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未来的选择为新书求支持(1 / 1)

帝国的朝阳 无语的命运 7564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347章未来的选择为新书求支持

新书不易无语的新书铁血宏图已经同步更新,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嘿嘿再次重申,新书不会影响老书老书会正常更新。s:这推荐是为新书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错了

是情或是法,对于陪审团而言是一个问题,但是对于军队来说,这却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对于军队来说,永远只有命令。

于城市的中心,一名持枪的哨兵孤零零的站在那里,穿着大衣的他,看起来就像一个雕塑,可实际上,他却是在执行着戒严令。在建国之初上千座城市进入紧急状态,这是恒古所没有的,而在紧急状态的背后却是超过两百万军队进驻城市,以维护法律、弹压民乱。

在军队的枪托、刺刀以至于枪口之下,秩序迅速得到恢复,而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习惯了“皇权不下乡”的百姓来说,他们第一次真正体验到除了“征税”之外,以法律为核心的公权威,不过只是短短一个多月,人们就从对官府中“官”的敬畏,演变成为对“法”的敬畏,因为法律是绝不容情的。

如果说这种紧急状态还额外的带来了什么好处的话,恐怕就是军队的大规模进驻,压缩了山匪强盗的生存空间,而且在对民乱参与者的审讯中,总有许多人为了“戴罪立功”举报其所知道的土匪下落,剿匪也就成了为了顺便之举。

与民乱的参与者不同,土匪作为“准战争对象”根据东北的习惯,一率是由军事法庭审判,而军事法庭的陪审团成员皆为军人,没有任何疑问,绝大多数土匪都被处于极刑,一时间,大半个中国,几乎每天都会响起枪声,大江南北数以十万计的土匪,甚至还有许多那些忙时为民、闲时为匪的“村匪”,都成为了枪下的亡魂。

甚至,因为人们惧怕砍头甚于枪毙的原因,对于匪首,往往采取公开斩首的方式,以对民众起到威慑作用。在全国性的重拳打压下,土匪生存空间被压缩至几乎不复存在。这或许是额外的好处。

尽管对于政府的弹压,几乎所有人都是心存不满,甚至在私下里,更是称呼皇上为“暴君”,但是在另一方面,公权威的确立却扭转了千百年来百姓“敬官而不畏法”的思想,大规模的审判,就像是一场司法普及课,让人们意识到,原来,人人都可以成为“青天大老爷”,不,应该说是有成为“青天大老爷”的机会。

“不是每个人都成了“青大老爷””

在小红山的行宫之中,放下手中的报纸,唐浩然的唇角微微一扬。

“张卿,你看这张报纸上,居然有人得意的宣称,无罪的判决等于狠狠的嘲弄了一把所谓的“法律”,令法律成为一纸空文。”

报纸上报道的是四川的一场审判,面对确凿的证据十二名陪审员依然选择了乡情大于法律,作出了无罪判断,尽管法官极为无奈,但还是接受了这一结果,至于

检察官则立即表示会上诉。

“陛下,不过就是一村乡村愚夫罢了,这国家法度岂能全受其所左右”

张之洞适时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按照传统,他自然更倾向于法官决继,而不是由十二个身份各异的普通百姓断案,实际上,这也是他们纷纷接受大陆法系的原因所在。

“无非就是简单的是非判断,杀人者偿命,只在证据充分,人们自然可以做出决断,没有证据,自然要放人,是宁可错杀一千而不放过一人,还是宁可放过一千,也不错杀一人,我更倾向于后者,用证据与事实说话”

接着唐浩然又指着报纸说道。

“这个案件并没有代表性,我们要看到的是,这次事件在全国涉及到那么多的人,通过陪审团的审理,几乎所有的案件都是符合司法意愿的,而这只是个例,个例不代表一切,毕竟,我们要相信,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自然会曲分是非曲直,再则”

