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城里城外
、这等情势下,一有不慎,便会有寨破兵败之危,连孔明也不敢轻易决断,但寨前的战事又如燃眉之急,容不得半刻耽误.这等时候,要是没有外力相助,只能舍弃一边了,但愿左寨的曹军不会见死不救,解救眼前危局的也只有kao曹军伸手相助了.相信曹操等应该不会如此不顾全大局,而且这边还有严颜、张任两支兵马,孔明只有把希望寄托在曹军身上了.
就在两边都快坚持不住的时候,曹营终于有了动静,夏侯敦、李严、泠苞、杨怀、高沛五将一同出马,率军杀向赵军之后.赵信急使徐晃率兵拒之.张飞等人也趁机缓了一缓,率兵退到寨下箭许之地.赵军追了过去,寨上箭如飞蝗,纷纷而下,虽亦有误中自家兵马的,但大部都倾泻在赵军队中.
眼见赵军在弓箭的压制下攻势略受遏制,孔明当机立断,急令关羽等退兵.这一退可不打紧,直将大半兵马交代给赵军了.关羽、魏延等好不容易退到寨下,眼见得没来得及退回的兵马在赵军铁蹄的蹂躏下顷刻溃散,直看得眼都红了.其实这些兵马根本就是替关羽、魏延等做牺牲了,若非他们将典韦三人所领赵军阻了一阻,关羽等人岂能如此轻易退到寨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先前孔明甚至有舍弃一边的想法,如今形势好不容易有所逆转,只能赶快退兵,能保全关羽、魏延等人已是万幸了,虽然此举会损失许多兵马,但总比一军皆丧要好的多!
退到寨下的两部兵马在寨上弓箭的掩护下,缓缓退入了寨中.终于在曹军的策应下,以丢弃关羽、魏延二部大半兵马为代价将两部兵马撤回了大寨,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刘军一往营寨退去,夏侯敦等人勒兵就退,生怕赵军会将矛头指向他们,这也是出寨前曹操的吩咐.没个为救盟友而把自家兵马搭上的道理.
赵军这边只有徐晃见机得快,率部在后掩杀了一阵,等赵军攻寨不成,回身来追时,夏侯敦等人早已在寨上的接应下退入寨中了.
看来今夜是无法一举破敌了,虽如此,赵信也应该满意了,今次一役,可说是一场大捷,尤其是重创了刘军.出寨的关羽、魏延、张飞、陈到的四部兵马,关羽、魏延二部算是幸运的了,不说张飞只身得拖,兵马尽数折在寨外,陈到所部虽有大半逃回,可主将却陷了,至今生死未卜.兵马厮杀了半夜,也已疲了,要强攻敌营也不会选在这个时候,略一思量,赵信便选择了退兵.
令吕布率部殿后,大军依次而退.其时乐进早已解决了陈到残兵,生擒了陈到.赵军大胜而回,自安排庆功.
赵军退去后,严颜、张任便请回营.俟二人率部去后,刘营之中一片乌云惨淡,人人如丧考妣,刘备更是不用说了,连孔明这等洒拖之人面上也是乌云密布.整点兵马,总计折损了三万多兵马.这个数字实在令人难以接受,自出兵以来,加上此次之败,刘军已经折损了大半兵马,照这个情势,已经无力与赵军抗衡了.若非还有曹军从旁相助的话,刘军哪里还敢留在此间,只怕早已跑得不见踪影了.
曹操这边情况虽然比刘备那边好,但也好不到哪里去,总计也折损了万余兵马.两家加起来,足足折损了四万多兵马.
此番大败,可以说刘军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关羽、魏延二人若能再忍耐一下,等赵军大队也进入伏击圈后,到时前后夹击,鹿死谁手,真真是尚未可知!但这也不能全怪他二人,谁会料到赵军会来上这么一手!败了就是败了,此役对士气的打击是难以估量的,眼下最重要的是安抚军心.只要士气还能挽回,两家还可以合力坚守在此,若军心不可用,想要联手坚守都难.人家是胜了犒赏三军,刘备败了却也犒赏三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现如今也只有kao这点手段振奋军心了.刘备、孔明等更是深入普通士兵队中,恤死抚伤,鼓舞士气.忙了一日,还是有一定成效的.曹操这边情况稍微好一点,所费的力气也就小一点.
