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了帝国航母标准配备的8 座双联105 高射炮,只装备了小径的防空火炮。
“现有的实践经验表明,航空母舰永远不可能成为单独的作战舰船,否则一艘轻巡洋舰甚至是大型驱逐舰都能够对其造成足够的威胁。航空母舰在作战时必须以其为主组成航空舰队,整个舰队的其它护航舰船会为其提供空防保护,而且基本身就搭载有大量的舰载机,能够为整个舰队提供远程防卫。所以相较之下,大口径高炮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装备,这样它能够装备更多的40 毫米、25 毫米等中小口径防空火炮,仍可提供更为有力的空防支援。”
注意到霍尔蒂元帅在看着模型四角所欠缺的重型防空武器时轻皱的眉头,普拉特博士连忙解释道。
“博士,航空母舰上所装备的大口径火炮是否取消,这必须要以海军装备部门的调查报告为基础”霍尔蒂元帅说道,实际上海军造舰部门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航空母舰上所装备的大口径防空火炮几乎就是个摆设,而且还挤占了航空母舰上富贵的机库空间,已经建议在今后取消航母上的大口径防空火炮,消息灵通的普拉特博士肯定是在钻这个空子。
“好了,这个设计非常不错,而且这只是刚完成的设计,如果海军造舰部门对此有意见的话,可以在图纸审核时提出修改意见。”皇帝适时地替普拉特博士解了围,可以看出,李海顿
对这艘酷似后世美国“小鹰级”的航母设计非常满意。
“可是陛下,帝国海军的造舰计划已经无法再做变动,否则会对战争的进程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海军总司令汉斯弗兰克尔上将站在一旁说道。
“伊斯莱亚造船厂和皇家海军造船厂的3号船台刚刚完成了改造,而且还没有进行新舰的建造,全面有能够同时开工建造两艘这种超级航空母舰。而且在不影响海军航母的建造计划的前提下,我认为帝国海军的新式航母当然是越大越好。”海军造舰局局长弗兰格尔中将解释道,“这在此前已经与船厂进行了协调工作。”
“好吧,我并不反对新舰的建造计划,超级航母不仅海军非常重要,而且会对整个战局产生深远的影响,总之需要加快建造进度,我可不想它们拖到战后还无法服役。”霍尔蒂元帅说道。
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场战争到底还要拖多久,实际上连李海顿也无法预知。未完待续。。
138、东线的冬天
1941年底,战火又重新燃烧到了伏尔加河畔。
在德奥陆军的支持下,高加索和顿河联军终于将苏俄红军逐出高加索地区。在库班草原,德奥装甲集群所组成的滚滚铁流,如决堤的江河,冲垮苏军层层防线,沿着顿河,涌向伏尔加河畔最重要的内河枢纽察里津。
在乌克兰,德国和乌克兰联军在夏秋之季取得的基辅会战的重大胜利,到10月初,整个战役结束时,大约有大约有一百五十万苏俄红军成了战俘,而到圣诞节前,又有一百多万人被俘。
许多苏军官兵把这场战争看作是俄国改变制度的机会,他们希望德军胜利,所以便大批地投降许多苏维埃的高级官员也跑到敌人这边来了,并表示要对苏维埃作战。德军被当作解放者而受到了乌克兰人甚至是俄罗斯人的欢迎。乌克兰人把威廉二世当作是“欧洲的救世主”,而白俄罗斯人也急于要与德军一起并肩作战。
在这个时空,轴心国的军事力量要比另一个时空同一时期强大得多,德军在乌克兰和顿河一线共出动了12个装甲师近5000辆坦克,而奥匈帝国也出动了8个装甲师近3000辆坦克,加上乌克兰、顿河、高加索和意大利军队,在东方战线上的轴心国坦克数量超过了10000辆,出动的军用飞机数量也高达7000多架。
到1941年底,德军已经装备了大约460辆“虎”式重型坦克和大约800多辆最新的“豹”式中型坦克,而且还装备有大约2800辆装备有75毫米长身管坦克炮的改进型马克四型坦克,其性能远超另一时空中的德军装备。
而奥匈陆军也装备了2000辆重32吨的bt35型坦克和1000辆重达42吨,装备有83毫米坦克炮的bt39型坦克,而且乌克兰、顿河和高加索军队所装备的坦克本身就是德奥两国的产品。只有意大利装甲部队的装备略显薄弱。
朱亚什维利在在30年代为了防止军队威胁其权威,对训练有素、最有才智的高级军官进行了残酷清洗。整个“大清洗运动”对于需要大量优秀的专业指挥军官和技术军官的装甲部队和航空部队的影响更为巨大,苏军由于缺乏专业的指挥官,造成了战斗力急骤下降。
在航空部队方面,苏军虽然装备了近20000架作战飞机,但大部分性能落后。只有大约不到2000架新式的作战飞机,整体处于劣势。
战争只进行了一年半的时间,苏军的这些老式作战飞机就已经损失殆尽,若不是美英援助的近4000架飞机和大量的发动机和铝材,此时恐怕在战前装备数量占据世界第一的庞大苏俄空军已经不复存在了。
即便如此,轴心国航空兵还是在东线战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在轴心国开始大规模反击战役开始后的6个月内,俄国人损失的装甲车辆也像飞机损失一样巨大,总共损失大约17,000辆。占到了战前苏军装备总数的百分之七十。虽然苏军也装备了大量性能不错的kv1型和t34坦克,但战争的进程表明苏俄红军坦克人员训练极差,战术生疏,而且指挥系统混乱,在战斗中很快就会被击溃。
对于同盟国而言,1941年,无疑是黑暗深重的一年。英国人彻底丧失了海上的控制权,陷入被全面封锁的境地。而美国人虽然已经参战,但到年底仍然没有作好战争准备。其战略依然是固守本土。在东欧战场,俄国人节节败退,现在已经几乎退回到了战争爆发之前的状态。在东南亚战场,轴心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日本海军损失了一半的航空母舰,随着菲律宾的沦陷。一直叫喊着要誓死保卫马来亚的英日联军开始放弃马来半岛,沿着荷属东印度群岛,向澳大利亚全线败退。
犹如上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一样,严寒成了俄国人最好的武器,1941年的冬天显得特别寒冷。大雪终于阻止了轴心国进军的步伐,使得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