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重返江湖(1 / 1)

少侠,请留步 猛猪出闸 1745 汉字|1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155章 重返江湖

  曾经,厉行以为亲生父母大概是一对无法承担责任的年轻人,甚至没有成年。而今,更多的可能性在眼前铺开。皇帝流落民间的龙种?被陷害的忠臣之子?不,应该不会。

  不过,就算寻得到根,半辈子不见,也早已是陌生人,替代不了父母和姐夫的养恩。若是有缘相见,可以接到柳庄加以照料,无缘也不必四处奔走强寻。

  想到这,便释然了几分。天地悠悠,你我不过一苇而已。只是难免困惑于哲学三连击: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

  最重要的是,我是谁?

  妈的,好烦,不想了!

  厉行笑了笑,问:“那个人在做什么?”

  “和女生约会,好像挺渣的,不知道有几个好妹妹。”何须归没提自己一屁股坐在人家腿上,还摆出一副正宫的样子。

  厉行先是感到讶异,接着说:“你雪师叔那种疯子,在平行世界是温文尔雅的心理辅导老师,我成渣男也很正常,人是被环境塑造的。”

  “我还以为,我们在所有的世界里都会在一起,”何须归垂下眼,失落地吸着酸梅汤,“没想到你成了海王。”

  “你也可能是。”

  “才不会!”

  在他们讨论“渣”是否根植于基因里时,命运的齿轮早已开始转动。

  这之后的某一天,会有一个单纯的女孩接连被两个渣男伤了心。一个是风流|成性的寸头小狼狗,一个是嘴甜心黑的自然卷小奶狗。

  她会痛哭一场,会在轻生边缘走一遭,然后她会坚振作起来,决定为民除害。她会卑微地乞求复合,发出几张魅惑的美照,并主动开好房间。

  她会先后与这二人见面,每人喂几颗蓝色小药丸,然后设计把他们引进同一个房间,让渣男内卷,不要再为害人间。

  世界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奇妙的故事。

  半月后,厉行伤口痊愈,携妻重返江湖。落地时,已经是在柳庄。推开房门,沿海湿热的咸风刮在脸上,一下子就黏住了。

  二宫主也怕热,懒懒地卧在阴凉处,圆眸半眯,四爪微蜷,肚皮朝天。厉行忽然想起,它已经三十几岁,体内有它主人的内力,要靠真气续命,连忙胡乱给它输了一些。

  宋仁投厨师告诉他,欧阳豆和柳苗苗从伏龙寺回来后,这些天流连于丐帮,据说混得不错,同时向他汇报了爱依舅保健品的销售和研制情况。

  宋仁投不住擦着汗,说道:“我还研发了拉筋丸、护心冲剂、抗打击粉、养肝明目含片,每天都安排人去给总代理送货,有人为了进货,凌晨就开始排队呢。”

  “拉金丸?哦,筋骨的筋……”厉行翻了翻流水账,发现保健品每天的纯利润都在百两白银左右,这样一个月就是三千两。除去日常开支,用不了多久,外甥的兰博基尼就回来了。

  不过,按照承诺,每年都需要往“欢喜宫公益基金”里添钱,持续抚恤疯批老丈人留下的受害者遗属,少则五千两,上不封顶。言出必行,毕竟牛B都吹出去了,而且这是在江湖上重塑形象的大好机会。

  “对了,还有这些。”宋仁投厨师交给他几卷小小的纸筒,是每次进城采购食材时,从飞鸽驿站取回来的情报。

  柳三三和柳七七,两位潜伏在弘山的谍报人员很是尽职。二人称,风晚山前脚刚走,他们就鼓动家里有人失踪的村民上山讨说法,林照父亲颇感兴趣,立即着手盘查。

  同时得知,还有人家里走失了女子。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又不像是被土匪掳走,毕竟弘山附近已经几十年没闹过匪患。

  有女子失踪……不过,当初风晚山搞人体实验,似乎没捉女子。厉行不禁想起他们借宿的农户家惨死的小女儿,隐隐觉得其中存在某种联系,令人烈日当头却如坠冰窟,每一个毛孔都钻出凉浸浸的寒气。

  如果猜测属实,那风晚山手上的血实在太多、太厚了。他死后,恐怕连地狱都不收。

  厉行看向何须归,不过后者似乎没产生类似的可怕联想,朝他嘻嘻一笑,跑去和那匹白马交流感情了。

  晚饭后,厉行和何须归在庄中摇着扇子散步,商量下一步该怎么走。

  何须归头头是道地分析:“虽然风晚山被气了个半死,但已经成为新任武林盟主,更能服众了。不过,伏龙寺的冲直方丈愿意相信我们,这是最大的收获。”

  厉行道:“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们加起来也胜不了那条疯狗,这个必须得承认。”

  “没错,而且他正在变强。”何须归抬手,把长发簪成马尾辫来缓解暑热,“比上次在弘山交手时更强,我感觉得到。”

  厉行叹气:“江湖凭实力说话,打不过,他就绝不会认错。只是我实在想不到,这个‘凋花’的漏洞究竟在哪?你雪师叔一定知道,可惜……”

  “不知他有没有写日记的习惯?某年某月某日:多云转小雨,今天又是杀人放火的一天,真高兴。”

  “等柳左使回来问一问,他跟豆子跑哪去了?”

  二人漫步到大门口,看见一群渔民正在排队等什么,无论男女,扎起的袖口和裤腿都露出黝黑结实的肌肉,他们从极乐岛找回的证人夫妇也在其中。

  走近一看,原来是在从姐妹花手中领铜板,有个识字的少年在旁记录。这怎么还发上钱了?他们似乎没富裕到这个程度吧。

  “齐德水,三百文。”

  一个渔民上前领钱,咧嘴一笑,脚步轻快地回家去了。厉行在旁看了一会儿,原来是公司雇佣渔民作为临时工,来筛选制造玻璃必需的石英砂。每筛出一个小酒盅的量,可得三百文。

  比起早已饱和的渔业,这份工作要赚钱得多,柳家庄的渔民纷纷弃渔打工。眼神不好的也能找到活干,帮宋仁投厨师处理保健品原材料。

  预告:

  师叔的日记里都写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