痒,却挑不干净——像极了生命中那些纠缠不休的恶意。
实在太疼了,所以林琅没忍住嚎啕大哭,却也没人会理他。
直到过了12点钟宿舍统一熄了灯,林琅的床铺却还是没有收拾好。
那一晚他蹲在走廊,从收拾出来的垃圾里挑了一块碎片,疯也似地把动脉处割得血肉模糊。
所以察觉到自己已经20多天没有尿床时,林琅格外欣喜,却又不敢欣喜——说不准是“彻底好了”,还是别的什么原由所致的“短暂性治愈”,生怕白白开心了,顽疾却又在未来的某一日复发。
电影放到中途的时候林琅想要去一趟厕所。
刚想起身时,才意识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无人看管。林琅四顾一圈,同学们都是三五成群来上课的,自己这种“独行侠”的案例实在不多。
虽然教室里有监控,虽然自己的笔电型号老旧又卡钝……但是万一真遭遇遗失事件,即使能找回,但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林琅都觉得自己承受不住。
再寒酸,也是自己唯一的生财工具。
想了想林琅还是把笔电装进了书包,从教室后门偷偷溜了出来。
-
卫生间距离教室不远。
上完厕所一边洗手一边纠结“还要不要再回教室去”的时候,耳道中撞入一阵讲电话的声线——熟稔的、低沉却不沉闷的、成都方言口音的。
心怀期待,林琅迅速地向后方看去:那声音的来源者走了进来,把手机用耳朵和肩膀夹住,撩起T恤的下摆,一边解着运动裤的腰绳一边认真地与电话另一头沟通着什么,全然没有注意到洗手池边的自己,径直走向了小便池去。
是唐玉树。
林琅看他。
心头的期待没有落空。
距离不远,所以看得到唐玉树眉头皱皱的,应该是与电话另一头的人正在商讨着什么棘手的事务。大部分成都方言林琅听进去都消化不下来,但唐玉树结束电话前说的那句“我又不常住这边,我电脑一个在公司里一个在你家放着”——林琅听懂了。
等男生收好手机提好裤子的时候,林琅才稍微鼓了一下气,幽幽地开口:“你急用电脑吗?”
唐玉树循声转过头来,望了望,便乐了:“林琅啊!”
“嗯。”只跟唐玉树对看了须臾,林琅就收回视线,随意地看向别处去:“你要用吗?我带了……电脑。”
教学楼下就有个校内的咖啡厅,冷气充足。
唐玉树点了一杯榛果拿铁,转头问林琅想喝什么。
林琅对咖啡全然不了解,在吧台局促地站了几秒钟之后,小声地选了菜单上最便宜的那个叫作“美式咖啡”的饮品。
两人落座之后林琅从书包里掏出电脑,打了开来;唐玉树接了过去,连上咖啡厅的wifi,登陆了微博和几个论坛翻看了半晌。
因为他在入神地翻看着什么讯息,所以“最近怎么一直没回宿舍来?”这个问题在嘴边跳动了好久,都找不到合适脱口的时机——确实是有很久没看到唐玉树了;一周?或者十余天……两人不在同一个专业,平时上课没有交集,而下课后唐玉树也都没回过宿舍。
大概是自己一向沉默得紧,也把两人之间的距离拿捏得格外严格,所以唐玉树渐渐也收起了过多的热情,对自己也开始保持了一些分寸。
虽然每次都告诫自己不要靠唐玉树太近,更不要与唐玉树产生过多交集……但唐玉树真的离自己很远时,林琅有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仿佛不是那么愉快。
唐玉树看着电脑,自己看着他。
如此良久之后,唐玉树将电脑稍稍推远,从那些不得而知的信息之中抽离了出来,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依旧不是个可以插话的好时机。
饮料被适时地端了上了来。
唐玉树才从沉思里出了神,道着谢接过那杯拿铁吸了一口,上唇缘便留下一圈花白的泡沫。
林琅从没喝过咖啡。在林琅的认知里,咖啡厅一定是很贵很贵的地方。于是林琅偷偷瞄了一眼账单:这两杯就花掉了50多——差不多等同于自己两天的伙食费。
自己手中这杯要28,林琅端起来,抿了一口。
极苦。
但林琅努力地忍住了表情。
那厢唐玉树又重新沉浸回电脑屏幕里面,钻研得格外认真。
片刻后又从裤子口袋里摸出手机拨出去了电话,点开免提放在桌子上:“我借到电脑,已经看完了——那现在打算怎么办?”
应该是唐玉树的……同事吧:“栗子科技那边真的太坏了——就趁雷音科技上新品的时候出来找茬儿,嘲讽说雷音科技的CEO没什么文化水平还硬要来科技圈儿圈钱。现在我们要打公关仗要反击栗子科技——也打算做个帖子,回骂他们!”
“弄呗。”唐玉树隔着电话点头。
“可是如果打算赶中午12点的热度时段的话……现在就只剩一个半小时了。重点是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找到能拿出来反击栗子科技的话题点。”
唐玉树看了一眼时间:“必须赶中午12点的热度时段吗?”
“是啊兄弟!咱们打的是公关仗。每天都只有两个热度时间段:一个中午12点一个晚上8到10点——可是别忘了今天是什么时候?周五的晚上没有热度时段!”
唐玉树又看了一眼时间:“今天不是周三吗?”
“今天是周三没错——但是今天是国庆长假前一天!”
“国庆长假前一天”……在新媒体传播层面上讲,和“每周五”是一样的。
因为社交媒体的流量依赖于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工作日中午12点到1点的午休时段和晚上8点到10点的睡前时段,都是流量相对比较大的热度时段。但每逢假期前夜,社交媒体的流量却会相较平时呈现锐减的趋势——因为作为一段假期的“开门红”,会有大量的人选择更“现充”的活动安排。
唐玉树同事口中“周五的晚上没有热度时段”多少有夸张的成分,但如果非得在今天的社交媒体上运作舆论活动,花费同样的成本下,中午的确比晚上要划算得多。
林琅旁听着他们的对话,默默理解了这个逻辑——一是的确有逻辑可循;二是作为一个微博也有一万来个粉丝的小“作家”,林琅多少也察觉到过不同时段流量的落差。
能在工作上理解唐玉树他们那个圈层的谈资……多少让林琅觉得自己与唐玉树之间,没有差到遥不可及的距离。
-
工作就这么陷入了卡壳的状态。
隔着电话唐玉树沉吟了好久。约莫是大量的思绪在脑中运行,造成了内存消耗过度,男生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对电话那头安排道:“那这样——先别急。我们都再想二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