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旁白-3(1 / 1)

破春 猫大夫 1948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15章 旁白-3

  季子游去中心报到的时间晚,加之他初来乍到,乘务科还没来得及给他安排工作,所以大半天下来,他只是收拾了自己的工位,帮同办公室的姐姐们干了一点杂事。

  下午,正巧工会给乘务科发了第四季度的劳保用品和生活慰问品,足足几大箱子,季子游作为惟一的男丁,跟着工会小组长周娜拉着小推车去门口迎接。

  回来的时候,没去上课的三个姐姐纷纷笑说,以后科里再不需要向其他科室借男丁干这类活了。

  “小季今年几岁了?”岑远一边打开纸箱一边问。

  季子游回答:“二十五。”

  “天啊,好年轻。”朱婷婷吃惊,“我考上教员的时候都二十七岁了,真是后生可畏啊。而且还是男孩子,太厉害了!”

  季子游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于夏箪打趣道:“这么年轻就不飞了,是不是有点可惜呀?”

  “还好。”季子游帮岑远分发劳保用品,“觉得安定点好。”

  岑远同意地点头,说:“结婚以后是得收收心的,可不能整天想着南来北往地搞艳遇了。”

  朱婷婷笑道:“能这么早就结婚的,以前肯定也很乖。什么艳遇不艳遇的。”

  “小季,你爱人是我们公司的吗?还是哪个单位的?”岑远关心道。

  “他是高中老师。”季子游心想她们之中说不定有本地人,自己如果说得太清楚,万一她们的小孩有谁是读浔中的,就麻烦大了。

  “哇,当老师好诶。工作稳定,而且以后孩子的家庭教育肯定不成问题了。”朱婷婷对他比了个大拇指,“优秀。”

  季子游知道自己刚来,又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个性,刚来到这个女人堆里,少不了被她们关心这关心那。他既要满足姐姐们的好奇心,又不能说得太详尽,所以不管她们问什么,他都是考虑好分寸以后再回答。

  彼此毕竟是认识的第一天,哪怕季子游回答得模棱两可,她们也不会刨根究底地问清楚。

  第一天到训练开发中心工作,季子游就感受到了这个轻松的氛围。不过,大家都是乘务员出身,保持表面上的和和气气,这是轻而易举的事。

  季子游挺高兴自己来到了这样一个新的环境,与此同时,他依然提醒自己要保持警惕。

  这样的工作群体黏性很强,不再像从前一样,哪怕工作上出现一点小失误、小摩擦,隔天因为不在一个机组执行任务,只要不是大问题,芥蒂也好、绯闻也好,都会自然而然地烟消云散,彼此连对方的姓名都不屑于记。

  这里是一个封闭的培养皿,善意或者恶意,都会随着时间日积月累,和同事们的关系是需要经营的东西。

  毕竟是新的陌生环境,饶是从来都不安定的季子游,也因为突如其来的安稳,多多少少感受到一点压力。

  似乎没做什么事,就到了下班的时间。

  朱婷婷多一分钟也不愿意耽搁,一到点立即打卡,离开办公室时不忘催促季子游早点下班。

  季子游仍坐在工位上帮岑远整理台账,见她们一个个的都要走了,而面前的这份台账补齐全。

  “小季,下班了。活是干不完的。”岑远起身拎包,“家里是谁做饭?”

  “哦……”季子游说,“我爱人做饭。”

  许是因为他的犹豫,岑远似笑非笑地看他,仿佛以为自己看穿了他的谎言。季子游只是一时不知该如何向她表明陆偃的身份,此时称他是丈夫或者男朋友,好像都不应该。

  季子游把文件存档,关闭了电脑。等到要起身打卡时,发现办公室里只剩下周娜一个人。

  “你怎么回去?”周娜往外走,回头问。

  季子游打了卡,答说:“我开车。”

  “看来真是在邕浔安家了呢。”她抿嘴一笑。

  下午的时候,季子游被问及老家在哪里,他老老实实回答在析津,又被姐姐们视作是情圣夸奖了一番。

  在一般人的眼中,很多像季子游这个年纪的人都会选择挤破头往一线大城市里奋斗,为了自己也好,为了后代也好,要在占尽诸多资源的大城市里有一个户口、成一个家,而像季子游这样原本就有析津户口的人,居然会选择到二线城市安家,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换做以前,季子游也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

  可是现在,他对在哪里生活、在哪里成家都没有了强烈的执念,只认为到家的时候有陆偃在等着自己,或者能够等到陆偃回家,一切就很圆满了。

  “你怎么回去?”季子游问。

  她说:“坐地铁,四号线。”

  他了然点头。

  “本来也想买辆代步的车,没想到今年年初四号线开通了,地铁站就在家门口,方便得很,又省了一笔钱。”周娜说着,朝楼下挥挥手。

  季子游往楼下一看,认出和周娜打招呼的人是邱小雨,顿时面色一凝。

  好在季子游的车就停在办公楼下,他不需要同周娜一起走到邱小雨的面前。

  二人在楼下道别,季子游径自往停车位走,坐进车里后,他不禁通过后视镜看向碰头的周娜和邱小雨。

  她们见面就聊得愉快,不知说到什么,同时朝他这边望过来。

  季子游皱眉,等到二人有说有笑地走远,才发动汽车。

  以前的生活都是颠三倒四,换了岗位后,季子游开始面临下班的高峰期。

  在堵车的路上,季子游望着通往高架桥的车队,忽然冒出想和陆偃在外面吃饭的想法。此时陆偃已经下班,他立即拨通陆偃的电话。

  “喂?”陆偃笑道,“下班了?”

  季子游刚拿到人事调令,就发微信告诉了陆偃。现在听他愉快的语气,季子游笑道:“对啊,准时下班了。”

  “晚餐你想吃烤鱼吗?”陆偃问,“我看之凡发的朋友圈,有一家网红的烤鱼店前几天在秀明城开了分店,这个礼拜还有满减活动。”

  季子游惊喜:“我正想说晚上能不能出去吃。”

  “当然可以。”陆偃说,“我还在学校,你过来接我吧。快到的时候告诉我一声。”

  “好!”季子游高兴地挂断了电话。

  与析津不同,即使已经快到十月的下旬,邕浔的气温依然高居不下。据陆偃说,台风来的那几天,每天都冷得很,大家都换上了秋天的衣服。可是,现在季子游看路上的行人,多的是穿短袖和单衣的。

  这就是邕浔的秋天吗?

  季子游望着被夕阳染红的天边,云彩比起夏天的火热绚烂,多了几分恬静,可依旧没有秋冬季节的衰败感。

  这样挺好的,季子游发现,自己爱上了这座城市的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