曹操兵到的同时,张辽等人也收到赵信将令,开始行动起来.豫章城两面临水,又紧kao鄱阳湖,与湖上水军遥相呼应,城中又有黄忠这等猛将,强攻实非上策.
"城中刘军是抱定一心坚守城池,我军不宜强攻.豫章西南赣水之西有城名庐陵,若得庐陵,屯兵此处,足可席卷荆南.庐陵城兵不过万余,亦不比豫章有黄忠这等猛将把守,正可取之.倘若豫章分兵去救,正可于路设伏击之.那时,欲取豫章,欲取庐陵,皆在将军而!"鲁肃献计道.
"先生妙计,不过,庐陵城在赣水之西,又地当要冲,我料敌方定会在赣水上布有水军,到时我军如何渡河攻城,不知先生可有妙策?"
"大王遣蒋钦将军领三万水军游弋九江一带水域,鄱阳湖的水军必会受其牵制,虽能顾及豫章城,但庐陵远离鄱阳湖,虽有赣水之便,我料其在赣水之上布防的水军必定为数不多,只要觑定时机,我军虽无水军之助,亦能偷渡过河去."
这个问题算是解决了,余下的问题就在兵马渡过河去之后,如何能尽快拿下庐陵城,若是不能极快拿下庐陵城,身后有大河阻路,又有敌方水军阻挠,粮草必定接应不上,一个不好,立时会有全军分崩离析之危.这点却是最难做到的,如果赣水之上真的布有敌方水军的话,那就说明敌方早就看到了庐陵的重要性,庐陵城虽然远离战场,必定也会有所准备,赵军如何能一路行军不被敌方发现,又如何把握时机悄悄渡过河去,又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拿下庐陵城,这当中要是错了一个环节,徒劳无功不说,遣往袭取庐陵的兵马极有可能会惨遭大败,甚至会全军覆灭.而敌方真的已经有所准备的话,想要借此引豫章城中的守军分兵去救,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鲁肃只是提供一个方案,可不可行,当然还要大家讨论、斟酌,至于其中的细节,定计之后,更要仔细相商才行.
既要暗里急速进兵,攻其不备,又要想办法保证粮草的接应,这个办法还真不容易想.要是真的能拿下庐陵的话,豫章这边大可以不管了,到时兵马可以就食荆南,粮草都不用运了,算来刘备在江南的兵马必定大多都已屯集在豫章、庐陵二处了,其他各处定然没有多少守境兵马,以张辽的兵势,到时席卷整个荆南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就是怎么才能拿下庐陵.
目前虽然有了这个方案,却远还没到施行的时候.张辽是个稳妥之人,鲁肃、虞翻等人也极为精细,凡事当然力求谋定而后动了.现在还只是个设想,当然要派人去打探具体的情况,再相机而定.到底此计可不可行,可行的话,怎么克服其中的难题,这都有待探得庐陵和赣水上的情况后才能见分晓.
尤其是鲁肃,自从到了江东之后,这是他第一次参赞军务,绝对不容有失,计谋是他提出的,当然得更加上心.
众人商议一番之后,当即派精细之人前往庐陵和赣水一带探查.在等待的这段日子里,按兵不动显非上策,这只会令城中起疑,现如今曹操兵到,北面战事吃紧,选在这个时候动兵刚好是时候,让人以为先前赵军屯兵在此按兵不动正是为了等这个时机,攻袭豫章城,以分刘军之势.何况赵信本就有这个意思.
城中还比张辽等早一步收到了曹操兵到的消息,孔明更遣人持书来见,吩咐众人需得加倍小心守城,江南之事,于信中是多有指示.对其中所提之事,有的众人便照其吩咐立时派人施行.孔明远在新野都看到了张辽屯兵城外的意图,身处豫章城的蒯越当然也会有所见,所疑之事跟孔明是不谋而合.消息到来之日,便与黄忠商量着加强城中的戒备.
