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春早-9(1 / 1)

破春 猫大夫 2098 汉字|6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40章 春早-9

  飞机顺利备降在江城国际机场。

  为了尽快送重病旅客就医,同时也为了以最快的速度继续接下来的行程,飞机降落在远机位上。

  季子游根据乘务长的要求,提前到达了客舱门旁。

  飞机刚落地,仍在跑道上滑行,客舱里就响起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

  半夜里发生这么惊心动魄的故事,让大家都难以入眠,一旦手机有了信号,强烈的分享欲就迫使人们尽快把消息散播出去,即便在这个时间发微博或朋友圈,未必会有人立即看见。

  “凌姐和子游哥这回是立了大功一件呢。”同样在舱门旁等待就位的2号位说,“回去以后肯定要安排记者来采访的。”

  3号位点头同意,说:“不过,等到记者来采访,都是二手消息了。现在肯定已经有旅客发了微博,营销号一抓到这种新闻,很快会搬运送上热门的。”

  “那不一样。”乘务长严肃很多,“上个月北航才发生负面新闻,当时公关虽然压下去了,但是现在在网上搜北航,还是那条新闻在前面。得有点正面的热门消息才行。”

  经她说起,其他人恍然大悟。

  2号位佩服地说:“不亏是凌姐,格局真和我们不一样。”

  乘务长好笑地白了她一眼。

  上个月的负面新闻,说的不外乎是机长在客舱内遭乘务员殴打的事。季子游同样没有乘务长的格局,当他预感自己抢救病人的行为可能会招来关注的时候,完全没有想过这件事本身会和蒋云州的事联系在一起。

  他不禁想:假如人们在网上搜“北航乘务员”,搜出的前排结果同时有“乘务员在客舱内抢救病人”和“乘务员在飞行过程中殴打机长”,那该多讽刺。

  江城下着毛毛细雨,通过舱门的窗户往外看,纷飞的雨滴在停机坪的灯光中绚烂得像是金色的丝线。

  随着舱门开启,细密的雨水飘进客舱,比起雨,更像是一阵风。

  救护车早已在停机坪等待,待客舱门打开,地勤人员和医护人员就扛着担架登上登机梯,很快就在乘务组的配合下,把重病旅客送离了客舱。

  这过程中井然有序,其余旅客都比较配合,虽然不少人趁着机会纷纷拍照,但大家都自觉地留在座位上。安全员在一旁拍摄了将旅客送医的照片,并且录制了视频。

  经过这次备降,飞机在江城逗留了将近一个小时。

  季子游在客舱门关闭后,回到原座位等着飞机起飞。

  他累得很,心跳扑通扑通跳得飞快,像是身体在给他某种预警。他闭着眼睛深呼吸,睁开眼时,发现陆偃不知何时转身回头看他。

  他笑了笑。

  此时,客舱内响起咚咚两声。

  季子游疲惫地笑说:“要回家了。”

  “嗯。”陆偃点了点头,听见客舱广播响起,提醒旅客们飞机将再次起飞,请大家打开遮光板、收起小桌板、手机调至飞行模式……

  飞机在跑道上极速前进,发出轰隆隆的声响。

  起飞时的超重和失重像是把心脏狠狠往下砸,又轻飘飘地抛起来。季子游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望向窗外,隐约能看见深夜里城市的灯火。

  因是深夜,家家户户都已经休息,城市进入了它的睡眠,灯光算不上密集和灿烂,却颇有一份冬夜的宁静。

  这是陆偃出生和长大的城市,可季子游觉得自己没有看出陆偃对这座城市的眷恋。这让他一时有些怅然,不禁想是否有朝一日,当他飞过析津,也如同一个过客,只因为有了更值得依恋的地方。

  季子游原以为当他们回到邕浔,天已经亮了。

  但冬天的天明来得那么快,灰蒙蒙的天空预示着晨曦还需要稍等片刻。晨雾很重,飞机不得不在上空盘旋了一阵子。

  旅客们因为突发事件燃起的热情在后半段的旅程中耗尽,一张张苍白虚脱的脸上都沉默的黑眼圈。

  乘务员各就各位,将旅客们送别,比起乘务员们的强作精力充沛,旅客们全是无精打采,基本没有人回应一声声“再见”。

  “开车去公司等你。”陆偃对季子游说这话时,周围还有其他旅客。

  他这话刚说完就招来其他旅客的注意,季子游敏锐地察觉,心中更多的是对陆偃的讶异。他随即微笑,说:“好,那你路上小心。”

  这一整夜的折腾,对陆偃这个年纪的人来说,能不虚脱已经是难能可贵。

  驱车回市区的路上,陆偃见证了晨雾慢慢散去,清晨的曙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落在城市的地表,万丈光芒照亮每一条街道仿佛只是一会儿的功夫。

  在车道转弯的时候,陆偃几度被落在后视镜和前挡风玻璃上的阳光刺痛眼睛。他打开了车窗透气,冬日的风难免凉,而和煦的阳光又带着些许温暖。

  他忽然发现,自从认识季子游以后,自己总能经历这样颠倒黑白的日与夜,而每一个清晨,似乎都有各自的旖旎。

  陆偃打开了交通广播,听一点声音提提神。

  忽然,他在整点播报里听见了北洲航空的新闻:一名旅客在析津飞往邕浔的JU7173次航班上发生休克,客舱旅客中没有医护人员,经由乘务员的抢救,重病旅客恢复生命迹象。凌晨三时许,航班在江城备降,重病旅客送往就医。目前JU7173次航班已经完全抵达邕浔。

  “不少在本次航班上的旅客记录下了事发当时惊心动魄的场景。”主持人说道。

  紧接着,广播便开始播放一些带着杂音的录音,听起来像是采访:“当时的情况真的非常紧急。我们都以为要出事了,幸好空姐和空少抢救及时。看他们的动作都很专业,应该平时就训练有素的。”

  “经过这次,我对北航的服务质量充满信心。他们都是专业的。”另一段采访素材提到。

  正规媒体播报的新闻是如此,不知现在网上是如何看待这件事。这则新闻播报结束后,陆偃想起了季子游和乘务长一同抢救那名旅客的画面。

  非常神奇,明明当时距离他们那么远,看得也不清楚,陆偃却能在脑海里刻画出那时季子游的神态、动作,包括他克制的呼吸和炽热的汗滴。

  陆偃把车停在季子游公司的附近。

  路边的停车位大部分仍空着,阳光洒在引擎盖上,亮得让陆偃合上眼睛也睡不着。

  他打了个哈欠,见到一辆车从旁边开过,停在公司的大门前。

  一位空姐下了车,笑眯眯地和车里道别,驾驶座坐着一个和她年纪相仿的男子。

  陆偃看着,不由得微笑。

  他拿出手机,发现不知何时收到了早间的新闻推送,正是JU7173的消息。

  季子游的电话打了进来,说:“喂?我在回公司的路上了,有点堵车。你到了吗?”

  “嗯,我停在路边。”陆偃问,“早餐想吃什么?”

  “头等舱的餐包没吃完,乘务长塞了两个给我。”季子游说,“买牛奶就好了。”

  牛奶家里还有,陆偃想了想,答说:“好,我现在去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