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发展太快,许多新造的军舰甚至在下水之前就成为“过时货”,这也是各国海军都无法回避的现实。其次,新技术的应用有很大的风险,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花费,而这些新技术在没有经过实战检验之前,谁也无法保证它们就一定会对提高军舰的性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最后就是来自海军部和议会预算方面的困扰,海军部方面总是希望得到最好和最强大的战舰,而议会则在想方设法地消减海军军费。匈牙利议会从来就没有通过任何关于海军拨款的预算法案,拥有克罗地亚和达尔马提亚漫长海岸线的马扎尔人却一直认为他们是一个标准的内陆国家,根本无意想要承担他们所承诺的帝国海军百分之三十的海防费用支出。
李海顿强烈主张采用全封闭式的主炮塔并装备较小口径的速射炮,这点显然不太会被海军部所接受。另一方面,就是水密隔舱设计,李海顿主张按照德国人的方法取消所有的横向和纵向的隔舱水密门,只保留每层甲板顶部的水密舱盖。
“这会让海军里那些水兵们给骂死的,比如底舱的水手如果想到隔壁的舱室里,他们就要向上爬过三到四层甲板,然后再从相邻的格子里爬下去。”波佩尔说道,“我们设立隔舱门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方便行动。”自从1795年,英国海军工程师塞缪尔本瑟姆第一次采用中国人发明的水密隔舱技术建造战舰以来,全世界舰船的水密舱设计一直都是这个样子的。
“问题是它不够可靠和坚固,另一方面,在紧张的战斗中,水兵们往往忘记了及时关上它。特别是在中弹的情况下,这已经严重违背了当初设置这些隔舱的初衷。”李海顿说道,“水兵们的抱怨和漫骂那有什么,反正我们也听不到。我们的隔舱设计是为了提高战舰的抗沉性和生存能力,并不是为了得到水兵们的颂扬。”
“好吧,我们放弃这方面的争论,我同意你将部分隔舱装甲融入到舰体结构之中的设想,这需要重新再来。”波佩尔说道,“但削减装甲以提高航速却办不到,海军方面需要的是艘装甲舰而不是巡洋舰。”
“那让他们追加拨款。”
“这办不到,而且议会也不可能批准。”波佩尔耸了耸双肩,现在他把难题扔给了李海顿,让他体会一下自己的难处。
可是李海顿倒是没指望海军技术委员会能够采纳自己的建议,他太年青,虽然已经晋升海军中校,但那只是因为自己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而已,现在他根本没有资格能让海军技术委员会里面的老家伙能耐心倾听自己的建议。
资格,是的,除非自己能够设计出足以让人们眼前一亮的东西,而现在,他却不愿这么做。目前的技术积累还
不足以让他的设计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想要实现它们成本太高,并不符合经济原理。
九、改装计划
李海顿有些着急,现在已经到了一八九三年了,也许在明年或是再过两年,阿根廷人会从意大利人手上订购四艘装甲巡洋舰,他想揽下这笔生意。但伊斯特里亚造船厂目前只有一些建造小型舰艇的经验,绝不超过500吨,它只是一家民用造船厂,缺乏建造大型军舰的经验。在此之前,伊斯特里亚造船厂需要积累这方面的经验,至少是军舰改装方面的。
改装这倒是个可行的办法。
李海顿一直没有忘记那场即将在远东发生的战争,可他有什么办法,结局早已注定,一个腐朽没落的王朝怎么能打赢一场现代化的战争谁也没有好办法能改变这场战争的最后结局。
李海顿考虑的是怎么从这场战争中渔利的事。
“海顿,你开什么玩笑,你计划买下三艘即将淘汰的军舰”伊斯莱亚机械制造公司的会议室里,伊加尔在听到李海顿的计划后,脸上露出吃惊的表情,在坐的其他几位合伙人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没发疯,这个计划我已经准备了很长一段时间,目前意大利人愿意把杜里奥号出售给我们,德国人也有意出售他们的巴登号和符腾堡号。另外,我还尝试着将智利人的“埃斯美拉达号”巡洋舰也买下来。”李海顿正一本正经地叙述着他那听起来十分荒谬的计划,花费大约四十万英镑买下四艘老掉牙的军舰,把它们略做改装然后加价卖出去。太可笑了,世界上哪里去找这样的傻瓜。
“即使是那些非洲土著也不会做出这样的蠢事,除非是头猪。”缪尔脸上带着嘲讽的笑容,太异想天开了。
“好吧,好吧,如果你们不同意,我将自己掏腰包去做这事。”李海顿无奈地耸了耸肩膀,他无法劝说他的合伙人加入到他的计划里面,“到时候你们不要埋怨我没提前告诉你们。不过,我需要的五十万支步枪应该没有问题吧”
“那个没问题,只要你能把它们卖出去。”伊加尔说道,虽然他还是有些担心会增加公司的库存。
乔古拉倒是愿意跟着李海顿一起干,因为他告诉了她这个计划的真实原因,“根据我的分析,明年清国和日本人之间一定会爆发一场大的战争。”
“什么你确定”
“百分之九十的把握。”
“那你的计划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在战争的紧要关头,即使是花费六万英镑买来的埃斯美拉达至少也能以二十万英镑出手,甚至能卖到三十万英镑。至于那三艘铁甲舰,我不准备要价多高。”李海顿停顿了一下,“就按它们的原来造价卖掉就可以了。”
“那是多少”
“不算太多,大约是一百八十万英镑,哦,也可能是一百九。”
“天哪,你太黑心了可是他们会买下来吗”
“这个不用担心,我有办法迫使他们接受我的条件。”李海顿笑着说道,“就比如一场拍卖会,总有一些拍卖品会让人争得头破血流,而不顾它的实际价值。”
“你准备卖给谁”
“日本人,当然是日本人”李海顿想起缪尔关于“除非是头猪”的评论,不由将头靠在沙发上哈哈大笑起来。
“你笑什么日本人可没多少钱。”乔古拉忍不住把手按在他的脑门上。
“会有的,他们马上就会有的。”李海顿坐直了身体,脸色变得很不好看。
李海顿变得很忙,他得首先劝说费迪南堂兄同意他以帝国海军的名义向德国人、意大得人还有智利人手上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