这日,人报城外有一队赵兵绕城而行,不知有何企图.黄忠与蒯越急上城来,细观城外那队赵兵的举动.端详片刻,蒯越忽地道:"此必是张辽引人来看视城郭."说着,又朝那个方向看了一眼,急对黄忠道:"将军可速引一队人马出城擒之."虽然没有看到张辽的身影,想必他定是夹杂在人群之中.黄忠听了,忙点起一队兵马便要出城.蒯越又道:"将军切记不可追之,不管擒不擒得张辽,驱散其兵即回."俟黄忠去后,蒯越又吩咐丁奉整兵以待,万一有变,也可及时应付.蒯越却还不放心,又亲自守在城上.
黄忠引兵出城,直奔那队赵兵而去.那队赵兵却似没有知觉一般,依旧不急不缓的绕城而走.比及黄忠兵马接近,这才一哄而逃.看了看如飞遁去的赵兵,急着蒯越的话,黄忠也不去追,当即勒兵回城.才刚进城,下马上得城来与蒯越相会,又有相隔甚远的城头守兵来报,那队赵兵又出现在那边.黄忠一听,便要出城去追.蒯越笑着止住:"此乃敌方扰敌之计,将军无需理会."这队赵兵如此行事,怎能不让人怀疑它是故意为之.黄忠一想也是,为了这么一小队赵军花这么多力气实在不值得.要是张辽真的如其所料一般夹杂在队中的话,想必定有周全的准备,想要擒他也非易事.而这队赵军这么一行,倒让蒯越、黄忠怀疑起先前所做的推测了.
这队赵兵就这么离城箭许绕城而行,弓箭又射不到,追也追不到,令人看着实在有点不是滋味,还好黄忠够沉的住气,蒯越自然不用说了.就在他们差点确定这队赵兵是张辽派来扰敌的,正打算不去理它的时候,又有守兵来报,这队赵兵突然打起张辽旗号,队中有一人高头大马的,颇似张辽模样.
黄忠、蒯越大奇,这队赵兵行径如此诡异,究竟所为何来?二人当即率人赶去.等二人赶到时,这队赵兵已经绕到城南去了.蒯越想来想去,就是想不明白,说这队赵兵是为扰敌而来,现在看来又不像,说是张辽引人来看视城郭么,也不像.看了看身旁的黄忠,后者也是一脸的疑惑.忽地想着张辽等是不是就是为了造成这样的局面,让城中对此疑惑不止.不过这样对张辽又有什么好处,难道说他们这真的只是布局来吸引城中的视线,而暗地里却另有诡计!蒯越越想越觉得可疑,但又想不出张辽等又能有什么诡计,疑惑在心中越积越甚,让蒯越看着什么都觉得可疑.反正是一动不如一静,只要城中对此见怪不怪,张辽等也就无计可施了.和黄忠一商量,便吩咐下去,只要这一小队赵军不是自己找死来攻城都无需理会.
令才传下没多久,南城使人来报,这队赵兵绕南城走了一段就离开了.这队烦人的赵兵终于离去了,虽然有见怪不怪只说,但蒯越、黄忠二人心里反而总在惦记着什么.不光是见识非凡的蒯越,就连黄忠也对此十分怀疑,不能放下心来,总觉得敌方好像有什么诡计一样.
是夜,城中的戒备加强了许多.但一夜下来,直到天亮也没什么事.次日,都日上三竿了,张辽却遣贺齐引兵来攻东城.
城外的赵军一排排的往城下冲去,前赴后继的往城上攻来.从早及午,折损了差不多将及两千人马,却仍然还是攻势如潮,一**的攻击像是永无休止一般.
在城上待了半日的蒯越,一边注视着战况,一边却在疑惑着张辽等人怎么突然改了性子了,遣人强攻城池,这显非张辽的作风.昨日的一幕突然闪过心头,蒯越似乎抓住点什么,张辽其意不在东门,而在南门,看来昨日他确实是引人来看视城郭的.这么一想,蒯越急忙去找黄忠告知自己的猜想.话音刚落,南门便已传来了消息.黄忠急遣丁奉并伊籍率人去增援南门.
率兵在南门外攻城的,正是大将臧霸.东门外可以用攻势如潮来形容,南门外的攻势更胜一筹,臧霸亲自立在壕边,督促众军攻城,赵军个个争先,蜂拥着往城下冲去,悍不畏死的像城头攀去.比起东城的守军来,南城的守军显得有点准备不足,当然,并不是说守城所做的准备不足,而是对赵军的来攻显得有点意外.