接下来的话,唐浩然并没有说出来,在某种程度上陪审团的使用,同样也是政府摆脱指责的一道盾牌,因为做出判断的是陪审团,而不是法官。

就像这次事件涉及那么多的人,最终判决他们有罪的人,并不是政府官员,而是他们的父老乡亲,那些普通的百姓用心中最基本的是非观,做出了他们的判断,至少在未来,人们或许可以指责政府逮捕了太多的人,但绝不会指责司法不公。

因为公平的大棒交给了普通的百姓,交给了律师,而不是由政府所掌握。

“有争论也好,这样大家才能够进行普法教育,只有百姓们认识到法律权威,他们才会相信法律,敬畏法律,过去,咱们的百姓是敬官不畏法,说实话,我更希望了,有一天,他们能够畏法而不敬官,这话说的远了,张卿,你对东瀛那边发来的请愿书怎么看。”

话锋微微一转,唐浩然又提到了另一件事,在过去的几年间,在官方言语中,就不再用“日本”或“尼古拉总督区”去称呼一衣带水的四岛,而是用“东瀛”或者“扶桑”,这实际上已经表明了官方的态度,毕竟日本已经灭亡,而称“尼古拉总督区”又意味着承认俄罗斯对日本的占领,所以最合适的称谓就是“东瀛”或者“扶桑”,这样的古称。

“陛下,臣以为,这是一件大好事”

张之洞恭敬的答道。

“可以说,这份请愿书,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解决了将其纳为帝国四行省的问题,因为这并不是我们提出的,而是应该“东瀛”民众的呼声,将其纳为帝国行省”

尽管一直以来,在如何对待“东瀛”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争论,但是实际上,无论是在东北高层亦或是现在的帝国高层,最基本的共识就是将“东瀛”纳为帝国的行省,而不是作为藩属国存在。实际上,中华帝国根本就没有“藩属国”,现在应该朝鲜方面的请求,将朝鲜纳为帝国行省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所差的只是一块“牌子”,将统监府更名为省政府的一块牌子,毕竟经过十几年的处心积虑的“准备”,统监府早已经完全将朝鲜控制,现在的朝鲜与帝国行省并没有任何区别。

但在“东瀛”问题上,却没有那么简单四千多万“东瀛”人是在俄罗斯殖民下生活了十年,他们对“殖民”的抵触情绪,是唐浩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也正因如此,在接收“东瀛”的问题上,才会一直拖到现在,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国内局势不靖,使得政府根本就抽不开身去接管日本,更重要的一点是,共识很难达成。

到底是直接建立总督府,以总督制的行省作为过度,还是直接按照最初的构想,将“东瀛”分成四个行省,通过对“东瀛”的“分裂”,促成“东瀛”并入中国。

但现在,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毕竟,“东瀛”已经到了非接收不可的时候了。

“行省好纳,不过只是一纸通文既可,但是,这个行省却很难办,是实施总督制,还是实施省府制,毕竟,这直接关系到将来对“东瀛”的定位”

唐浩然口中的总督制与国内的总督制不同,这种总督制更倾向于西方殖民地总督制。正如同俄罗斯设立的尼古拉总督区一样,其是便是俄罗斯针对不同区域设立的地方性机构。总督作为沙皇在殖民地总督区的直接代理人,是总督区的最高统治者,集军事、行政以及财政大权于一身。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根本就是土皇帝。

而推行总督制则意味着承认“东瀛”地区与国内其它地区的不同,所谓的行省不过只是一个掩人耳目的变相殖民罢了,正如同俄罗斯对“东瀛”的殖民一般,尽管表面上“尼古拉总督区”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但是俄罗斯在那里推行的却是不同的政策。

“推行总督制的话,势必需要设立总督,而这有违于未来对四岛分而治之的长远决定,再则,总督制是否有可能造成“东瀛”地区民众对帝国的离心离德,这些都必须要加以考虑,毕竟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长治久安的国土,而不是一个充斥着暴乱的殖民地。”

