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家乱
九十一、
黛玉既然已经知晓荣国府里有人要暗算自己, 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其实黛玉还未入京之前, 早已埋好了暗线。
自己那二舅母喜欢放印子钱,黛玉最不缺的就是钱财, 拿出几分银子来引诱这二舅母也是使得的。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这样的世家大族, 从外面是杀不死的,须得他们自己个内里自杀自灭起来, 方才会分崩离析。
黛玉原想着要废好一番心思, 不想王夫人平日里在家中是个菩萨模样, 放起印子钱来倒是大胆得很。这林管家派了得力的心腹, 特地与这王夫人借钱,每次都在还债之期将近时把钱和离席一同还上, 也有时会三五月再还, 那时利滚利,还的银钱是本金的十几倍。
林家用的这份钱, 单独记了账,黛玉每每查阅账目,都要忍不住感叹这印子钱的暴利,无怪乎就算朝廷禁止, 还是有那么些人顶风作案。
王夫人先时放钱, 胆子也没这么大,放债的期限也不会太长,毕竟贾府里还有一干老小的家用, 她也得留着银子自己应应急。然而这一二再,再而三,连着那么几年都得了益处,这人的心也渐渐被养大了。
林家用的这份钱,单独记了账,黛玉每每查阅账目,都要忍不住感叹这印子钱的暴利,无怪乎就算朝廷禁止,还是有那么些人顶风作案。
不过黛玉倒也没有傻乎乎就拿着自家的银子贴补贾府,她前世在那府里住了这么多年,一时闲了也会算算这阖府的账目,这荣国府有多少开销,大于心中大致有个数目。加之为了建那省亲用的别院,贾府更是被掏得差不多了,于银子方面就更短了。
黛玉每次都是掐着数目,让下面的人找王夫人借银子,即可让这二舅母尝些甜头,可得的利息却也够不上贾府开销的。
元春省亲之后,因荣国府银钱不够,这王夫人又见这么些年顺风顺水,放出的银钱都收了回来,一来二去,这王夫人用来放印子钱的数目就越来越大了。
黛玉晓得自己这舅母心急,贾府里那些田庄铺面的出息,被那些下人们剥了一层,余下的哪里够这一家老小挥霍,加之黛玉入京以后,又让林管家想法子把自己家中一些不打紧的古玩往贾赦跟前送。
贾赦这人吃喝嫖赌还是其次,此生最大的嗜好就是搜集奇珍古玩,林家历经那么多代,且又是单传,家产只有越积越多的道理,库房里随意挑出几样,于贾赦而言都是稀罕东西。
就算是林家为了引诱贾赦掏钱,这些东西都压着价卖,且只要金银,不可用其他东西折价,然而就算如此,这些奇珍古玩还是不便宜。贾赦既然见了合眼缘的物件,又怎么舍得放手,一时拿了自己家中的东西来典卖换钱,一时又从账上支了几笔银子,乐呵呵的把看上的东西都买到了手。于此同时这荣国府又被掏空了几分。
王夫人放印子钱得利的速度,自是比不上这赦老爷花钱买古玩的速度,眼见亏空越来越大,这王夫人放债也越发多了,因为这些借钱的,都是这几年的老主顾。王夫人自觉这些人都是信得过的,仔细算来每个人借的银钱都不是太多,只是最近一段时间来借钱的人越发多了,又因为宝玉出事,这当娘得更加想要多给儿子攒些聘礼,见总有人来借钱,王夫人几乎把贾府的家底都放了出来。
然而她怎么也想不到,这次的钱一放出来,到了还钱的日子,原先极有信誉的那些人家并没有出现,就好似人间蒸发一般,再没有出现。当家的王夫人原先还侥幸的想着,许是这些人银钱周转需要时日,一时间还不出钱来,过几日就好了,反正家中还有一笔救急的银钱,倒也撑得住一两个月,然而开了库房把帐一算,这笔救急的银钱早已不翼而飞,王夫人这下是彻底傻眼了。
这笔银子,倒也不是自个成了精长了翅膀飞走了,不过是被这贾赦软磨硬泡,恩威并施的支走了,为了买一只白玉琵琶,贾赦不仅支了这笔钱,还卖了几件库房里的东西,勉强凑了数,买到了自己那心爱的宝贝。
玉琵琶由整块玉石雕成,一尺来长,别看只是雕成个琵琶模样,若不是这琵琶的弦也是玉雕的,且整个琵琶比实物小了几号,其余的都十分逼真,几乎可以拿起来弹奏了。关键是这么一块通透莹白的玉料实在太难得了,整个玉琵琶没有一丝杂质,真是可遇不可求,黛玉把这东西放出来吊贾赦这条鱼,也是心疼了好一会儿。
照着库房的记载,这玉琵琶本来是祖父要用来做千秋礼的,只是约莫是实在舍不得,又担心这么一件宝贝送了上去太扎眼,这才留了下来。
