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童谣
戚文晟打发走了二牛,然后回去后做了一屉蒸糕,对秋溪说他今日不去镇上了。
秋溪觉得戚文晟有些奇怪,既然不去镇上了,干嘛还要做一屉蒸糕出来?他倒是这样问了戚文晟,可戚文晟却是对他神秘一笑,啥也没说。
有古怪,绝对的有古怪。
尤其是看着吃过早饭后,戚文晟端着一个大笸箩的蒸糕出了院门,秋溪的心里更加好奇的厉害。
他在戚文晟走了片刻后,实在是沉不住气的打开了大门,想看看戚文晟这是往哪里去呢。
不过当秋溪站到门前,刚瞅见戚文晟走到了一颗大树底下,还没再待他看个明白,他就感觉到了一旁的那些村民们齐刷刷的投向他的视线。
秋溪随意的扫了一眼,不出所料的,那些人眼中不乏对他的探究和鄙夷。秋溪的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痛快,他又迈回门槛,关上了大门,心里宽慰自己,何必去理会那些愚昧无知的人,反正他是清者自清。
看着秋溪刚一关上门,外面的那些村民们立马就又都扭头,抻着脖子的往大树底下那看戚文晟,尤其是盯着他手里端着的他们从没有见过的那种吃食。
这两天他们来戚家这里,早上都闻见了一股香甜的味道在空气里飘荡,勾得男女老少没有一个不馋的。
有人和二牛打听了,知道这是戚文晟做的糕点,在镇上居然卖三五文钱一个,而且那一个还没有小孩儿的拳头大呢。
毕竟这些村民们见的世面少,自然都是惊奇无比,想戚文晟还能做出这么贵的糕点卖钱?从来也没听说过他还有这个本事呀。
再说二牛给他们吹的也邪乎,说戚文晟这一天就能卖出去好几百个糕点,那算下来收入就得有一贯钱了。比村里有的人出外十天半个月上工赚的都多,怪不得他这么大手笔的盖房子。
有村民动了心思,想买来尝尝看这到底有什么好吃的,想他们也不是买不起的人。可他们又都抱有着幻想,觉得戚文晟应该大方的给大伙儿都分着尝尝,他不是发达了么?
再说就是不给大人们吃,那还有这么些个孩子呢,戚文晟至于对村里人这样小气?
说来也真是巧得很,刚刚大家伙儿的心里还正这样嘀咕着呢,就见戚文晟端着个大笸箩出来了,而那里面装的应该就是让二牛吹上天的糕点。
有人心里想戚文晟这还算是会办事儿啊,有人偷偷的赶紧在身上蹭了蹭手,有人连嘴都悄默声儿的吧唧上了……
眼巴巴的瞅着戚文晟向他们走过来,一个个的脸上都挂着笑,就准备听戚文晟说上一句“大爷大娘,大嫂子,给你们尝尝我做的点心”。
于是大家伙儿心潮涌动。
来了来了,戚文晟来了。
走了走了……哎!
他怎么走了?
就在众人从喜悦变得惊讶的目光中,戚文晟快速的从他们的身边绕过,其实他压根儿也没注意到还有人内心这么多戏呢。
这会儿有些犯糊涂的村民们都看着在树下的戚文晟,然而令他们又感到欣喜的是,戚文晟那不是给孩子们分糕点呢。
行吧,这不也挺好的。
有的村民一见这样,还扭头四处的张望着找自己家的孩子,心急的想让他们也赶紧过去。
而在那边正如此大方的戚文晟,当然是另有他的目的了。
“都记住了没有啊?”戚文晟觉得自己都说的口干舌燥了,这伙小豆丁也不知道能不能行。
十多个孩童立马异口同声的回道:“记住啦。”
面对这一张张洋溢着天真的小脸蛋,戚文晟的心里头忽然冒出了一丁点儿的内疚感,不过这点儿内疚感还不足以让他改变主意。
“行啦,去吧。”戚文晟一声令下,就见眼前的这伙孩童们一哄而散,都高高兴兴的拍着手,齐声念上了刚从他这里学会的一首“童谣”。
戚文晟从头到尾的听下来,感叹小孩子学东西就是快,想到他这也算是没给孩子们教好东西,戚文晟决定明天再给他们做一屉果酱蒸糕作为补偿。
“哎!赶紧给我吃一个。”
戚文晟正要往回走,迎面又跑来了三个小孩儿,其中这个说话十分没礼貌的就是郑大富家的虎子。
真是什么人养什么样的孩子。
笸箩里刚好还剩下三个蒸糕,戚文晟懒得和一个小孩子一般见识,他递给他们每人一个,另外两个孩子还知道对他道声谢。
再看这个虎子,最先一把从戚文晟的手里抓过蒸糕,恨不得一口就将它都吞了下去。而他的眼睛还紧盯着别的孩子的手里,大有他吃完后再去抢夺别人的架势。
戚文晟一看这熊孩子的模样就觉得来气,想豆儿要是在郑家长起来,还指不定要受虎子的多少欺负呢。
再说此时戚家门前的空地上,那气氛已然是变得不一样了……
“东榆村里姓郑家,有个婆娘臭嘴巴。胡编乱造就属她,咕呱咕呱像蛤蟆。”
“东榆村里姓郑家,有个婆娘心毒辣,造谣生事就是她,不如河里母王八。”
清脆好听的童声,每一个字都清晰的往人们的耳朵里钻。
“东榆村里姓郑家,有个婆娘臭嘴巴。胡编乱造就属她,咕呱咕呱像蛤蟆。”
“东榆村里姓郑家,有个婆娘心毒辣,造谣生事就是她,不如河里母王八。”
这……这是……
村里可就那一家姓郑的,这不就是骂虎子他娘呢。
这又是蛤蟆又是王八的,哎呀,可真够损的啊。
村民们谁听不出来,又有谁听不明白的,敢情戚文晟那糕点不是白给的呀?