对“东瀛”的分而治之,是唐浩然坚持已见下做出的决定,一开始人,人们更倾向于将整个“东瀛”作为一个独立的省份,而唐浩然却借口人口大多了等理由,主张以“东瀛”四岛为基础建成四个行省,从而达到“分裂”“东瀛”的事实。当然,这么做更多的是基于一种防备心理,或许,唐浩然可以在嘴上说着“东亚同文同种”,但事实上,对于日本的防范心理却是不会因此消除的。

“陛下,臣以为,这总督制可以推行,行省亦可推行,既如过去一般,设立一员“东瀛”总督既可,可于东京设立“东瀛总督府”,由总督府领辖北海、本州、四国以及九州四省,而四省则另设行省”

张之洞的建议让唐浩然的眉头微微一扬。

“国内的总督制总归是要取消的”

这会不会是试探唐浩然看一眼张之洞,但终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建议取消总督的正是张之洞自己,甚至第一个取消总督的正是湖广。

“陛下,那是国内,并不是海外,或许,“东瀛”是与帝国省份同等地位,但其毕竟是新国土,自然需要特殊对待,这勿需多言的,因此,以臣之见,于“东瀛”推行总督制,同国内的取消总督制,并没有任何抵触之行,再则,其总督权属可与的菲律宾殖民地总督有所区别”

菲律宾殖民地,那是中国唯一的一块殖民地,这是继承自俄罗斯的殖民地,俄罗斯用了十年的时间,在枪炮与刺刀的帮助下,把菲律宾变成了一头满是热带种植园的奶牛,而现在对于中国而言,所需要的仅仅接收那里,继续俄罗斯的统治,甚至在宗教上,也可以继续推行始自西班牙时代的“教化”,相比于儒学,天主教早已经为菲律宾人所接受。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国内从未将菲律宾视为“中华”的一部分,所以殖民以至于奴役都是可以接受的,殖民地就是殖民地,他们甚至连成为帝国本土的可能性都没有,至于生活在那里的土人,更是不可能成为帝国的国民。

可,东瀛却不同

在过去的十年间,上百万东瀛人流亡中国,数以万计的东瀛人于中国各方军中、政府内部以及工厂企业中任职,可以说,在中国的方方面面都有那些东瀛人的身影,他们甚至占据着一些极为重要的岗位上,也正因如此,相对“公平”的行省化才是最好的、也是唯一能被人们普遍接受的选择。

“是啊,必须要与菲律宾有所区别,要不然,会有很多人会心存不满的甚至国内也会有人不满。”

唐浩然有些无奈的点点头,在这个时空之中,那些东瀛人或许曾对中国充斥着野心,但在日本亡国后,那些东瀛人与国内的联系就越发的紧密起来,尤其是在“东亚同文同种”的宣传鼓动下,非但日本人受到了影响,许多国人同样也受到了影响,于国内看来,应该给予东瀛人平等的地位,就如同朝鲜人一般,但是他们显然忽视了一点自己可是首先役使了朝鲜人十几年,而且朝鲜人还一心事大数百年,但日本呢

日本可从未曾有过事大之心

现在,唐浩然倒是充分体会到什么叫做“做蚕自负”,当年推行的“东亚同文同种”确实吸引了许多日本人,也的确维持了三族间的紧密,但却使得他无法像过去对待朝鲜一般,去“调教”那些日本人。而唯一能让他稍感安慰的就是,日本人骨子里对强权的敬畏以及对强者的追随,使得他相信,在未来,那些日本人还不至于反对帝国的统治。

“嗯,既然如此,就这么办吧,张卿,你觉得,谁比较适合出任驻东瀛总督”

第348宁为中华犬为新书求支持

新书不易无语的新书铁血宏图已经同步更新,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嘿嘿再次重申,新书不会影响老书老书会正常更新。s:这推荐是为新书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错了

一艘接着一艘,大海上,五十余艘商船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船队。船队在几艘护航舰的护送下,在大海上航行着,舰艏切开浪涛,海浪拍打在船舷上,偶尔甚至会有一些浪花打到舷边扶拦,激起一阵欢笑声。

