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郎君真香(1 / 1)

三国之嫁了那个令君 興昭五 2661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135章 郎君真香

  荀彧似乎得到了安慰, 朝着唐夭不甚确定地问道:“香吗?”

  “很香很香。”就像哄孩子一样,唐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哄过荀彧呢?

  眼中尽是笑意, 荀彧突然定定地看着唐夭,“我喜欢夭夭看着我的眼神, 眼里只有我一个人, 恨不得把一切都给我的眼神。”

  微微一顿, 唐夭反问道:“那郎君知道自己看着我的眼神是什么样的吗?”

  “一生一世, 待你如初。”荀彧答来, 他的心里如此想,余生更会拼尽一切的做到。

  “然也。”唐夭认同地点头,荀彧笑了, 外面传来阿修的声音道:“夫人,醒酒汤做好了。”

  插不上手的下人们, 这么多年伺候唐夭和荀彧下来,轻易也不敢随便闯进去, 先在外面问上一句,以防个万一吧。

  “进来。”唐夭冲着荀彧道:“郎君莫闹了,喝了醒酒汤, 就算身上难受还是等明天酒醒后再沐浴,不能胡闹。”

  酒喝了多少且不说, 荀彧的酒量一向等同没有,唐夭如何能不小心。

  阿修端着醒酒汤终于走进来,唐夭赶紧接过,荀彧摇着头还是不想动, 唐夭无奈地上前将他扶起来,冲着他唤道:“郎君。”

  荀彧还在那儿闹着脾气呢,此时冲着唐夭道:“夭夭喂我。”

  唐夭本能地看向阿修,阿修正背着他们在那儿偷着笑,唐夭想捂脸,但更清楚现在不是捂脸的时候,荀彧此时能答应她不去沐浴,不代表再继续说道理荀彧会跟她讲道理。

  “好,郎君快来喝。”唐夭能怎么办,只能轻声地哄着荀彧,答应他想要的,喂他喝下醒酒汤,只盼这么着能让荀彧保持清醒。

  荀彧听到唐夭答应可高兴了,听话地由唐夭摆弄,让他起来就起来,让他喝汤他就喝汤。

  这一回喝完了汤没有再闹,倒是乖乖的躺下睡了。

  阿修从唐夭的手里接过碗的时候没能控制住地笑了,唐夭嗔怪,“你还笑。”

  “郎君和夫人感情好,奴是为郎君和夫人高兴呢,怎么就不能笑了?”阿修问得伶俐,分明是好事,唐夭就是不好意思罢了。

  唐夭挥手道:“去去去,你和你们家的那位感情好得一向被人羡慕,还好意思说我。”

  “那都比不上郎君和夫人,数十年如一日。”阿修反怼一句才离开,唐夭哪怕再想捉住人回来反讥一句,这会儿人都跑光了,哪儿找人去。

  算了算,还是休息要紧,明日还要早起见新人,她竟然不知不觉从新人熬成婆婆了?

  唐夭倒头睡下,一觉直到天明。

  荀彧醒得早,多年的习惯,就算饮酒都改不了。

  不过,好在昨晚喝的醒酒汤有用,脑袋只是隐隐抽痛,不算太难受。

  “郎君醒了。”荀彧本不想惊了唐夭,昨天忙一天,大家都累了,唐夭既然没醒就多睡会儿。

  想给唐夭拉拉被子,唐夭已经睁开眼睛,诧异地看向荀彧,接着伸手抚过荀彧的额头问道:“郎君无事?”

  “无事。”很肯定地告诉唐夭,他是没事的人,唐夭道:“我让人备水。”

  两个酒气熏天的人,此时都要沐浴,都是伺候他们几十年的人了,早就清楚两位都是爱洁的人,刚听说他们起了,早就将准备好的热水送上,唐夭自泡在热水里,这才觉得自己终于活过来了,身上的酒气,确实难闻得很。

  一番沐浴更衣,唐夭出来的时候荀彧已经在穿戴,儿子娶妻,身为父亲的荀彧光明正大的请假在家,难得的清闲。

  好些年荀彧没有亲自熏香了,今日倒是自己动起手来,唐夭当年还是荀彧手把手交的如何熏香的,没想到一恍多年过去,此时看荀彧上手的动作,依然觉得好看。

  “夭夭。”唐夭走进来的又突然停下,荀彧倒是听到动静了,回头看唐夭一眼,唤着站定的人上前来。

  唐夭笑着走过去,“郎君真香!”

  能光明正大在他面前夸他一声真香的人除了唐夭再无他人,荀彧只是听着不以为意。

  凑近荀彧的唐夭闻了闻他身上的香,还闻了一旁衣裳上的香味,倒是分不出哪一个更香。

  “郎君,我自来不熏香,可若是新媳是个好熏香的人,你们两个要比香吗?”唐夭这些年算是见识过不少女郎喜欢熏香,熏得香喷喷的,纵是身上不曾熏香,那都带着香包。

  若只有一种香味还好说,各种各样的香味若是都交杂在一起,那得多么难以让人适应的环境?

