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1 / 1)

隐士高人 阴阳五行 2953 汉字|5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六十三章

  绍兴十年七月,岳飞率领岳家军取得郾城大胜后全军出击,包围旧都开封,击败金将兀术,夺回了昔日东京。

  宋民得此消息,无不欢呼雀跃,喜极而泣。

  此乘胜追击之际,南朝廷却为该不该撤军一事吵了起来。

  反战一派以军粮难凑,劳命伤财为由向高宗上奏,命岳飞班师回朝。

  此时的南朝廷是反战一派的天下,纵有坚持北伐者,面对朝中几乎一面倒的声音,心中无比悲戚。

  就在这时,兵部尚书黄大人上奏。

  “臣有本启奏。”

  顶着以秦桧为首一派大臣看戏的目光,黄大人朗声道:“有一民女献上优良麦种,可亩产五百斤,此乃天佑大宋,解我军粮草之危!”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有人质疑此事真假,黄大人献上一盒麦穗,说此种已然收获,如若不信,可以去当地查验。

  一株麦子四个穗,穗穗硕大,颗粒饱满,若每株麦子都如此,其产量自然要比普通麦子多上数倍。

  此等大事,若无绝对把握也不会在朝堂上拿出来说。

  粮食无论在哪朝哪代都是事关江山社稷的大事,大好事。

  可面对这样的大好事,朝中的大臣却不是上下一心地高兴,有的大臣无比激动,觉得是天佑朝廷,而有的大臣则陷入了沉默。

  他们都在等,等端坐殿上的皇帝发话。

  “这实在是太好了。”皇帝似乎非常开心,捧着麦子在手中十分怜爱地把玩。

  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在这皇权天授的时代里,是上天对皇帝执政的认可。

  黄大人见状露出欣喜的表情。

  主战一派的另一位大臣开口说:“有此粮种,粮草之事便不必担忧,那岳将军就可以继续北伐了。”

  反战派以劳民伤财,民困国乏为由主张班师回朝,但如今有新粮种出现,那反战派又有何种理由反对继续北伐呢?

  秦桧他们也没想到,主战派竟然能在这个关键时期找到这等优良粮种,犹如神助一般,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

  “爱卿此言差矣,依朕看,这粮种好是好,但还需要时间去播种收获,这期间大军的粮草恐怕还是难以供应。”

  高宗的这风淡云轻的一句话犹如一柄大锤,敲碎了主战一派刚刚燃起的希望。

  反战一派趁势而起。

  “皇上圣明,新粮种虽然产量极高,但是也不能一夜之前就能长成粮食,大军的粮草依旧无以为继。”秦桧笑眯眯地提议:“依我看,不如先将岳将军召回,等新粮种出,国库充盈之后再谈北伐之事。”

  “秦卿所言极是。”

  高宗赵构轻飘飘一句话,令主战一派所有大臣面无血色。

  “皇上!”一位年轻的言官出列,他面露悲怆,神情凛然。

  “靖康之变后,千百万宋民无不盼着收复失地,重归家园,洗旧日之耻,此时撤军,十年北伐之功将功亏一篑,请皇上深思。”

  话音落地,主战的大臣全都跪了下来。

  祈求着这位君主,看清这天下百姓的心愿。

  但殿上之人给他们的只有良久的沉默。

  殿内耽于享乐,贪生怕死的人站着,一心为国,鞠躬尽瘁的人跪着。

  殿外,黄固手中的玉箫几乎要被捏碎。

  他看着面前荒诞的一幕,觉得异常可笑。

  他笑小人无耻,笑忠良可怜。

  更笑天下百姓,君主昏聩,这个国家注定无力回天。

  “很生气吧。”

  陪着黄固站在殿外的拾音开口问。

  黄固闻言低头看向拾音,心中情感难以言喻。

  是他的错,竟然还对这样的朝廷抱有希望,导致拾音的心血所托非人。

  他双唇微张,正要和拾音道歉,就听到拾音接着说:“我也很生气,即使早知道答案,依旧很生气。”

  史书中的记载字字泣血,现实更是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拾音话音刚落,刚刚开口的年轻言官,摘下了头上的官帽。

  他大笑着,眼泪沾湿了双颊,然后猛地站起身,朝着殿中立柱撞去。

  这是个很年轻的官员,二十岁上下,年少有为,仪表不凡,是一个家族的希望,是一对父母的至爱。

  这样优秀的青年,本该意气风发,怀揣着家国百姓的理想,尽情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今却在金銮殿上陷入绝望,试图以死为谏。

  他的家人会悲痛,他的友人会哀叹,但他的君主不会。

  黄固见状,顾不得拾音之前的告诫,冒着暴露的危险飞身进殿想要拦住对方。

  比他更快的是惊雷。

  巨大的轰鸣自大殿之上炸响,所有人全都惊慌失措地看向头顶。

  意图撞柱的青年被巨响惊住定在了原地。

  大殿的穹顶被劈开,阳光从头顶洒进阴暗的大殿,无数道紫色闪电于空中直直劈下,在殿内交织成电网,所有人眼前被耀眼的电光覆盖,只剩下耳边雷声阵阵。

  雷声足足维持了一刻钟,等恢复宁静,夺目的电光消失后,原本的金銮殿也变成了一片废墟。

  所有人都被刚刚的场景给吓得无法回神,只有黄固最先反应过来,回过头去看待在原地的拾音。

  只见拾音收回了手,身边雷电的符文消散在了空气中。

  是了,能培育良种,天资出奇,又懂隐身之术,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是普通凡人。

  黄固心中震惊,而拾音只觉舒爽。

  天谴值没增加,看来真是老天也看不过眼,那她替**道自然也不用有什么顾虑。

  在雷电中毫发无损的诸位大臣渐渐回过神来,连忙去查看赵构的情况。

  只见一块焦炭躺在龙椅碎片之上已是出气多进气少。

  即使皇帝是个窝囊废的绝世大怂货,眼下也不能就这么让人死了,大臣们连忙喊:“快传太医!”

