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9 章(1 / 1)

我的江山,你随便捏 遥的海王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稍加修改,以符合礼法。

可惜,皇夫这一名号和品级,实在开天地之先河,就是把所有古籍都翻遍了都找不到依据。

有人提到干脆依照皇后之礼来定,然而这一建议刚提上就被皇帝给打发回来了。

“是朕下嫁,不是娶,皇后之礼岂不是委屈了北凌王?回重定!”

礼部尚书:“……是。”

“对了,钦天监,良辰吉可测定了?”

钦天监正出列道:“回禀皇上,明年四月初八,五月十五乃是极好的子。”

“明年?”礼部尚书刚要退下,顿时震惊道,“这也太赶了!”

“这也太晚了!”与一同叫起来的还有皇帝陛下,“不行,今年之内必须完婚!”过了年,都三十了,三十而立,还没将尚瑾凌吃到嘴里,这能忍?

群臣:“……”目光刷刷一致地看向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地抓着被打回来的奏折,脸涨的通红,接着噗通一声跪下,道:“皇上,今已经九月了,离春节只剩三个月!就是一般人家里,也没有匆匆忙忙在三个月内将婚事给办了,更何况是陛下大婚?您既然此重视北凌王,不惜群臣反对,不惜天下嗤笑也得下嫁,怎在婚礼之上就此仓促?”

礼部尚书也是豁出了,张口就质。

刘珂一怔,不悦道:“胡说,朕只是希望早完婚,爱卿,你就辛苦一……”

“皇上。”礼部尚书没等刘珂说完,竟是打断了,这让群臣不由担心起来,此冒犯,万一降罪怎么办?

有交好的已经给递眼『色』了。

但是礼部尚书不为所动,悲愤道:“所有的规章典仪需重新制定,臣带领礼部上下夜夜不休,也无法在三月之内完成!”更何况皇帝还挑三拣四,这也不行,也不行,礼部尚书顶着黑眼圈,干脆直接取下了头上的乌纱帽,放在地上,“若是看着皇上礼节不全,婚典贻笑大方,臣……臣不若自请罢官,请陛下另择贤明!”这是作为礼节人的后尊严。

大殿之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被这位豁出的尚书大人给震惊了。

就连蛮不讲理的刘珂都没料到,手底下的大臣居然敢撂担子不干。

小团子不得不小声道:“皇上,还请三思,真的仓促。”就是嫁个公主,也得提前一年准备,嫁皇帝……难道备副嫁妆能随便打发的?

这时,鸿胪寺卿出列说:“皇上,臣得到消息,周围邻国,附属小国,西域各国,皆已派遣使臣前来觐见大顺新皇,届时必然要留下参加皇上与北凌王大婚,大顺之威,在于陛下,不可仓促而就,令四海嗤笑。”

竺元风跟着出声,“皇上,内务府需在礼部制定规章,定下用品规格之后方可『操』办,别说三个月就是半年都是不现实的,还请皇上宽限时。”

“皇上,还请三思。”群臣这回没一个站在刘珂这边,一副抗争到底的模样。

刘珂不得不软了,:“还得多久?”

礼部尚书梗着脖子道:“一年!”

“一年?”刘珂大惊失『色』。

“至少一年!”群臣寸步不让。

*

这朝廷风云,尚瑾凌没有参与,也由着刘珂随便折腾。

既然已经被封王摄政,尚瑾凌更心的是生,与高学礼一起重新统筹新政,今局面一片大好,但是也不得不掉以轻心。

“地方上,还是得多派遣钦差看一看,就怕阳奉阴违。”

刘珂点了点头,“好。”

“新法司的官员有可以外调,正好填补这空缺,地方上若是稳定,江山便就稳固。”

刘珂将尚瑾凌手里的折子往边上一放,将人拉进怀里,“凌凌……”

“嗯?”尚瑾凌纳闷地捧住的脸,笑,“怎么,兴致不高?”

“朝堂上的事,你没说?”

尚瑾凌想了想道:“你是说婚期得准备一年的事?”

刘珂委屈,“嗯,可哥等不及了。”

尚瑾凌弯了弯眼睛,故作不知道,“为什么?”

刘珂看着怀里人,抱得越发紧了,低下头亲吻着尚瑾凌的额头鼻尖,低声道:“我想洞房花烛。”

也不知道这人的执念打哪来的,尚瑾凌回应上,唇齿相依。暧昧之中,说:“好。”

第201章 帮手我也想早点把媳妇娶回家呀……

尚瑾凌自从决定向刘珂提亲之, 作为读书人,很清楚这些规章礼仪是逃不掉的。

眼看着刘珂从代师转为圣者敌,处在暴走的边缘, 尚瑾凌终还是派人送了份信去了云州,虞山书院。

既然礼部缺人手, 那么送些过去便是。

按理, 婚事怎么『操』办,要还是婆家说了算,是吧?

云州离京城虽远, 但是比之西北近了许多,虞山居士收到尚瑾凌的来信和来, 久久未曾说话。

虞山居士年近九十, 心『性』平和而坚毅, 间已风浪让再起波澜, 然而与西陵公,终还是被这不是生胜似生的给吓到了。

良久之,虞山居士轻轻叹,“年轻气盛虽, 却离叛道,如何是?”

华夫子疑『惑』地看着。

“罢了,既以海晏盛相邀,老朽陪癫狂次又能如何?”虞山居士说着说着, 忍不住大笑起来, “此生还能见此等盛会, 亦是憾,你去准备吧,集书院弟子, 明日前往京城。”

“啊?”华夫子惊讶极了,“去京城?”

虞山居士将信递给了华夫子,“修订这等典仪,乐趣不亚于古籍了。”

华夫子看,瞬间惊呆,“这……”

“我辈读书人,生才只为售于帝王之家,凌儿此举,倒是另辟蹊径,扬眉吐气。长河史卷,怎不能留的席,供人瞻仰。”

虞山居士名望本就极高,门下弟子千,然而在当年云州之『乱』中,以死置之度外之举『逼』迫杨慎行退让,斩杀贪官,重订新,为百姓求得线生机之,的威望冲到了顶峰,堪为当代大儒之表率,可以说虽不入朝堂,却能左右士林之人物。

以九十高龄率领亲传弟子前往京城这举动,立刻扬起轩然大波。

帝王下嫁于北凌王这闹剧,别说在朝堂,就是士林之中声声反,引据典的檄文不知道写了多少篇,恨不得揪着鬼『迷』心窍的皇帝耳朵,让醍醐灌顶,瞬间清醒。

只是帝王我行我素,残暴喋血之名流于外头,这招万人请愿根本没用。至于另当事人,尚瑾凌欣然住进了潜龙邸,北凌王府,门口重兵把手,只鸟都飞不进来。

唯在外行走的尚家人就只有高礼,干脆常驻新司,若有人来打搅,不用自己出面,尚稀云就先提了枪走出去,“新司上下忙于百姓,为生计,外子更是日夜伏案,呕心沥血,若诸位还拿此事打搅,就别怪我手中之枪不答应!”

尚稀云堂堂将军,光站在那儿便是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连门都进不去。

新司虽然是衙门,但是接地气的官署,进进出出的官员小吏忙得脚不沾地不说,有的上还带着泥点子,看就是刚从乡下基层回来的,手里还拎着篮子村民们非得送的鸡蛋,打算回司里面分分。

这批新司的小官皆是去年新晋进士,被高礼挑来历练的,虽然如今被生活和工作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