有人倒是想让自家孩子别跟着起哄胡说呢,可这毕竟是吃人家的嘴软,而且……那个孩子们说的,仔细想想好像也是那么回事儿呢。
人群里自然是犹如开了锅,随着孩童的声音持续着从东飘到西,大人们有的低头发笑,有的窃窃私语,都说看来这回虎子他娘可算是得罪上戚文晟了,也不知道若是他们两家对着干起来,那得属谁最厉害。
这个年头的人们哪有什么娱乐可言呢,这下都等着看接下来的好戏了,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好戏来的还真快。
戚文晟刚推开院门,就听身后一个尖锐的嗓音嚷嚷道:“虎子!你给我过来!”
秋溪也听到了外面比平时闹哄哄的动静,他好奇的来到门口,站在戚文晟的身边,正看见李氏怎么脸带怒火的满场追着虎子跑呢?
再一听小孩子们一边跑着,嘴里一边念的“童谣”,秋溪不由得看向戚文晟,还有他手里拿的那个空笸箩,这下秋溪可全明白了……
“虎子!你给老娘站住!”李氏还在气急的追着虎子。
虎子别看身材是个小肉墩儿,跑起来的速度可不慢,主要让李氏感到气疯了的是,虎子跟在那伙孩子的后面,嘴里也没闲着。
“臭嘴巴,就属她,像蛤蟆!”这小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儿笨,学不来孩子们说的那一长串,他就专门拣每一句话的最后三个字跟着说。
“心毒辣,就是她,母王八!”所有的孩子里面,他的声音就能盖过一片。
“虎子!你给老娘闭嘴!”李氏的身后就似燃烧起了熊熊烈火,她跑了半天见追不上虎子,气得跳着脚的脱下一只鞋,向着虎子就甩了出去。
不过就是准头差点儿事,那鞋顺着虎子的脑袋顶飞了过去。
看热闹的人群里已经有人窃笑出声了,李氏觉得丢脸至极,听着虎子还没完没了的学话,李氏这次卯足劲儿的撵上虎子,再猛的一伸手,就像抓小鸡子一样的拎住了虎子。
虎子被李氏逮到,他手里刚从别人那抢来的半个蒸糕也滚落到了地上,这下暴怒的人换成了他。
在一旁人的憋笑中,就见虎子突然回身,用脑袋使劲儿的顶上了李氏的肚子。再看李氏,口中一声“哎呦”,连连倒退了几步,然后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带起一大片黄土。
“啊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哈……”
围观的村民们再也憋不住了,一个个的大笑起来,有人还笑得拍上了大腿。
李氏灰头土脸的羞愤难当,脸上的颜色都快赶上她今日穿的那身红衣裳了。她恨恨地扭头瞪上秋溪,心里暗暗发誓,这个梁子她算是与秋溪还有戚文晟结大发了。
戚文晟向前迈了一步挡住秋溪,面色阴沉的看着李氏,心说这事儿他还不准备算完了呢。他又眼神锐利的扫视过哈哈大笑的村民,护着秋溪的意思十分明显,看谁往后还敢跟着李氏的后面管不住嘴。
秋溪拉了拉戚文晟的胳膊,与戚文晟又并排站到了一起,他想一辈子都能得到戚文晟的这种爱护,他也想一辈子都与戚文晟比肩。
两扇木门被合上,阻挡住了村民们的各色眼神,秋溪静静地和戚文晟四目相对,戚文晟想从秋溪的眼中看看他有没有嗔怪自己的这个做法。
可还没等戚文晟看出来呢,就见秋溪忽地扑哧一笑,直笑得胳膊搭到肚子上,半弯着腰,直笑得眼角都出了泪花。
戚文晟也跟着笑了起来,两个人重叠的笑声,神奇的赶走了秋溪这么久以来心中所有的苦闷。
一场谣言风波,就这样以戚文晟编的“童谣”给压制了下去,接连好几天也没有人再说秋溪的闲话,反而是这首“童谣”,被孩子们每日都念遍了村里的各个角落。
时间来到了这天深夜,戚文晟和秋溪在茅草屋里相拥着睡得正香,他们当然不知道是,就在这同一时候,山下又有人扯着嗓子嚷道:“啊!诈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