在舷边,到处挤站着从舱室内走出来的战士,这些战士的大都是在那里轻松的聊着天。他们随意的站在那里,叼着香烟的战士们显得极为轻松。

也难怪他们会显得如此轻松,他们的任务非常简单进驻东瀛

尽管战争早已经结束,但进驻东瀛的工作不过刚刚展开,之所以进驻任务被推迟,原因非常简单在东瀛四岛的航道上,海军部设了数以百万计的水雷,这些水雷曾成功的阻挡了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出港,令其变成了存在舰队,而现在这些水雷同样也成为了阻挡中国军队进驻的最大障碍。

几乎是从停战条约签署的之日起,在双方达成停火后,大规模的扫雷便随之展开了,经过长时间的扫雷作业之后,现在随着主要航道的开通,军队终于可以进驻东瀛了。进入这片即将归入中国的国土。

战争结束了

置身于舷边的李子渊用异样的眼神看着大海,作为海军陆战一师的师长,他曾经以为在这场战争中,陆战队会得到重用,但是军事往往需要让步于政治为了避免在解放东瀛以及菲律宾后,遭到来自英国或其它国家的压力,进而不得不同意他们独立,参谋部取消了所有的登陆战计划,当然理由非常简单没有舰队护航,实际上,作为陆战队的长官,李子渊非常清楚,这不过只是为了面子,为了国家的面子。

也许,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之所以没有直接攻占两地,是迫于英国的压力。但是李子渊非常清楚,至少现在,再也不需要考虑到英国的压力了。

因为中国现在是赢家,非但是赢家,而且那支让世界为之震惊的镇洋舰队已经归航,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战争结束了,这意味着,中国不再需要来自英国的帮助。

站在舷边的李子渊呼吸着那熟悉的海腥味,他默默的闭上眼睛,就这么闭着眼睛,感受着海风,几千吨的巨轮在朝阳下航行着,那螺旋桨的响声就像是音乐一般的愉耳。在薄薄的晨曦中巨轮朝着东瀛航行着。

突然,他听到了身边响起一阵激动的喊声,是战士们的在那里呼喊着。

“快看,到东瀛了,到东瀛了”

也难怪他们会如此的激动,在离开了本土之后,这些战士们的房间就在甲板下,在甲板下方的舱室中,这些运兵船都是由货船改造的,士兵的房又矮又窄不说,而且还通风不良,这些舱室甚至大概都不能叫做舱室,一张张多层床挤在那狭窄的空间里,一张一人大小的地方躺着一个人,还有一些装备,连转身都困难,仅仅可以把头前后左右动那么一下。

众人挤在一起,喘息、污浊刺鼻的体臭、散发着汗臭的脏衣服、铺在船板上的脏兮兮的草席、用粗糙的木板赶制而成的天花板下散发出熏人的味道等等,这种令人厌倦的单调生活搞得几乎每一个人都筋疲力尽,几乎每一分钟,这些战士们都是瞪着大眼,贪婪地读着从杂志上剪下的纸片,或是在那里打着牌,等待着到达目的地的时刻,现在,在长时间的航行之后,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到达了东瀛。

这如何能不让他们激动,此时,他们已经忘记了一路上遭受的磨难,军装穿在身上,现在是他们履行职责,发挥军人荣誉的时候了。

随着地平线泛白、染红,大小岛屿开始在视野里出现了。船行驶了一阵,右边看见的可能是九州的岛屿,与其说是个岛屿,不如说是块很大的陆地。又行驶了一阵之后,左方又看见了陆地。士兵们异口同声的大声喊道。

“是东瀛是东瀛,我们到东瀛了”

在船长室用望远镜远眺的着水手长,这会同样显得有些激动他激动的叫喊着:

“喂去告诉军人们那边看到的是九州。你去告诉他们”

