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8 章(1 / 1)

我的江山,你随便捏 遥的海王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上朝,就是难得有休沐日, 都是大事小事不断。

说来还是尚瑾凌这从六品翰林院编纂好, 不用上朝,只需去点卯,太子府还离官署近, 优哉游哉过去一点也不慌。

听着外头小团子小声的叫起声,刘珂睁开眼睛心中一叹, 一天的做牛做马又要开始了。

不过才刚动, 怀里的尚瑾凌就搂住了的腰, 『迷』『迷』糊糊道, “别上朝……”那声音又软又糯,带着一股子的撒娇味儿,酥的刘珂头发丝都是软的,恨不得闭上眼睛再抱着人睡懒觉。

这是凌凌舍不得呀!

刘珂心里万分舍不得, 不过意志坚定,硬生生地灵魂脱离肉体,给这不争气的骨头给拔起来,顺便把那什起来的给按去。

没办法, 这朝廷内外都盯着, 太子不上朝, 就得有借口,不是病了就是急事,前者就怕朝臣来探病, 后者就怕皇帝找茬。

不过尚瑾凌搂在腰上的手有些麻烦,生怕动了将人惊醒,不敢使劲挣开,只能小心挪,只是刚拎起一只手,尚瑾凌就缠了上来,脑袋枕在的肩膀上,嘴唇着的耳朵,似半睡半醒道:“今日不用去了,皇上不上朝。”

为啥不上朝?想想宫中闹到后半夜,皇帝的精神有多萎靡。又不是勤政明君,肯定是免早朝了。

想到这里,刘珂侧头:“不用去装样子?”

“都是成精的狐狸,各有算计,不必装腔作势。”

刘珂不去,也不告假,便是表明了早就知道皇帝不上朝,干脆懒得走一趟。这就意味着昨夜宫里发生的一切这位太子殿心知肚明,包括那份放在景王妃篮子里被搜出来的信,一股算计的味道就被顺帝给品出来了。

只要藏了疑『惑』,不怕皇帝不细查。

刘珂闻弦知雅意,“那么待会儿我派人去接触一慎刑司?那地方可是比天牢还要可怕。”

慎刑司掌宫内邢狱,刘珂清楚,宫内再嚣张的妃嫔奴才,提起来都得变脸『色』,谁都知道去那地方,不脱层皮出不来,可谓九死一生。

尚瑾凌原来抱着人,这会儿立刻坐起,神情顿清醒,脸『色』有些发,忙着催着刘珂道:“那你快去,别的别,就里头竺公公的情况,皇上会怎么发落,还有没有重新得宠的可能?若起来,就说受过恩惠,心里记挂。”

原不上朝的,刘珂还想睡一会儿,腻歪一,可尚瑾凌着急竺元风,只能一同起来,一边穿戴一边同小团子吩咐去。

小团子听了连连点头,不过咂『摸』了一,不禁纳闷道:“殿,这若是查到我们头上,不是坐实了竺公公与太子殿有来往吗?”

“笨,若是孤不闻不,才要的命。”

小团子似懂非懂,刘珂便道:“待会儿孤一封请罪折子递上去,好好忏悔一,替六哥和竺公公求求情,估『摸』着就成了。”

小团子看向尚瑾凌,“后者点了点头。”

皇帝跟太子面和心不合,彼此心照不宣,朝中机灵点的大概也知道怎么回事,不过只要没有大把柄,谁都不会撕破脸皮,无,太子还有用。

这封请罪折子就是上了,皇帝也不会真的重罚,最多不轻不重地斥责句就完了,所有的罪过都在那一日风云突变之算清。

刘珂没什么影响,但是竺元风就不一样了。

小团子没有犹豫,立刻去安排。

景王写给刘珂的信,那是顺帝心底最难以启齿的阴暗,勾起了那晚上的噩梦。

光影交错中,又依稀记起了那人,唤了一声……“姐夫”。

刹那间,睁开眼睛。

天光彻底大亮,侧过头,秦海不在,倒是那小太监默默地站在一旁,顺帝心知肚明,便道:“说。”

“太子殿今日未上朝。”

“病了?”

“不知。”

顺帝心中顿有了异样,眯起眼睛,“没来打听?”

那小太监低声说:“今日一早,慎刑司便有宫人暗中询竺公公的消息。”

“谁的人?”

“原承恩殿旧人,说是受过竺公公的恩惠。”

承恩殿便是皇后原居住之处,刘珂母亲平反之后,封尘的宫殿重新打开,挂上了皇后的画像,摆上牌位,成了祭祀的地方。

顺帝特地命那些被分配其地方的宫人回来,替皇后看守屋子。

然虽是旧人,不过是些无关紧要之人,也不知道初什么消息,否则也活不到现在,如今被刘珂拿来枪使正好不过,这些人顺帝杀都懒得杀。

“说了什么?”

小太监道:“打探竺公公的死活。”

“哦?”

“皇上会如何发落。”

顺帝听此,低低笑起来,“朕也好奇,元儿怎么样了?”

小太监顿了顿,是慎刑司掌司太监的徒弟,被派到皇帝边,不属于竺元风一派,也不跟秦海亲近,就是充皇帝的眼睛,那张脸看起来都比常人憨厚,属于秦海都懒得搭理的那种。

但即使是也估『摸』不准皇帝竺元风的心思,便斟酌着道:“吃了点苦头。”

了慎刑司,一点苦头也够人受的了,皇帝沉默片刻,说:“招了什么?”

“什么都没招。”

“嗯?”

“竺公公只说辜负皇上信任,别的一概不认,然后……”见皇帝看过来,小太监将跪来,“人晕过去了。”

至于为什么会晕,顺帝不打算,只是骂了一声,“废物。”至于这声废物究竟是因为将人弄晕都没出所以然来,还是不知体察圣喻直接用刑就不得知了。

小太监额头汗津津,一声也不敢吭,良久才听到皇帝让其继续的声音。

不敢擦额头,便道:“竺公公虽然没招,不过边的小七公公,提到了小福,说是景华宫看押的原是顺子,只是后者上起疹子,便临让小福顶替。”

顺帝的声音冷来,“似乎巧了些。”

“奴才命人细查,太医院有记档,昨日这顺子的确忽然起了疹,是黄太医看诊的,至今还在养病中。”

“为何起疹?”

“黄太医说是吃了某些辛辣之物引起,得需要日消退。”小太监说完,又补充了一句,“不要命。”

其实说到这里,顺帝心里已经有一番计较了。

竺元风虽然受宠,但也因为谨小慎微,办事牢靠才能得皇帝青眼,否则大成宫内不缺清秀妩媚小太监,怎么独独得了大监之?

顺帝登基之也是血雨腥风之中闯过来的,像勾结宫侍传递消息也没少干,竺元风和刘珂里应外合,拿景王家眷作为威胁以此套话之事,在眼里手段不算高明,若是隐蔽些然也能成,可是偏偏让人给抓住了。

多年尔虞我诈告诉顺帝,这世上从来没有什么巧合,只有事先安排。

不管是太子还是竺元风,挡了太多人的路,被人盯住自是正常的,不说别的,光一秦海,就能将竺元风盯出花来。

此事一出,景王自不必说,勾结太子,违逆皇父,这辈子都没有出头之日,但于刘珂言,却是好事。唯一可惜的是,丢了竺元风这么好的一颗棋子。

顺帝觉得自己若是太子,区区一景王不比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