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唱和(1 / 1)

红楼之黛玉重生 矣往 2686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81章 唱和

八十一、唱和

这南安太妃原是太上皇庶兄南安王的妻子, 这南安王因为早年对抗外寇, 在战场上折了性命, 留下这南安太妃和儿子。照理说这子承父业,南安郡王的品阶原应该是王爷才是, 这其间约莫有什么首尾, 这南安郡王便只是南安郡王了。

但是南安太妃却依然颇受倚重, 又善交游,所以在这京中倒是比那戍边的南安郡王还要受人敬重些。哪家有些宴席, 都会请她一请, 却也未必请得动。

如今贾府有了皇妃, 皇妃有了皇子, 这南安太妃当然肯多多交道一些了。黛玉进门之时,正好见这王府的车架走在前头, 原想着避上一避, 等到这太妃进了荣国府大门自己才进去。

不想黛玉的车架停了片刻,那南安太妃却遣了人来。

“家主, 南安太妃邀您同往。”车外杨家兄弟回禀道。

既是人家相邀,这大庭广众之下,黛玉又从未和这位太妃有些什么龃龉,怎么能够拒绝, 于是也让人将车马赶了过去, 下了马车。

黛玉见了南安太妃,照着礼节给她道了个万福。

“先时我就见过你了,只是总说不上话, 今儿可算让我遇着了,还望你不要嫌弃我这老太婆才是。”

南安太妃生得一张鹅蛋脸,饶是岁月已经在她脸上留下些风霜,瞧得出来,这太妃年轻之时必定也是一个大美人。

黛玉连忙道不敢。

南安太妃拉了黛玉的手,二人相携进了二门。黛玉和这贵客一同出现,还一副亲昵模样,倒是在贾府意料之外。

王夫人瞧着黛玉,见她在各个贵人之间如此得脸,自然是更加满意了,一寝总觉得这小丫头,哭哭啼啼,又喜欢和宝玉耍耍性子,总不是自己哭了,又惹着宝玉一起哭。

是以王夫人并不喜欢黛玉,一来是因为黛玉的母亲贾敏,自是天之骄女,又是家中的小姑。王夫人初初嫁进来时,贾敏倒也没怎么与她为难。

只是王夫人晓得贾敏也不怎么喜欢自己这个嫂嫂,只是出于对自己兄长的敬重,这好歹是兄长的妻子,便也敬重着。

王夫人刚入了贾府,大房那边原配又有了身子,是以这府上也有意把管理家事的重责交与她,贾敏从旁协助指点。

一来二去,二人难免有些摩擦,贾敏见王夫人做的不妥之处,自是会指出来。王氏本就心胸狭隘,一来二去便就记恨上了,尤其见这小姑出嫁之时,把原本属于这贾府的许多东西都搬了去,好些还是王氏看得上眼的,她怎么能不心疼?

后来贾敏多年无所出,得了个女儿三灾八难,得了个儿子也没养活,自己也一命呜呼,王氏这心里才稍微好受些。

如今贾敏的女儿要做自己的媳妇,王夫人想到以后黛玉要在她面前立规矩,光是想想心中就快意得很啊!只恨自己也是思虑不周,早知那林如海如此短命,倒也可以想法子磨磨贾政,让他定了婚事。如今哪里还用得着这般?!

于此同时,贾母心中也是弯弯绕绕晃过几圈,这黛玉只是身子骨不太好罢了,如今瞧着模样出挑,又有品阶,在贵人跟前得脸,在贵妇之间也是游走有余的,拿了配宝玉刚刚好。再者这府里得了这么个媳妇也是大长了脸面,既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婚事她要成,就有成的法子。黛玉这孩子向来就是脾气怪,心眼实,以后知道了好处必然不会怪她的,一时进了贾府,好生待着也就是了。

贾母如是想着,倒是亲自迎了出去。

“我瞧着老姐姐您啊,气色倒是好些了,今儿也带了些药材,是我那儿子从南边捎回来的。”南安太妃笑道。

贾母道了句多谢,就往里让。贾母是一品诰命,年纪又摆在那里,南安太妃纵使有些身份,也不敢在贾母面前摆什么谱。

“这人啊——总归是老了,不晓得什么时候就不好了,这次便是如此,总觉得……唉,罢了,好歹是逃过一遭。”贾母请太妃坐下,叹道,南安太妃让黛玉陪坐在下首。

“老姐姐还是莫要想太多,像如今似的,热闹热闹也就好了。”南安太妃笑道。

“也是今儿凑巧,竟是在门外就遇着了您这外孙女,我这老婆子早就想和她说几句话了,瞧这模样品格,真是极好极好!倒是比敏儿还长得好些!”

