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这么多双眼睛下面又干不了什么,何必来这么一出呢。
正这么想着的南竹,突然听见头顶的一声异动,然后就黑线了。
不是这么乌鸦嘴吧?!
下一秒,他已经快速扑倒了身边的程俊。
随着程俊的惊呼声,以及重物砸地的声音同时响起,整个片场骚乱了起来。
南竹回头一看,竟然真的是灯管掉下来了……
“导演,南竹,你们没事吧?”助理导演被刚刚的意外吓得差点回不过神,此刻已经匆匆的奔了过来。
“额,没事。”程俊也有点反应不过来,只本能的回答了一句。
南竹抹了把因为刚刚的飞扑而溅到嘴边的人造血道具,看了眼身边的灯管碎渣,眯了眯眼,有意识的往李成康休息的地方看了一眼。
就这一眼,直直的对上了李成康微微勾起的微笑脸。
顿时,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涌上了南竹的心头。
或许,他还是猜错了,对方可能还是入戏了。只不过,入的不是剧里的原浩然,而是剧外那个已经彻底走向黑暗处的李成康自己。
第63章 调查
南竹没有把这场在片场发生的「意外」告诉常晖,一是觉得没有让他瞎担心的必要,二是还不是很确定李成康现在究竟是个什么状态。
不过,也幸亏常晖还不知道南竹这边已经开始出问题了,不然的话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冷静的着手去查当年事情的真相。
事实上,当年因为周海深和李成康都还只是初出茅庐的关系,即便因为帅气的外表和不错的演技得到了一定的人气,并入围了当年的铁马新人奖,但事情发生之后依旧没有得到一个长时间的关注度,也很快就被人遗忘了。
娱乐圈的交错更替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突然某一天一个新人演员的消失并不会让人过多的在意,即便是粉丝,也会在哀痛一段时间后投入新偶像的怀抱,这就是所谓的现实。
常晖在这件事上可谓是下了大心思,甚至专门找了陈雷新导演了解实情。
但是,很显然陈雷新是完全不知情的,他作为当时的导演,对这件事情只怀着愧疚之情,且一直将其当成一件意外,连常晖为什么会突然间来问及此事的原因都不清楚。
“当时的火药用量是我反复检查过的,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至今我都不知道为什么爆破会提前了几秒钟,且威力居然足以断送一条生命。”
提起这件事情的陈雷新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显得特别的懊恼。
“那个人虽然是个替身,但因为十分敬业且为人老实,在剧组的人缘还是很好的,当时出事之后没有任何人来认领尸体,还是剧组的人凑钱给办的丧礼。”陈雷新慢慢回忆了起来,然后突然道,“我记得他和周海深的关系特别好,好像以前就认识,当时还听他们说什么「好久不见」之类的。哎,不过,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
常晖听到这里,随意搅动了一下手里的咖啡,问道:“那个替身叫什么名字?”
陈雷新沉默了一瞬,当常晖以为他是不知道答案的时候,就听对话缓缓的说出口:“原本是不知道的,他出事之后,我问了剧组的工作人员,然后记住了他的名字,他叫任渐新。”
“任渐新么?”常晖将这个名字在嘴里默念了两遍,眯了眯眼,站起身道,“耽误您的时间了,谢谢你告诉我这些,对我很有帮助。”
陈雷新见对方一副要走的模样,赶紧站起来问道:“你为什么突然要问我这些问题,这跟你应该什么关系都没有吧?”
“的确没有关系。”常晖面无表情的说。
“但是,它却有可能会影响到和我有关系的人。”
陈雷新听不懂常晖在说什么,但是他心里却有了一种猜测。
“你会问这个,是因为你觉得这件事情的背后有玄机?”
“不是我这么以为的,而是当事人之一这么认为。”常晖也没有要瞒对方的意思,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就不要让对方感受没必要的内疚了……之类的贴心思维,常晖除了面对南竹是不可能有的。
“当事人……谁?”陈雷新一瞬间脸色有些苍白。
常晖扯了扯嘴角,却没有什么笑意:“一个已经去世了,还能是谁?”
陈雷新:……
常晖也没去管陈雷新的僵直,直接对陈雷新点头示意了一下,迈开长腿离开了。
“去查查一个叫「任渐新」的人。”上了车的常晖很自然的对娄明远如是说。
娄.已经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的。明远非常淡定的点了点头。
而在常晖努力去查当年真相的同时,周海深仿佛也是下了什么决心一般的,有意识的在将当年的疑惑公布于众。
网上那所谓的「自发寻找真相」的网友其实也是他自己发钱找来的水军,他很好的看中了部分网友爱凑热闹、爱科普、爱探究的习性,有目的的试图引导着他们的舆论方向。
实际上,效果还是有的。
不少的网友自发的找出了当年对这件事情的相关报道,也有提供自家长辈对这件事情的回忆等等,竟然是找到了一些连自己都不太清楚的事情。
当年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因为周海深长时间昏迷的关系,除了导演以外,被媒体围堵的最多的就是刚做完盲肠手术出来的李成康了,毕竟在世人眼中,他就是那个因为一个小手术逃过了生死劫的幸运儿。
而在李成康众多的访问中,只有一家问出了这样的问题。
“此前,你和周海深共同入围了本次铁马的最佳新人,外界都传这将会是你们之间的竞争。
如今周海深突发意外,生死未卜,你觉得组委会会不会因此将这个奖项向周海深倾斜?”
“首先,我完全信任铁马奖评审组的专业性及公正性。其次,如果海深最终获得了这个奖项的话,也只可能是因为他的实力,而不是任何其他因素。”
当时的这个发言让许多人对其刮目相看,毕竟无论什么情况都尊重自己尊重对手的人是很容易得到他人好感的。
而最后,最佳新人的奖杯是被李成康捧走的。
为什么要将这段采访拉出来说事呢,是因为某位自称学心理学的网友表示,一个真正关心好友的人在回答这类问题的时候不会率先把评审组的公正性放在首位,把好友的实力评价放在次位,仅仅一个顺序问题就能很直观的看出对方最在乎的是什么。
当然,这个论点很快就被各种批判抨击了,有说这是为黑而黑,强词夺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