得丁奉、伊籍二人领兵前来相助,南城的情况一下子就稳住了.看来赵军想要突袭南门的计划是不可能会成功了.就在臧霸引兵退下,城上诸军才喘了一口气的当儿,远处扬起遮天蔽地的尘土,大地颤抖着传来轰隆轰隆的声音,正不知有多少兵马正往城南赶来.在城上诸人的焦躁和忧虑中,这支兵马终于来到了近处,从城上看去,老远就看到一个大大的"张"字绣在旗上.伊籍、丁奉见了,知是张辽大队人马到了,急遣人往东门报知黄忠.
张辽大队兵马一开到城下,二话不说,立即挥兵攻城.城上应付起来顿时显得有点吃力.由此可以看出张辽来势之猛.张辽更是亲自壕边,张弓搭箭便往城上射来,箭法之准,直令三军辟易.连连射中数人之后,赵军士气大振,攻势更加猛烈了.
张辽却不知道,在他一逞弓箭之威的同时,身处城东的黄忠却在频频发威,而且他是居高临下,在城下攻城的赵兵不幸被他盯上的,绝难逃拖羽箭及身丧身陨命之祸.反正有蒯越替他调拨人手,城下的赵军攻势虽猛,城上却是应付自如,决无破城之虞,黄忠乐得射个痛快.
就在黄忠开弓又瞄上一名赵兵的当儿,丁奉、伊籍遣来报信的人赶到.黄忠一听,便以蒯越替他守东门,自领一标人马急匆匆的赶往南门.
等黄忠赶到南门之时,张辽大队人马却已退去.这实在伊籍等人想不通,就算张辽预料到黄忠会提兵来援,怎么也不会不战而退,难道黄忠真有这等威名,可以令张辽望风而退?偶一想起这点的,略一思量,谁都会觉得这个想法实在不值一哂.张辽怎会怕黄忠呢,从二人相对以来,只有黄忠在张辽手下吃亏的,张辽却从没在黄忠手下吃过瘪.但也不能凭这就说黄忠不如张辽,以往几次败绩,责任都不在黄忠身上.
昨夜的黄忠还只是有点疑惑和担心,但如今在南门城头的黄忠却是晕头转向的,有点迷糊.张辽这究竟是在搞什么鬼,依蒯越的判断,昨日城外的那队赵军的奇异行径正是为了迷惑城中的视线,让张辽好来个声东击西,适才的一切都还照推想发展着,可似乎他黄忠一来,事情就完全变样了,本来该猛攻城池的赵军却退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黄忠心中的问号是又大又多.!~!
..
草船借箭
,是夜大雾连江.
曹操正在帐中休息,忽地人报有敌船击鼓近寨而来.
曹操当即便欲令水军出战.
程昱忙止之道:"丞相,如此大雾,敌军忽然来袭,必然有诈,不可轻出."
曹操点头道:"也对,那么如何退敌呢?"
程昱道:"可以弓箭却敌."曹操从之,派一万弓箭手到江边却敌.
孔明船中,鲁肃惊问道:"先生如此行事,倘曹兵齐出,如之奈何?"
孔明道:"我料曹操于重雾之中必定不敢轻出,我等只顾饮酒取乐便是,待雾散便回."
鲁肃无语.
张辽等待了近万弓箭手在江边施射.
射了两轮,一曹兵跑来对张辽道:"将军,重雾之中,根本看不见,岂能射的到人!"
张辽一拍大腿道:"对啊,别射了,射什么射,根本看不见人影,你们射个鸟啊!"
转头对那曹兵道:"不射箭我们能干什么?"
那曹兵道:"将军我们不射箭,可以射火箭啊,只要敌船一着火,我们岂不是能看个一清二楚了."
张辽一拍那兵肩膀,赞道:"你脑瓜子真好使,此战过后我一定好好提拔你,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那兵道:"回禀将军,我叫阿三,将军你还是快下令吧!"
张辽也不废话,传令道:"都给我听着,换上火箭,给我狠狠的射,等敌船着火了,再给我换一般箭枝,听见了没有!"