  唐夭想想都头痛,荀彧却认真地告诉她道:“不会的,但凡有自知之明的新媳都不会做出这样的事。”

  荀彧喜熏香,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时候要是跟荀彧比香,那还是想进荀家门,想和荀家好生相处的人?

  曹操不至于连这样的事都不教女儿,嫁一个蠢至此的女儿进荀家的。

  唐夭掩口而笑,“郎君说的是。所以郎君,我们该走了吧。孩子们这会儿该到母亲处了。”

  请荀夫人回家来真是好,孩子们这些年跟着荀夫人一起玩耍,旁人家的当家主母巴巴地拉着孩儿生怕被人抢了,哪像唐夭呢,唐夭放开的让孩子们去寻荀夫人,就是三五天没看到人都无所谓。

  荀夫人倒是不知该如何说唐夭性情的好,说不在意的,那不像不在意孩子的人,或许更是豁达吧。

  她是孩子的母亲,孩子们再和荀夫人亲,心里都记挂着唐夭的,但他们似乎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唐夭和荀彧的心里,孩子们是孩子们,但他们夫妻彼此才是真正相伴自己到老的人。

  用荀彧和唐夭的话来说,没什么事你们自己玩耍去,总要学着自己解决问题,不要一出事情就想推给别人帮你们解决。

  荀恽几个年长的当年已经过来了,年幼的几个,不是还有当兄长的护着带着,没什么事真是不来寻唐夭和荀彧。

  请安的事,旁人家还要日日来,荀家到荀彧和唐夭这儿能免则免,倒是都到荀夫人那儿汇合,虽说荀彧和唐夭都不需要孩子们来问安,那不是还要向荀夫人请安,还好有荀夫人,否则一群熊孩子闹起人来,能把天都掀翻了。

  “劳夭夭为我更衣。”荀彧张开双臂,请唐夭为他更衣,香都熏好了。

  “好。”唐夭应下一声,取下熏好的衣裳为荀彧将衣裳穿上。

  果不其然唐夭和荀彧到荀夫人处时,一群孩子除一个荀恽,余下的人都在,围着荀夫人七嘴八舌的说着话,那叫一个热闹。

  “父亲,母亲。”眼尖的人看到荀彧和唐夭,赶紧见礼问安,唐夭和荀彧皆是颔首而笑,走到荀夫人的面前唤一声母亲,荀夫人道:“昨日你们酒饮得不少,还以为你们起不来了。”

  荀彧一本正经地答道:“虽有饮酒,用了些醒酒汤!”

  “头可觉得痛?”作为母亲了关心儿子的,知道荀彧一向不喜欢饮酒的,这一次被人灌得厉害,想是难受了。

  “不痛。”荀彧如实而答。

  荀夫人朝着唐夭彼是心疼地道:“也只有辛苦你,文若挑剔,得亏你费心费力才将人照顾得这般好。”

  唐夭耳朵动了动,这是埋汰荀彧呢,唐夭可不能跟着,“郎君不挑的,给什么吃什么,用什么拿什么。”

  “你尽帮着他,看把人都宠坏了。给什么吃什么,难道不是你尽做他喜欢吃的?用什么拿什么,更是你样样都按他的心意备下的。”荀夫人从前总以为她待儿子极好,但是看到唐夭尽心尽力后,只能感叹荀彧好眼光,这样的女子也能让荀彧挑到。

  唐夭只是含笑不语,荀若道:“祖母,母亲待父亲好,都是因为父亲也待母亲极好,有来有往,这才是夫妻之道。”

  “你一个小孩子还知道什么叫夫妻之道了?”荀若作为唯一的女郎,是荀夫人几乎一把手教出来的,还加上唐夭和荀彧的熏陶,孩子像荀彧的大方有礼,行君子之风,得亏是位女郎,否则真成另一个荀文若了。

  “看得多了,祖母和母亲都说过,自然懂得的。”荀若也不小了,家里已经开始为她议亲了,只是荀彧对唯一的女儿视若掌上明珠,人选还慢慢地看,慢慢地挑,不急于一时。

  荀夫人叹道:“都不知把你教得样样都懂是好事还是坏事。”

  “自然是好事。知道得多,能选择的也就多,不至于被人逼入绝境。”十一二岁的女郎说起话来老气横秋的,旬夫人无奈地摇摇头,唐夭倒是提醒地道:“莫要聪明反被聪明误,该计较的否是要计较。”

  荀若微皱起眉头,颇是不解地道:“有何可计较的,世间争斗皆因计较而起,若是能少一些计较,便不会有许多的事。”

  荀彧道:“不可事事计较,亦不能事事不计较。”

  连荀彧都说起此了,荀若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有些为难,不过,她尽量学着把握这样的分寸?

  “恽郎君和新娘子来。”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话,好在今天的正主儿来了,荀夫人连连地道:“让他们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