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大理局势(1 / 1)

水浒枭雄 孤鸿夜飞 2465 汉字|8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六十八章 大理局势

抵抗天朝南下但当晚李氏族中长者便被刺杀一空。城中其他贵族在天朝使者威逼利诱下便趁李氏混乱之时起兵屠灭了李氏。

张扬刚刚领兵到的城下时城中贵族便都出城归顺了。张扬安抚了城中贵族便令人去收罗船只准备渡河。

金沙江的水正如众人进入大理后所见的江河一般清澈只是却少了许多温和。急的水流激荡在河中暗礁上出“轰轰”的巨响雪白的浪头让人望而生畏。

过了金沙江大军便可直扑大理沿途也再没什么重镇要塞而且大理防守兵马也已被抽调一空。众将对这一行多少有些不满虽然眼看便要消灭一国但此行却无多少硬仗众人的所得奖赏自然也不会太多本是看着湍急的河流也是暗自摇头。

张扬转头对刚刚被封为善巨郡郡守的白族土司杨艺道:“卿收集到多少船只了?”

杨艺虽然也是白族大豪但在城中贵族中也不是什么头面人物只是也学建昌府守备把女儿孝敬给皇帝才得了郡守这个高位。看了看身后无边无际的大军心里不由打起鼓来道:“臣已把方圆五十里的船只都征集来了但加上水军船只大船只有三十余艘。小船多些有近三百艘。”

张扬并没打算让自己境内出现什么割据势力因此才封了一个势力并不算强大的土司这样一来他想保住现在的地位也就只能依靠自己。再在城内留些兵马。足以保证自己征服越李朝了。等自己腾出手来也就该撤消这些土司了。

张扬现在并不想使这些土司铤而走险尤其眼前之人还有些利用价值。闻言点头道:“卿做地已经不错了攻下大理后朕会给你记次军功地。”

杨艺虽然刚刚归顺天朝但这几日也从天朝武将口中得知军功的重要性即使文官升迁也是有军功的优先。闻言。忙叩头谢过皇帝。

张扬打开地图看了看道:“花荣部马军先渡河之后朕亲领马军攻占大理张开部渡河后往大理接应。其他四部渡河后直攻弄栋府(姚安)之后朕会往那里会合你们与大理主力决战。”

花荣闻言愣道:“马军没有攻城器械光是马军恐怕无法攻下大理吧。”

张扬笑道:“大理城内守军只剩千余人了。倘大一个大理城他又如何守得住朕亲自夺门便是。”