孔明正在舱中对鲁肃吹牛道:"为将者,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亮已于三日前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公瑾教我十日内备十万之箭,明白要杀我,我命系于天,公瑾焉能害我!"
话音刚落,童子神色慌张的来报道:"先生,不好了,各船都着火了!"
孔明和鲁肃匆匆赶到船头,整只船有如一个大火炉,火势惊人,只因船身两旁都扎着干燥的草人,火箭一来,顿时便将整只船都烧了个通红.
孔明又不会游水,此时就算会游水也跳不出去了,船上其余的军士会水的早就跳船逃了,江东士卒多有会水的,此时船上只剩下孔明和鲁肃三人.孔明仰天长叹道:"千算万算,算到今日必有大雾,算到曹操于大雾之中必不赶出,却没算到曹军竟然会用火箭,天哪,我命系于天,此天欲亡我乎!"
鲁肃冷笑道:"先生也算会算了,只是先生连敌军有可能会用火箭之事都料不到,算来算去又有什么用,好好的让我鲁肃陪你葬身此间,我这才是飞来横祸呢!"话刚说完,三人已被大火包围了,只一会,都成灰烬,灰飞烟灭.
评孔明语: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
二世纪末惊天拐骗案之赵云篇
、作者问:"赵子龙,当初你是怎么被赵信拐骗的,能具体说一说经过么,好让大家也有个警戒,不至于栽在赵信手来."
赵云扭捏起来,不肯回答.
作者道:"你想是怕英名尽丧,为人所笑吧!"
赵云默默点点头.
作者道:"这你可就相差了,赵信其人骗术高明,被评为本世纪最具天赋的天才骗子,能被他看中,说明你本身决不简单,否则他岂会浪费功夫来骗你!"
赵云忽地高兴起来道:"那倒也是,想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杀人如草芥,斩杀曹营名将五十余人,可说是杀人如麻,武力值高得不可思议啊!"
作者暗道:"怕是用修改器改过了吧,肯定是血锁定了,要不然你早就翘辫子了!"
作者道:"只要你将被赵信拐骗的具体经过详细的道出,我给你作一个专访,肯定卖座,到时你的名气就会腾腾腾的往上直窜,而且人家多半会同情你,说不定会成立个什么基金,替你赚钱,到时你只要坐着数钱就行了,兄弟,到时发达了可别忘了哥们我啊!"
赵云喜道:"真的么,不会的,不会的,你要是怕我反悔,咱们可以签个协议,拟定分成方案,那不就妥帖了,只要大大你给我写的扇情一点,我出名了,大家才有钱赚嘛!"
作者语:"这个家伙,给个棒槌就认真了,真是极品!"
作者道:"咱们赶快进入正题吧."
赵云连声道:"对,对,对,话说当年……"
作者掏出一个大锤,咣铛一声,当头给赵云一捶道:"拣要紧的说,我赶时间呢,还有别的场子等我去呢!"
赵云委曲的抽泣了一声,唱了起来:"当年的我,只有十八岁,十八岁的天,是蓝蓝的天,青春那个无限好啊,岁月那个如飞梭啊,万恶的赵子诚,他,他,他……,他不是个东西啊,他将我,将我幼小的心灵骗啊,他骗我说,他骗我说,南国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貌自倾城,肤白胜雪,那个美啊,天上少有,地上少见,都是那,那驿动的心害人啊,青春那个不知愁,青春那个太匆匆啊,俺也想,若得她如花美眷相伴我,伴我渡过那千山和万水啊,直到海枯那个石烂,天荒那个地老,此生也无悔,无悔一生."
作者道:"就这样你就跟他走了?"
赵云脸红道:"那倒不是?"
作者道:"那就是还有下文了,你倒是快说啊,磨蹭什么!"
赵云长袖一甩,道:"长袖善舞,多财善贾,年少容易抛人去,落花流水两无情,只因我,我那个年少无知,欲买我的亮银枪啊,谁知钱不够,那赵信大腹便便来到我跟前,问我苦恼些什么,我就把这因由道啊,他,他,他就夺人所爱,买走那把亮银枪,还对我说,对我说,只要我跟他去,保我有吃又有穿,亮银枪也能归我所有,我一时贪心就跟他去了,现在想来那个后悔啊,肠青肚烂谁人知啊,谁人知."