南安太妃昔年也算是贾敏的闺中好友了,如今五十多岁的年纪,只是在贾母面前,倒是平辈的,称呼贾母一声姐姐,还算是给贾母面子的。

“是啊!每每见了这孩子,总是会想起她母亲来,她母亲这么大的时候,也是在家中留的最后一年了。”贾母似乎真的是在思念女儿。

“不知你这外孙女,可定了人家?!”南安太妃问道,虽然黛玉就陪坐在侧,但是这太妃聊的分明是黛玉的婚事,却也丝毫不避着黛玉。

黛玉才不相信,这些八面玲珑的命妇,对自己的婚事是否定下,一无所知,只安静坐在旁边,这接下来就应是这一唱一和,顺水推舟,提及黛玉和宝玉的婚事了。

“定了什么人家?”这厅中又来了几人,黛玉瞧着也是些有头有脸分夫人们,这说话的却也和景国公家有些关联。

景国公二房行二的嫡女景淑雅,如今是何尚书家的夫人。

这人既然姓景,定然就没什么好事了,瞧瞧,又是一副被夫人们想看的模样,也不见个和黛玉同龄的姑娘。

“你来了,我刚刚是在问我这老姐姐呢!这么标致的外孙女,模样品格都是一等一的,可有定了人家?”南安太妃笑道,瞧着与这尚书夫人景淑雅很是相熟。

“你这人啊!还是这幅模样,走到哪儿,去到哪家,最喜欢的便是做媒,可是最喜欢这媒人酒!”景淑雅打趣着,诸位夫人依次坐下。

黛玉这便起身,给她们让座,这些夫人的品阶最次的也是三品,是以黛玉让个坐席,也是应当的。

“她母亲去的早,父亲也去了那么些年,哪里还来得及定下婚事。”贾母道。

“瞧瞧,瞧瞧,真是一副知书达理的模样!也不知今后谁家得了去!您老啊,也莫要耽搁,府上不是正好有个衔玉而生的哥儿,想来也是大有造化的,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还不赶紧将这水关在自家田里。您啊——做主娶了便是!”尚书夫人景淑雅又道。

“您家不要的话,我今儿既然见了这么好的人儿,自然是要出去说媒的,赚一坛媒人酒喝!”

南安太妃和这尚书夫人一唱一和,惹得众人都笑了,黛玉神色淡然,姑且就当听了两个人说书罢了,只是这些人,竟都不问问自己么,好似她们安排好了,自己就会嫁人似的。

“你啊,就说一句话,若是今日定了,我明儿还来喝媒人酒!”南安太妃这次就是对着黛玉说话了。

这太妃既然如此说,诸位夫人自然是看着黛玉。

黛玉也不答话,只是看了看自己那外祖母,又看着这太妃,淡淡的笑着。

这黛玉分明只是一个刚满了十五的小丫头,可这笑却看得南安太妃心里发憷,昔年她进宫求情,龙椅上那位也是这样看着她笑。

不知为何,南安太妃不由自主打了个寒颤。

“你这孩子,怎么不说话,可是害羞了。女儿家家的,家中又没了人,不与你说,又与谁说去?”尚书夫人景淑雅见黛玉总不说话,这气氛忽得有些诡异,连忙开腔。

黛玉又回过头,瞧了瞧这位景幻儿的二侄女,眉眼道还和景幻儿有些肖似,真还就是一家人的模样,一般的飞扬跋扈。

黛玉不答,也不恼,不羞,诸位夫人心知肚明这是在逼嫁呢,见是这南安太妃和景家人主导,倒也不说话了,就当自己看戏来了吧!

这黛玉有个县主身份,得贵人的脸面确实不假,只是也不怎么和其他人家往来,颇为清高,一副孤高自赏的模样,也不瞧瞧这林家也就只有她一人而已。如今见黛玉难堪,她们心中倒是觉得是黛玉咎由自取。宫中贵人青眼有加又如何,如今却也没人愿意为她说句话!

“多谢太妃美意,臣女还不想嫁人。”黛玉轻声答道。

“这姑娘家家,不嫁人怎么可以?这女子本就是该嫁人生子,然后相夫教子的。我晓得你从小没了母亲,父亲也去得那么早,没给人给你做主,年纪轻轻的,可不要做此想,你家中终归是这幅样子,却也是嫁的出去的!”南安太妃道。

“就是就是,我这姐姐,最是热心肠,县主不必忧虑此事。”有个圆脸的夫人也插嘴道。

“臣女是真心无此意,家父西去之前,曾经向太上皇求过旨意,若臣女不愿,便可不嫁。”

黛玉看着面前的诸人,莞尔一笑。

一时间这些夫人们的脸色,那可是好看极了。

作者有话要说:  啦啦啦啦,说出去的话可是泼出去的水哦!!!皇上都不敢做主,你们要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