众人见皇帝如此说便也去安排渡河之事。

~~~~~~~~~~~~~~~~~~~

大理王宫。段和誉看着下面慌乱地文武大臣不由暗自摇头。先祖开国之时手下能臣武将极多传到自己这一代怎么就只剩一些草包了。仅有的几个有些才能的人还是出自高氏可惜高氏心怀叵测。想及此不由叹了口气道:“现在天朝一万骑兵已经渡过金沙江向大理奔袭而来众卿看看该如何办啊。”

副相高泰运道:“现在城内兵马已经只剩一千料难阻挡天朝兵马。不若暂避锋芒迁都东都(善阐府今昆明)。等相国领大军回师后再伺机夺回都城。”

东都是你家封地朕要到的那里即使夺回大理到时恐怕皇位也成了你高氏一族的了。段和誉也不置可否转头向自己侄儿大理守御使段武道:“你看这大理还能守否?”

段武被高氏调走麾下大部兵马后已有了十分戒心自然也不想再送入虎口。见皇帝看向自己忙出列道:“臣以为皇上应坚守待援。”

话未说完高泰运便呵斥道:“段武是想害死皇上臣请皇上治其叛国之罪。”

段和誉对高泰运兄弟的放肆也已习惯了见他公然诬蔑自己侄儿双眼也不由闪过一丝厉色但想到现在局势只好摇摇头道:“高卿且退下段武继续说下去。”

高泰运也还不敢与皇上武斗瞪了段武一眼这才不甘地站回原位。

段武道:“天朝兵马轻骑来袭必然没有攻城器械只要我们据城死守天兵便无法越雷池一步。皇上再令腾冲府和乞蓝部兵马勤王等相国率军回师天朝兵马便陷入三面受敌之境。天朝兵势一挫

郡、建昌府必有部族起兵反抗到时天朝便进退两难们可以生擒天朝皇帝到时不难逼天朝割土赔款。”

八 零 电 子 书 w w w . t x t 8 0. l a

段和誉闻言点头道:“卿所言甚是只要我们据城死守天朝骑兵又焉能飞进城来?段武听封。”

“臣在。”

“朕封你为全国兵马副元帅负责抵御天朝入侵可以随意调动城内丁壮和西各部。”

高泰明借着瓜分中原的行动成功掌握了国内大部分军事力量又以中原利益为诱饵收买了东三十七部若无意外打下广南后便会班师回国逼段和誉禅位。

广南局势一夕数变高泰明与越李朝正高歌猛进争论如何分割广南时。天朝已攻占江南大部分州府王寅、司行方也已收服摩尼教残部并率师进入广南其后董平、梅展、项元镇三部也相继率师进入广南。

越李朝自起兵以来便没有遇到什么有力抵抗兵骄将傲与王寅、司行方所部一接触便大败一场。加上各地民众不断反抗越李朝无力分守各地越李朝太子李阳焕见机不妙便带劫掠的财物往国内退去。

越李朝一退高泰明也不敢独立对抗天朝数路兵马。好在高泰明通过这次征伐已把忠于段氏的军队消耗大半高泰明便抱着回国夺位的想法带兵往老窝退来。天朝五路兵马自然也是穷追不舍。

刚刚到的乌桓旧地乌蒙王罗杓内弟禄氏又率乌蒙残部截击大理退兵。高泰明本准备剿杀乌蒙残部再回身抵抗天朝追兵时却听得天朝已经击退西夏、吐蕃几国天朝皇帝更是直接领兵从西川攻入了大理。高泰明也不敢再逗留击退乌蒙残部便领兵仓皇往国内退来。

高泰运本来也等着去广南做一方亲王的谁知局势恶化广南已经无望。自然不甘再被段氏夺权闻言出列道:“段武年轻识浅恐无法承担如此重任臣愿领此命还请皇上成全。”

依附高氏的文武官员也纷纷出言附和。

段武虽然经常被段和誉警告要小心行事但毕竟年轻气盛见高泰运三番两次冒犯自己对皇上也没有半分敬意不由大怒思及现在城内兵马都是自己麾下便奏道:“高泰运咆哮大殿实乃对皇上不敬。臣请治其不敬之罪。”

高泰运横行一世段和誉都得让他三分见段武敢指责他惊愕过后并没一丝畏惧之色反而指着段武道:“段武诬蔑朝廷大臣请圣上治罪。”

依附高氏地人见主子话便也一起开始攻击段武。忠于段氏的大臣见段武难以为皇上要铲除高氏了也纷纷指责起高泰运来。

段和誉看了一会见众臣不但没有消停反而越扯越严重不由大怒喝道:“都给朕住嘴朕意已决仍由段武负责守城。”说完便起身往后宫走去。

高泰运见状怒哼一声便也率众而去。

段武则径直往后宫而来见到皇帝便道:“叔叔现在城内兵马都是我的亲信何不趁机铲除高泰运和他的羽翼然后再令人传信前线将领斩杀高泰明我段氏便可重掌大权了。”

段和誉摇头道:“你还是太年轻了高氏受封数代高升泰(高泰明之父)更曾篡位只是迫于见国内百姓怀念我段氏之功临终才嘱咐高泰明还政于我段氏高氏继续执掌相权。虽然高氏退位但其朝中势力盘根错杂你麾下兵马也不完全可靠不然高泰明定然不会把他们留下。”

段武闻言忙道:“侄儿麾下兵马都是我一手训练必然是忠于我段氏。”

段和誉摆手止住段武道:“即使我们能铲除高泰运掌握城内局势。高泰明老奸巨猾却不好铲除一旦失手国内便要四分五裂了。那时我们还如何击退天朝搞不好便要亡国灭家了。你下去好好想想万万不能轻举妄动。”

段武虽然还有些不甘但见段和誉已经转过头去便也告退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