同时他又在语边喃喃着妈妈,我回来了我终于回来了

实际上,并不是只有船上的水手长这么想着,对于松庆一这名海军陆战队的下士官来说,眺望

着那东瀛的陆地,泪水不禁流了下来,或许,对于他的战友们来说,这只是一次任务,但是对于他来说,这却意味着很多。

十一年前,只有九岁的他随着不甘成为亡国奴的父亲一同离开了日本,十一年后,他回来了,尽管是以中国人的身份回到这里,尽管日本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对于他来说,他终于可以踏上这片土地了因为他已经获得了自由。

“听说那是九州”

松本一告诉身边的战友们,或许,日本只存在于他的记忆中,但是他却早已经把这里的一切都记在了心底。

在船队的航行中,他看到沿岸的一些船只,那是日本,不,是东瀛的渔船,当船队靠近的时候,可以看到渔船上的渔夫们无不是站在那里向船上的军人们鞠躬。

但似乎没有人注意到那些渔夫,所有人都沉浸于抵达目的地的激动之中。

当天晚上,战士们看到了一个城市,可能是八幡,那里是东瀛的钢铁基地,其所需要的铁矿石,过去完全来自于滨海,尽管战争切断的航路,但是并没有完全停产,其仍然依靠着东瀛生产的劣质铁矿继续着生产,那里有许多灯火。如火红的烽火一般和灯火一同熊熊燃烧把夜空映得夜空一片通红。

那火红通红,大有吞天之势。那大概是炼钢厂冒出的火吧。

难道真的是八幡

松本一这么想着,或许,他已经十一年没有回到这里,但是他却通过种种渠道了解着东瀛,了解着这片土地,他知道这是俄国人与东瀛的银行家一同投资的钢铁厂,是日本最大的钢铁厂,也是远东最大的钢铁厂。

暂且把它当做八幡吧,因为八幡曾经引起了身为冶金工程师的父亲的注意,在汉阳铁厂工作的父亲曾一次又一次的提及,如果日本没有沦陷,没有灭亡的话,也许他会在这里工作但父亲显然忽视了一点,如果日本没有陷落的话,何时才会建成这样的钢铁厂呢。

凌晨五点醒来,登上甲板,洗过脸后抽了支烟,香烟总是令人感觉舒畅,李子渊默默的走到甲板前方,濑户内海的晨风沁人心脾,让人感觉到它在净化他的血液。此时那太阳还没升起来,但他却闭着眼睛感受着这海风,感受着东瀛的空气,感受着这片祖车的新疆域。

第二天,又航行了十几个小时之后,船到终于达了东京湾,此时的东京湾里,还泊停着许多俄罗斯的军舰,二十多艘军舰停泊在那里,不过都飘扬着中国的国旗,但这些军舰并不是战利舰,根据中国与俄罗斯达成的条约,第一太平洋舰队将不会被视为投降他们会暂时驻于康斯坦丁港,并在未来返回俄罗斯,相比于第一太平洋舰队尚存的主力,护航舰队却仅仅只有我们两艘千吨左右的护航舰。

看起来怎么也不像是胜利者,但这却也是足够让任何人为之骄傲的胜利者,因为这足够让每一个人骄傲十数万吨军舰,在飘扬的国旗面前臣服着。

相比于渤海湾泛出混浊的黄色的海水,东京湾的海水是蓝色的,蓝的通透。蓝得让人有种想要跳下去游泳的感觉。

这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了。

东瀛东瀛

憧憬已久的东瀛

东瀛陆地在地平线上就像好多好多船只浮在水面上一样,在遥远的海岸那边低低地伸展。

麻雀般大小的小鸟飞来飞去,也不怕人,几乎要歇在战士们的肩上、手上。

从船上往海湾看去,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山,几乎整个东瀛就像是飘浮在大海上的山一般,这与辽阔的大陆是截然不同的。

在东京湾还有不少渔船,那些船上的渔民显然已经注意到了这支陌生的船队,在他们用尊崇的眼光注视着船队上的那些和他们肤色相同的军人时,在众多的渔夫当中,有的人高举双手用古怪的汉语喊着

