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1 / 1)

双鹰旗下 准噶尔刀王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不好的预感,他似乎闻到了某种阴谋的味道。

但塞军中的法事顾问干扰着他的判断,一个劲地催促他赶快把第二集团军也派往前线。确实,很诱人,塞尔维亚大军距塞尔米亚城只有不到十公里了。

8月29日,司捷潘诺维奇指挥精锐的塞尔维亚第二集团军被派往了塞尔米亚前线,他们渡过萨瓦河,一路上势如破竹,第二天下午就攻占了塞尔米亚城。

一次大捷

伦敦和巴黎的报纸在尽情地渲染着这次塞尔维亚人的胜利。

然而灾难随之就开始降临。

8月30日,奥匈帝队开始对塞尔米亚城进行反击,当天晚上,奥匈第七集团军突破萨瓦河一线,切断了塞尔维亚大军的退路。

塞尔米亚的塞尔维亚军随之崩溃,陷入到奥匈大军的夹击之中。

司捷潘诺维奇感觉自己处于崩溃的边缘,他恨不得亲手把面前的法国佬给掐死。

正是由于这个家伙的不停鼓动,他的第二集团军和塞尔维亚第三集团军目前陷入到困境之中,但这个家伙还在喋喋不休地叫嚷着要向前进攻。半夜里被迫从床上爬起来,被突如其来的消息弄得整个头部都在嗡嗡作响。他伸也左手,握成拳头抵在墙上,以免自己被刚刚得到的报告很震惊地摔倒。

他的眼睛一直盯着墙上巨大的军用地图。

敌人从克罗地亚方向强行渡过萨瓦河,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切断他和斯图尔姆所指挥的两个集团军的后路。

这是一个巨大的陷阱,他和斯图尔姆在胜利的面前,在法国人的逼迫面前一步一步走进了这个精心设置的陷阱。

象猪一样笨的波蒂雷克什么时候变得聪明起来了塞尔维亚人显然没有得到波蒂雷克被撤换的消息,为了避免令国民的信心动摇,波蒂雷克被解职的消息并没有公开,只有在上层才知道。

这正是他一直所担心的。

他现在需要立即后撤,司捷潘诺维奇立即就发现了症结所在:他需要阻止敌人渡过萨瓦河,维持一条后退的通道,以便自己和斯图尔姆的部队能够顺利地退回去。

但这种想法却立即遭到法国顾问的反对。

司捷潘诺维奇立刻明白多普尼克元帅在他渡河之前要他小心从事的意图是什么了。

多普尼克元帅肯定是担心这样的事情发生,但也无可奈何。

他们的军队是由法国人训练的,装备的也是法国人提供的武器,而且目前塞尔维亚也一直仰仗法国人所提供的军事援助,这些从萨洛尼卡运来的法国物资是塞尔维亚王国能够坚持下去的根本。

军事行动从来都是服从政治需要,但这种需要却足以葬送掉这支军队。

在那些大国眼里,塞尔维亚只是一只任人摆布的棋子。

他变得愤怒起来,头在嗡嗡炸响。他伸出两根手指在太阳穴上使劲地揉着,以便使自己变得平静下来。

四三、塞尔米亚二

前线的枪炮声突然变得密集起来,奥匈军队发动了反攻。

他们是想把我拖在这里,这反而坚定了他后撤的决心,必须要快

他给斯图尔姆挂了个电话,“喂,老兄,我需要向后撤退。”

“我知道。”电话那边的声音显得很平静。

“我需要阻止奥地利军队渡过萨瓦河。”司潘捷诺维奇说道,“天知道,我只希望能够平安撤回去,该死的法国佬”

“很难做到,我得到的消息是敌人已经从两个地方渡过了萨瓦河,实力很强大”斯图尔姆说道,“我在天亮之前也要开始后撤,但愿你能为我留条后路。”

两位塞尔维亚将军共事多年,倒也能够精诚合作,配合密切。虽然平时也有些小矛盾,但在重大军事问题上绝不会意气用事。这是他们能够在伐列沃战役中取胜的关键,这一点上与俄国人不一样。

与此同时,奥匈帝国陆战1师和陆战2师已经在奥赛耶克一带强渡了萨瓦河,两支攻击部队相隔有10公里,这让防守的塞尔维亚部队顾此失彼。

武装泅渡是海军陆战队必须的训练科目,萨瓦河的宽度在能够在大海里武装泅渡二十公里的陆战队员们眼里自然不是问题。除了炮兵部队,包括指挥官克莱门斯贝泽尔准将在内,他们就这么从秋天的河水里游了过去,一共有四个步兵团。

这一线的塞尔维亚防守部队只有大约一个团,两个陆战师在渡河之后立即展开了攻击,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战斗,塞尔维亚人终于溃散。克莱门斯留下了一个团来防守渡口,率领另外三个团继续向纵深进攻。

在天亮之前,奥军第7集团军的工兵部队已经扎好了五座浮桥,第7集团军的主力正源源不断地从桥上通过萨瓦河,南面是达尔马提亚军,北面是蒂罗尔军,中间是集团军各师所属的重炮部队。

李海顿把指挥部设在了河边,当然,他不会冒然过河,一场战役的胜负还不足以让他拿生命冒险。他只是想离前线更近一些,以便及时了解前面的情况和变化。

塞尔维亚大军已经从塞尔米亚城撤了回来,行动够迅速的,克莱门斯准将指挥着三个陆战团拼死阻挡在塞尔维亚人撤退的道路上。

“命令部队加快过河,立即投入到前线,不要管重炮部队”李海顿下达着命令,已经过河的部队正在对岸整理着,他需要他们尽快投入战斗。

东北方向越来越激烈的枪炮声让他感到这会是一场惨烈的战斗。

“该死的,他们哪里来的那么多机枪”

司捷潘诺维奇放下手里的望远镜,狠狠地攥了一下右拳。

刚才他投入了整整一个师的兵力,冲击敌人防御最薄弱的右翼,但还是失败了。

在奥匈帝国海军陆战队第3团的阵地前,躺满了塞尔维亚士兵的尸体。此刻,这片在前一天还长满了茂盛的林木和庄稼的葱绿土地,已经变得一片狼藉。清晨的阳光照在这片布满了弹坑的土地上,硝烟弥漫,到处都是烧焦了的痕迹,被炸断的树桩和杂草在燃烧着,冒着青烟。

这支奥匈军队的战斗力绝对称得上是顽强,十分顽强。他们的阵地上明显可以看到许多被炸飞的残破身体,在50门大炮的狂轰之下,居然还能坚持。司捷潘诺维奇曾经坚信他能够在奥匈军队完全渡过萨瓦河之前打开一条退路,毕竟敌人的大军渡河需要时间,现在,他的决心已经有些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