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花石之祸(1 / 1)

水浒枭雄 孤鸿夜飞 1724 汉字|14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八十二章 花石之祸

武松一面小心护送晁盖回山一面先使人飞报张扬。(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张扬听的晁盖中箭也是吃了一惊召来戴宗、张顺道:“晁盖不幸中了毒箭恐怕山寨大夫不济。听的江南建康府有个神医安道全手到病除。张顺兄弟可是与他相识?”

张顺却从未提过安道全闻言不由奇道:“小弟旧在浔阳江时因母得患背疾百药不能得治后请得他才治好。向后小弟但得些银两便着人送去与他因此有些交情。”

张扬道:“如此便好我已备好金银你二人可带了往建康府请他来医治晁盖兄弟切莫耽搁。”

二人闻言取了包裹便乘鹰往江南而来。

到的建康府城郊二人便寻个荒凉处落地张顺自带金银往城中寻人。安道全见有许多金银加上张顺未明言去梁山便也未推辞。出的城见到戴宗身旁两只巨鹰想起朝廷通缉的梁山贼寇神鹰太保才惊道:“你莫不是要请我去梁山?”

张顺道:“刚才多有隐瞒还请兄长见谅。”

安道全虽然不欲去但见戴宗提刀带枪也只好道:“我早听的梁山替天行道兄弟大可明言不知我们如何上路?”

张顺对戴宗道:“晁盖头领恐有性命之忧你且与神医乘鹰回去我自行回山可也。”

戴宗也知事情缓急道:“那兄弟一路小心我便与神医一同上路了。”

张顺点点头看着二人乘鹰远去才往江边而来。

到的江边等了半日却不见有渡船。眼见天色将黑张顺只好先寻个宿头走了几步见树林中隐隐有个酒帘。转入林子里看时却是一个村酒店。

张顺进的酒店捡一副干净座头坐了便见一个老汉出来道:“客官担待店中酒食没了若要吃酒恐怕得另寻他处。”

张顺央道:“我乃外地之人路径不熟劳烦老丈去附近村子寻些酒食来明日我多与你几贯钱。”

那老汉道:“这却难办押运花石纲得官船刚刚过去官差把附近村子酒食搜刮一空有钱也难买啊。客官要不挑口老汉还藏了些馒头可供充饥。”

张顺道:“无妨你且拿来末了我算钱给你。”

老汉拿来馒头左右店内没事便坐到一旁与张顺闲聊。

张顺以往正是逃避花石纲才从大江躲到浔阳江。

只因那花石纲遇交通不便的路段便要用人力抬扛因此大量征用沿江百姓。百姓服了劳役还得自备干粮不管炎天暑热、雨雪风霜都得咬牙忍受挣扎前进稍有不合便遭官差们的毒打。押送的官差则倚势招摇到处都有地方官吏逢迎接待任性享受。民夫们则只能宿在野地里日晒夜露受那寒暑风霜的侵袭。稍微体质弱一点的人便在途中磨折而死因此人们才避之如蛇蝎。

听的老汉说起花石纲便道:“那押运花石纲的官船现在多久走一遭?”

老汉道:“哪有定时只要有官差看中的花石便会运往东京。每走一次沿江百姓便遭一次灾啊。”

张顺道:“那老丈怎么不往他处躲避?”

老汉道:“现下江南都是如此北地又无可投靠亲友我又无甚家私去往他处也多半得客死异乡因此才滞留在此。”

二人正说间一个精瘦后生却跳了进来。

老汉见他衣衫尚湿便斥道:“让你躲避官差你却又跑去玩水了若被官差捉去让我一人如何独活?”

那后生道:“孩儿水性也练得精熟了如何会被官差捉住。今天我看到一对巨鹰飞过定是那梁山神鹰太保戴宗只恨无缘结识不然孩儿一定随他往梁山替天行道。”

张顺闻言道:“你也听的梁山之名吗?”

那后生看了眼张顺想了想便翻身拜倒道:“张顺哥哥在上且受小弟一拜。”

张顺扶起那后生奇道:“你如何认得我?”

那后生道:“小人姓王排行第六;因为走跳得快人都唤小人做活闪婆王定六。平生

只好赴水使棒多曾投师不得传受。以往也在江上见过哥哥只是未曾拜会。近年虽然未见但哥哥相貌却未多变因此识的。”

张顺笑道:“我数年前便到了浔阳江去年又到了梁山不想这大江之上还有人识得我。”

王定六闻言更是喜道:“原来哥哥也去了梁山小弟也正想去投还请哥哥带契一二。”

张顺道:“相见便是有缘山寨也正扩充水军兄弟若水性使得也可与我去做个头领。”

王定六道:“虽然不敢与哥哥相比但在水下也伏的多时。”

梁山马步军一再扩充水军虽然也有补充但一直无法满编各头领麾下人手都嫌不足。张顺也正想收罗几个合用的手下闻言也是大喜又给王定六讲些张扬神奇之事使得王定六更是彻夜难眠。

次日王定六便带了老父随张扬往梁山而来。

三人到的江边等了许久才见一艘小船划来。

王定六把那船喊到岸边才看清是常在江上劫人的截江鬼张旺和油里鳅孙五。便对张顺道:“这两人也好水性哥哥走后他们便霸了大江这一段。”

张顺闻言便也生出收罗的心思。

张旺二人也经常到王家酒店吃酒近的岸边见是王定六便道:“我只当有生意呢原来是兄弟啊。”

王定六道:“小弟正要过江还得劳烦两位哥哥送一程。”

张旺让三人上了船道:“不知兄弟要往哪里去?”

王定六见张顺点头便也道:“这位是浪里白条张顺哥哥他已在梁山做了头领我正要随他去梁山。”

张旺闻言与孙五换了个眼色便一起拜倒道:“哥哥若不弃贫贱小弟二人也愿为哥哥执鞭坠镫。”

张顺扶起二人勉励了几句了解到二人并没家眷便带四人径回梁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