“万哉中国万哉”

尽管他们的发音并不标准,但是船上的战士们还是听到了这种东瀛式的“万岁”的叫喊声,此时,他们并不知道,这实际上标志着,又一种“中国方言”的诞生,更不知道,他们有幸第一批听到了这样的方言。

看着那些高举着双臂呼喊着“中国万岁”的日本渔民,突然李子渊在这一瞬间,单纯地想到:对就是在这里我们的使命就是在这里

不是中国要殖民东瀛,要占领东瀛,而是要让这些东瀛获得解放,是的,他们是解放者,他们是东瀛民族的解放者,未来,中国将会如历史上一般,肩负着保护东亚同族的职责,这也是他们的责任,让东瀛人,在中国这个大家庭中得到保护,再也不至于沦为西洋人的奴仆。

即使有那么一些的上层人物为了自己的利益抵抗这一切,但他们也要和下层人物携起手来,这是他们的使命。

实际上,李子渊真的想多了,他实在是太过多想了,对于东瀛列岛上的人们来说,他们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天,在经历了十年的殖民统治之后,尽管俄罗斯的统治远谈不上残酷,但是心理上依然有种潜意识的排斥,而且,尤其是在战争爆发前后,大规模的治安管制以及镇压、饥饿,更是让东瀛列岛上的人们,对中国,对这个新统治者充满了期待。

也正像他们所期待的那样,早在半个月前,在第一条航道打通之后,中国海军就把救济他们的粮食送进了东瀛,尽管数量不多,但那一瞬间,所有的东瀛人都深刻体会到什么是皇恩浩荡数万吨大米,让那些饥肠辘辘的东瀛人在长时间的饥饿后,终于又一次看到了希望,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在春节即将到来的时刻。

这是新一年里的新希望,随后,源源不断的南洋大米被运进了东瀛,当然,这不再是救济,而是低价出售,但却从根本上缓解了这里的饥荒,从而不知拯救了多少东瀛人。现在,当中国的大军抵达的时候,他们理所当然的受到前所未有的欢迎。

实际上,第一批登陆东瀛的军队,并不是前往东京湾的陆战一师,而是于长崎登陆进港的陆军第37师,这是一支从滨海调派的部队,他们在长崎同样受到从未曾有过的热情欢迎,上崎的空气中,几乎是舰船驶进港口的十几个小时前,就开始弥漫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兴奋之色,长崎市的上的人们走出房屋,纷纷来到码头上。这里失们展现出了从未曾有过的热情。

而对这种沸腾似的热情,军人们无不都是泰然处之,冷静沉着地观望着,只报以温和的微笑。从码头的护栏伸出的像森林般密集的脑袋、胸脯、手臂,像波浪一样起伏。他们的手像是被风吹动一样,不停地上下挥舞,画着一个个圈圈。他们像蝴蝶一样,有的舞得快,有的舞得慢,有的停在那里。他们的嘴吐出像怒涛般激烈的热情。

万哉,万哉,中国万哉

站在街道两旁的人们不断的,向刚刚抵达这里的士兵欢呼、招手、喊叫着,更多的人则跪在家门边,不住的冲着这些中国军人行着跪礼,这是他们记忆中用来迎接武士的礼节。现在,在他们的眼中,这些击败俄国人的中国军人,正是最令人尊重的武士,而他们大礼相迎中,几名俄国军官看到这一幕,心底颇不是滋味的他们忍不住用俄语嘲笑道。

“难道说,这些日本人就忘记了不到二十年前,他们曾用武士刀欢迎过北洋水师了吗现在他们却跪在了他们的面前”

“嘿,战败国”

突然,他们身旁的一个东瀛人立即激动的说道。

“你们根本就不懂,清国和中华不同,扶桑千百年来受中华的教化,又岂是你们能懂,告诉你们这些露国人,我们东瀛人,宁为中华犬,也不为露国人更何尔之露国何时视我扶桑人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