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0 章(1 / 1)

我真不是魔神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最强的!

所以……

秦可卿颤抖着手,在通讯栏打字问道:殿下,微臣愚钝,不明大义,还请明示。

于是,一份新的文件,被发送了过来。

秦可卿点开一看。

正是江城市今年的高考成绩汇总。

重点大学:2769人。

一本:12098。

很正常啊!

但……

有一个数据,被用红线描出来了。

城东区重点大学:425人。

一本:878人!

其中,江城市城东中学高三甲班郑秋本土高考理科状元!

秦可卿咽了咽口水。

本土理科状元?

换而言之是本土最高分?!

而众所周知的是……打从科举时代开始,国家的考试,南北分裂的很严重。

前朝时期,北方士子怎么考也考不过南方。

到了高考时代,情况反过来了。

南方多文士,所以文科状元经常花落南方。

但北方人在理科造诣更高!

过去一百年,本土理科状元,有百分之九十是出现在北方诸区。

其中,东北、中原和直隶,几乎包揽了七成的理科状元。

在过去十年,这些地方更是几乎全部包揽了理科三甲!

所以,在帝国,北方人考了理科状元,不足为奇。

但南方人,哪怕只是进入前十,都是值得敲锣打鼓庆祝的。

同样的道理,在文科,南方人是大杀四方的怪物。

北方人是不堪一击的弱渣。

之所以这样,是有历史原因的。

太祖建国后,南方经济更发达,而且是龙兴之地,所以得到的教育资源和政策更多,本身的底蕴也更好。

而北方被打烂了,社会秩序被严重破坏。

于是,太祖改革时,在南方推动受阻。

便干脆,将那些现代科学研究机构,全部设置在北方。

无论是自己培养出来的,还是外聘的各类专家,也统统安置在北方。

譬如,联邦帝国中央理工大学,看名字好像是在帝都?

但其实,它在中原的郑州。

还有帝国工业与机械大学在北都。

至于号称世界数学圣殿的皇立数学研究学院更是在东北的会宁府。

在冰天雪地里,世界上最顶级的数学家,都聚集在那里。

此外,世界上最大的物理实验室,是在济南的皇立物理研究院。

于是,北理南文的格局形成。

但这一次,南方人却从北方人手里抢回了理科状元!

而且,还是江城市这个过去在本土的高考地图上,连个名字都没有的战五渣!

秦可卿立刻就知道了。

柔安公主,特意将这些文件发给她,肯定是和她的任务相关。

她连忙拿起手机,打开手机上的导航软件,找到了这一次出了理科状元的学校的地址。

输入城东高中。

软件上立刻标出了这个学校的地址。

在城东区建设路以西,附近最大最显目的是一个工业园。

已经荒废的工业园。

而在这个工业园后面,就是她此行要找的人所住的地方!

秦可卿感觉自己的手都在颤抖了。

而这时,柔安公主又发来了好几篇媒体报道。

都是江城市本地媒体的报道。

“城东区建设路房价高涨……”

“狮城集团雄心勃勃,大举进军城东地产业……”

“文曲星福地奇谈——建设路的传说……”

最后,柔安公主又发来了一张闪图。

秦可卿点开后,发现是一张地图的剪影。

一个用圆规画出来的地图,上面有着标识。

上下左右,都是20公里。

而圆点则在地图上一条简单的巷子里。

秦可卿呼吸急促,她知道了。

这是公主害怕她不能领悟皇室的意思,特地来提点她的。

她将要面对的……

是一个,仅仅是存在,就能生生造就一位理科状元的人。

其辐射范围内,甚至出现了‘文曲星福地’这样传说的事情。

而,过去的经验表明:民间传说,未必一定是真的。

但多少能反应一些事实!

“所以……”

“我要请的……是一位,动动手指头,就能影响周围的人?”

但……

秦可卿的惊讶,并没有停止。

因为,柔安公主又将一份公文发了过来。

盖着黑衣卫印章的公文。

公文的抬头是:特殊人物接触守则与摘要。

一条条禁止,一个个严禁,加粗加黑。

看的秦可卿心惊肉跳。

这一刻,年轻的秘书,感觉自己被全世界针对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 山海入侵

司徒贺的专机,平稳的飞行在空中。

身下是浩瀚的太平洋。

已经飞行了差不多十二个小时了,还需要好几个小时,才能进入南周王国的空域!

这个时候,飞机上的空姐,将一杯泡好的咖啡,送到他手里。

接着,这位空姐,将一份刚刚收到的情报,也送到了他面前。

司徒贺喝着咖啡,打开情报:鱼将抵达南周。

只看了一眼,司徒贺就笑了起来。

“看来,我与那位的缘分,还真是深呢!”

鱼,就是锦鲤。

就是那位黑衣卫中的运气女王的代号。

…………………………

浩瀚的太平洋。

巨大的邮轮,劈波斩浪,行驶在这广袤的海洋中。

游客们,站在甲板上,看着汹涌的大洋。

许多人不禁感慨:“数千年前,殷商先民战败后,从本土杨帆,直抵大洋彼岸,开辟新家园……”

“也不知道,那些先民,一路上是如何办到的!”

有博学之士,微笑着:“根据考古发现,当年是有路桥,连通北周王国的新北海与今日的滨海总督区之间的……”

“而殷商先民,当年虽败于周人,但他们在北方草原上,是有一个亲戚的……”

“那就是孤竹国……”

“春秋时,恒公就曾涉流沙而北伐孤竹,留下了‘老马识途’的典故!”

“所以,很多人猜测,殷商先民,可能是经孤竹直抵滨海,然后通过路桥,进入北周大地!”

褚微微在旁边听着,忽地扭头看向自己身旁的李安安:“队长,您说他说的对吗?”

李安安微笑着,拿起手上的饮料,轻轻喝了一口,然后道:“真又如何,假又如何?”

“真作假时假亦真!”

“况且……”

“北周最近,已经出土了一些和传说中的扶桑木相关的东西……”

“扶桑木?”褚微微瞪大了眼睛:“汤谷的?”

李安安点点头,她已是少校,自然可以接触和阅览的机密也就增加了。

所以,她知道,就在不久前,黑衣卫专门负责考古的‘摸金校尉’们,在北周西部发现了一个古代遗迹。

遗迹里除了有北周本土的野牛、剑齿虎之类的化石。

还找到了一些明显与这些东西格格不入的一些人造物,这些东西上有铭文。

经过分析和检测,人们发现,这些东西上的铭文,与甲骨文存在着某种联系。

经过破译,已经找到了诸如‘羲和’‘汤谷’一类的词语。

最重要的是……在这些东西下面,是一个煤炭层。

但,这些煤炭,呈现了灵能特征。

已经可以断定,那是一片小型的灵炭矿。

那么问题来了……

这些灵炭是什么物质变成的?

褚微微臆想连连。

扶桑木、汤谷……

这直接指向了上古传说。

传说,有十日横空,炙烤大地。

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