黛玉也很喜欢这物件,从苏州过来也不忘带着它,就摆在书房的多宝阁上。
荣国府里没了钱,这日子还怎么过?虽说为了瞒住私自放债一事,王夫人用自己的体己发了月钱,可家中还有不少开销,光宝玉每日吃的人参肉桂就要用上不少,还有老太太那边东西是不能短的,捉襟见肘这词用在此处再合适不过了。
短不了自家人,那就克扣外人的,贾赦一房自是得不了好处,这赦老爷堂堂一品将军,住不了荣禧堂也就罢了,不想还要被弟妹辖制,哪里忍得住这口气,这时又有人向他透露了王夫人放债一事,贾赦这下更有了底气,捏着这个把柄就闹将起来。
“照我说家主何必要把那宝贝这么便宜就卖了去,奴婢虽然算不上识货,可听林管家说的那数目,必定是亏了的。”荷姨娘将事情说了个大概,末了又开始心疼起林家的宝贝来了。
“若是没有便宜可占,把价抬得太高,我那舅舅再怎么喜爱,怕是也不敢买的。”黛玉抿了口茶,示意紫鹃给荷姨娘也倒上一杯,毕竟这荷姨娘自打开话匣子,就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家主莫要嫌弃奴婢聒噪,奴婢只是这么些时日不见家主,倒是怪想的。”荷姨娘坐在脚踏上,有些腼腆的接过紫鹃递上来的水,笑道。
“是哪日闹起来的?”黛玉进宫约莫半月,外面的事一概不知,又问道。
“您进宫前吩咐把钱都收起来,那边就收了银子,此事倒也不是一日就闹开的,约莫过了十来日,就在前天那边才乱了的。”张姨娘回答道。黛玉点点头,又问。
“那府里可有请大夫?”
“请了王太医。”张姨娘说。
“你也别恼,那玉琵琶不多时应该就能回来了。”黛玉胸有成竹对荷姨娘笑道。
果然,话音刚落,林管家神色匆匆回来了,后面跟的是杨海的媳妇,怀里抱了个紫檀木匣子,正是之前用来装玉琵琶那一个。
“家主别是神仙脱身的不成,这物件说回来,就回来了!”雪雁早已按捺不住对黛玉神机妙算的崇拜,那杨海的媳妇一把匣子放好,就想去打开匣子看一看是不是真是那玉琵琶被送了回来。
“小蹄子,也不瞧瞧是什么腌臜人碰过这东西,倒是好好洗洗,再放到小佛堂里供奉几日,请妙玉师傅念念经文才使得……”荷姨娘打了一下雪雁的手,嗔怪着噼里啪啦说了一大串话。
雪雁委屈的吐了吐舌头,还做了个鬼脸,黛玉瞧着自己这丫鬟和姨娘的举止,抿着嘴笑了,还是自己家中最舒心。
“退了多少?”黛玉问林管家。
“除了原先的银子之外又添补了些。”林管家如实回答。
“你这老货是不是当真老了糊涂,这应是荣国府里求着我们退钱,怎的还要咱们倒贴出银子去?!”荷姨娘一听亏了钱,立时就坐不住了。
“你呀,好好听着便是。”张姨娘按住荷姨娘的肩膀,她知道林管家必定是留了后手的,“这几年越发聒噪了,倒是越活越回去了。”
荷姨娘只好乖乖闭嘴。
“照着您的吩咐,贾府里收来的东西一概声称被过路的行商买走,不知所踪了。折了银子一算,倒是还有得赚。”林管家继续回话。
“这便好,如今那边可有什么动静?”黛玉又问。
“暂时没什么大事,只是听说那老太君气得不行,还说那府里要卖人。”林管家又道。
“竟是那么早就开始卖人了……”黛玉喃喃自语,她原想着照贾府这么爱排场的习惯,不该这么早就开始卖人的。
“虽说要卖人,可那府里也找了牙婆要买人的。”林管家又补充到。
“如此便好,倒也不必把我们的人安插进去,只将该放的消息递到我那大舅舅跟前便是。”黛玉点点头。
“老奴也是这么想的,眼瞧着那府里虽然嚷嚷着要卖人,也不知哪一日才会卖,安插了人去,不是常使唤的,也无甚大用。”林管家也很赞同黛玉的想法。
“先生那边可有什么消息?”黛玉对帝师的动向也很关心,自及笄之后,这帝师顾远好像与先前也无甚不同,虽说会与黛玉筹谋,却也指点黛玉什么。
“先生那边并无消息,只是夫人送了些干果过来,只是荣国府里那一位递了消息来,说那府里最近怪的让人心慌。”林管家说到。
“她还说什么了?”黛玉口中的她,自然是指王熙凤,这八面玲珑的凤辣子最会审时度势,她既然觉着心慌,那必定是有大事发生的。
老管家摇摇头,表示凤姐递出来的消息就那么多。
“那消息也给她一份,然后让她只管安心,当今圣上也是庶出的……把夫人送的干果拿来我瞧瞧。”
黛玉说着,让人取了姜氏送来的干果一看。
作者有话要说: 你们要的下回来了,这几天估计都会晚上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