  慌乱中有大臣感叹:“此等天罚,难道是我大宋气数已尽了吗?”

  “黄大人,眼下可怎么办啊?”其他大臣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弄得六神无主,黄大人也眉头紧皱。

  “国不可一日无君,先救皇上。”

  “呵。”回到拾音身边的黄固嗤笑:“百姓可不需要这样的皇帝,劈死了正好。”

  还附带奸臣大礼包,直接把朝堂都肃清了,多好!

  很显然,拾音这雷算是劈到了他心坎里。

  只是笑完了,黄固畅快的表情最后又染上了一丝担忧。

  “你在担心什么?”

  面对拾音的询问,黄固俯身弯腰,面向地面开口道:“仙长出手惩戒昏君与奸佞,自然大快人心,只岳师兄此时身在前线,只恐皇帝被雷霆所罚一事会动摇军心。”

  说完,黄固直起腰,然后掀起衣摆跪在了拾音面前。

  “求仙长救大宋江山于危亡。”

  绍兴十年七月十八,临安皇宫遭遇雷击,议政殿化作废墟,高宗赵构并以秦桧为首的几位大臣皆被雷电所劈,陷入昏迷。

  同日,有仙长降于宫中救治高宗。

  看着眼前的焦炭,面对大臣们期盼敬畏又暗含戒备的眼神,拾音似笑非笑地挥了挥手。

  一道绿光笼罩在高宗身上,不过两息,被太医下了病危通知书的赵构便口吐烟气,醒了过来。

  “朕这是怎么了?”

  在大臣们惊喜的目光中,赵构的声音嘶哑得比锯木头还难听。

  面对不明情况的皇帝,谁也不敢开口说是老天看不过去你的行事,用雷劈了你。

  这话太难听,谁都不想被皇帝记仇。

  但话再难听也是事实,总得有人说出真相。

  就在兵部尚书黄固他爹准备硬着头皮开口解释的时候,旁边有人抢先一步说话了。

  “尔命格卑微,不堪为帝,若执意逆天而行,必有天罚。”

  淦!谁说话这么直白,不怕皇帝报复吗?

  面对大臣们惊骇的眼神,拾音面无表情地抬眼扫视回去。

  原来是仙长,那没事了。

  亲眼见到拾音手段的大臣们没一个敢出声斥责的,毕竟‘请’仙长表明身份的时候,已经有几百个被天雷劈晕的禁军引以为鉴了。

  只有不知道拾音威力的赵构气得捂着胸口,用气虚呕哑的声音骂道:“大胆!”

  刚骂了两个字,一道雷电自空中劈下,破开了屋顶,直直劈在了赵构身上。

  刚刚醒了没有几秒的皇帝又晕了过去。

  这下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没一个敢开口说话的。

  拾音再次用灵力救醒晕过去的赵构。

  赵构醒过来又骂拾音妖女,然后又被劈晕了过去。

  黄大人面露不忍,正想劝,被身后站着的几个同僚死死扯住了袖子。

  就这样雷电在皇帝寝宫上方反复了三四次,赵构终于明白了形势比人强的事实。

  “朕退位!”

  拾音袖子里施法的手势一变,便有空白的圣旨和笔漂浮在赵构面前,她淡淡说了一句。

  “赵晊继位。”

  赵构瞪大眼睛,刚要说话,又一道惊雷响起,这一次没有劈在赵构身上,而是直接劈没了整个屋顶。

  午后炽热的阳光洒在所有人脸上,所有人心中一寒。

  经历过早上天雷轰顶的所有人都明白,这是**裸的威胁。

  赵构只能含泪写下了传位的圣旨。

  “那朕日后便做太上皇?”

  “可以。”拾音微笑将圣旨收起。

  “每日一道天雷,你能受几日,就做几天太上皇。”

  将欲哭无泪的赵构抛在身后,拾音将圣旨交给身后的大臣。

  “此子乃皇室帝气最多之人,你们用心辅佐,总能得偿所愿。”

  绍兴十年七月十八,高宗赵构退位为康王,十三岁选育宫中的圣宗赵昚继位。

  翌日,江南一带刚刚收获过的农田一夜之间长出各种新奇粮食,一亩丰收千斤,粮食堆满了百姓家的粮仓,也填满了朝廷的国库。

  北伐战争得以继续,一月后,岳飞带领岳家军收复黄河以南失地。

  举国欢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2-2622:25:01~2021-03-0106:51: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玲2个;明心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雪藤廊20瓶;明心、娇娇10瓶;Daisy5瓶;湘果3瓶;花溪墨、云朵、山水依霜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