫的都是海贸商船,十三行的人报的案,不止有军功,还有额外的赏钱可以领,其他的总旗都有事情,唯独我暂时在修整,所以上头就令我带人去,这次缴获的东西很值钱,我给跟着我的兵,每个人平分了二十两银子,小旗三十两,我是总旗,拿了五十两,东西比较昂贵,且我们不好出手,就直接打包卖给了十三行,换来的银钱,一层一层的往上缴纳,虽然在大官的眼里很少,但是我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这三点,谁也说不出我的不是,我们上头那位都尉告老还乡了,他以前就是个吃独食的,现在他走了,我被上头提拔当了这个都尉!”
“那是好事儿啊!”海姨娘高兴了:“走,我给大哥做一顿饭去!”
赵仁河也满意了,这个舅舅能听得进去他的话,照着做的好,果然就升官发财了。
虽然发的少了点,但是总比没有强啊。
升了官的海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