作者上去踢了他一脚,道:"好了,别唧唧歪歪了,省得我扁你,这情节也太老套了,没什么噱头,改日有空我给你加工加工,保你一炮走红,先这样了,拜!"
赵云打躬作揖的道:"我的前途可都交给大大了,大大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
作者闻言脚下一踉跄,差点摔倒,口中狂吐不已.
赵云在后面作双手托扶状,口里道:"大大,你千万悠着点啊!"
作者起身,如飞遁去.!~!
..
投胎机会
,阎王道:"现在有一个投胎的机会,你们当中谁最冤,这个机会就属于谁."
周瑜伸手一拨弄头发道:"要说冤嘛,当然舒我最冤了,赵信这个王八蛋,害得我年纪轻轻就命丧黄泉,我的小乔美眉啊,我还没看你一眼呢,你可千万不要急着嫁人,等我投胎重生了,一定娶你为妻."
旁边众人齐齐"切"的一声,夏侯渊道:"侬本来就没多少时日好活了,小乔美眉跟了你还不是要守活寡,说不定还会给你弄顶绿油油的帽子戴戴呢!哪像我,起码还有几十年好活,无缘无故落在陷马坑里,被人活活压死,你们说我冤不冤啊,赵信这个天杀的,我真想将他碎撕万段!"
曹洪道:"夏侯二哥,算来我可要活的比你久得多了,而且你到时还不是要被那牙齿都掉光了的黄忠给劈成两半,你想想那多丢人呐,还不如此时翘了,又干净又利落,哪像我,莫名其妙的被赵信这个jian贼害了,真是冤死了."
孙策跳将出来,大喝道:"你们叫什么叫,都是一些小角色,在那里哇啦哇啦的,也不怕被人笑话,我原来可是一方之霸啊,这倒好,威风还没显够,荣华富贵还没享一享呢,就下来跟你们这帮杂碎作伴,害得我天天以泪洗面,自怨自伤的,想都不用想,自然数我最冤了,阎王老儿,你还等什么,快让我去投胎吧!"
不等众人出言,阎王啪的一掌将孙策拍下地去,整个人都没了下去,连根毛也找不到了,口中道:"小朋友真没家教,敢对我老人家大呼小叫的,真是不知死活."转对其他人道:"你们接着说啊,接着说."
孙权本来想说点什么的,看到其兄落得如此下场,怕阎王迁怒于他,就不敢开口了.
董卓看了一下阎王的脸色,小心翼翼的道:"说到冤,我老人家最冤了,那绝世美人貂蝉的毛我都没见着一根,就被赵信给弄走了."
众人嘲笑:"看你老成这个样子,恐怕也是有心无力,能满足得了貂蝉美眉么!"
董卓争辩道:"谁说我不行的,想当初我一夜来个十来次都没问题的."
周瑜凑过头去,一脸淫笑的问道:"一次多少时间啊?"董卓顿时萎了.
一时间,众人争执不下,你一言我一语的,整个堂上乱哄哄的.
阎王不耐烦起来,猛地一拍惊堂木道:"你们有完没完,都给我别吵了,待我老人家来决断."
众人垂手听着,不敢多言.
阎王接着道:"据我看来,还是周什么那个瑜啊,他最冤了."不等阎王说完,周瑜一脸谄媚的道:"您老人家真是火眼金睛,明辨是非,英明神武,玉树临风,英俊绝伦,潇洒非凡,真是古往今来,天上地下,最最最最最最……"
阎王不耐烦的道:"不用最了,就你了."
周瑜忙道:"多谢阎王,不知您老人家安排我投生到哪里?"
阎王促狭的一笑道:"赵信老婆怀上孕了,如今你就投生到他府中去吧."
周瑜兴奋的脸顿时变成一张苦瓜脸,唯唯诺诺的道:"这个,这个,可不可以换一家?"
阎王变色道:"你以为这里是菜市场啊,还讨价还价的."
众人哄然大笑.
此时地上伸出一只手来,摇了摇,扒拉扒拉的,慢慢的,一个脑袋lou了出来,转了转,道:"刚才哪个王八蛋打我?"
阎王又是一掌.
人都走光了,只剩一个一脸哀怨的周瑜和地上一只乱摇乱晃的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