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1 / 1)

双鹰旗下 准噶尔刀王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先生。”李海顿说道,他先给林克吃颗定心丸,然后再画了个大馅饼,这样他肯定会为了船厂而拼命工作。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船厂作好了资金转入和股权变更手续。而跟随李海顿而来的设计师们经过测量,作出了今后船厂的大致规划。详细的投资计划需要在两个月之后才能出来,不过,林克可以根据这份规划先期购买下船厂周围的土地了。

李海顿的计划很大,今后的规模可能会更大。

基本的规划要求为岸线700米以上,占地面积1600亩,需要新建独立的办公楼、放样车间、金属加工车间、动力车间、木料加工车间、电器车间、一座小型的炼钢和轧钢厂、自备发电厂、各种材料仓库等等,当然船台、船坞和舾装码头等更是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

对于如何兴建一家造船厂来说,李海顿已经有了一些经验,伊斯莱亚造船厂的规模可以说已经不次于目前德国的任何一家造船厂,他有信心在三年之内在德国也新建出一家与伊斯莱亚造船厂规模相当的造船厂出来。当然,这家船厂的大部分工人、技师、工程师和设计人员都需要在德国招募,而且管理人员也需要大批的德国人。

作为一个标准的军火商,李海顿当然很早就已经开办了自己的化学工厂,专注于生产一种比苦味酸炸药更安全的黄色炸药威尔布兰德先生在1963年就发明出来的,却一直没被人注意到的,即。

作为炮弹主要的填充药,苦味酸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特别是在与金属接触时产生的苦味酸盐,在遇到撞击里很容易发生爆炸,而且苯酚的生产成本也比甲苯要高得多。

李海顿注意到一个问题,世界上主要的硝石产地都被控制在英国人或美国人手里,如果爆发战争,德奥等国将会面临硝石短缺的尴尬局面。在后世,一个中学生都会在实验室里学习到硝酸铵的合成过程,但现在是十九世纪末,门捷列夫先生发现的元素周期表上目前只有排列了78种元素。

李海顿如果想,完全能够成为一个能比肩门捷列夫的伟大化学家。

但这种事还是算了吧。

他现在需要与工厂里的化学家们探讨一下一个新的项目开办一家合成氨和氯碱联合企业。

他准备让他的化学家们研究出一种新的低成本制造硝酸的方法,新的合成氨工艺,纯碱,碳酸铵中国伟大的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的联合制碱法。

纯碱是一种基本而且重要的化学原料,被许多行业比如玻璃、化工、石油、冶金、建筑材料、纺织等等,但它的生产专利却被由法国、德国和英国少数几家公司组成的苏尔维制碱联合会所垄断着,他们由此而获得了近百年的高额垄断利润。

直到侯先生公布了它的制造方法。

而李海顿却不准备这么做,具体的细节他不清楚,但只要给这些化学家们一些启示,他相信很快就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新的技术总是代表了很多东西,当然,主要是钱足够高的利润,当它还没被别人研制出来之前。

李海顿可以想象合成氨技术所造成的冲击,它代表着那些垄断硝石市场的英国公司和美国公司的倒闭,这点足够让他有更大的干劲。

十四、投资

后世的化学工业百分之六十是围绕着石油工业进行的,而现在,百分之七十却围绕着煤来进行。

德国有足够的煤,奥匈帝国也不算少,奥匈帝国每年5200万吨的产煤量几乎与法国相当,而且奥匈帝国还有石油目前每年的产量是32万吨,按原来的历史在1913年是257万吨,是欧洲除了俄国外最大的产油国。这些足以让李海顿有信心建立一家大型炼油厂,现在即使是洛克菲勒公司的炼油厂也只能分解出煤油、汽油和凡士林,哦,还有沥青,柴油被当做废物倒掉或是用于取暖,其它的石油产品一概没有出现。

德国的合成化学工业和技术是如此发达,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全世界的原料产地都被英国人和法国人所瓜分,而美国本身就拥有着近乎无限的各种矿产和原料。如果不是合成化工,德国在化学工业领域,根本没办法与英法两国的公司竞争。

李海顿把他的炼油厂和煤焦化厂建在了斯洛伐克的科希策,靠近加利西亚和德兰西瓦尼亚,这里靠近奥匈帝国主要的煤和石油产地。其实更应该建在加利西亚,但那里迟早会成为战争之地,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有可能会被摧毁。

化工厂另外一个重要的产品是合成油漆。

他的电器公司每年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油漆用于电线的绝缘,在没有塑料和合成橡胶的时代,油漆甚至是浸了桐油的纸是绝缘材料的首选物品。

造船厂和汽车厂今后也会需要大量的这种东西。

1895年,李海顿在德国各地呆的时间很久。

在秋天来临之时,他又转到了斯图加特。

在戴姆勒发动机研究院实际上是家很小的机器修理厂,李海顿见到了满脸愕然的戴姆勒,他很惊异于一个奥地利皇室成员的到访。

这让李海顿略微感到有些得意。

“戴姆勒先生,我对您的研究很感兴趣,当然也包括您的朋友迈巴赫先生。”李海顿直截了当地说道,“我自己也拥有一家发动机公司,我相信您正在研究的不用马拉的自动车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也了解您目前所面临的资金困难。”他看了一下戴姆勒的表情,然后继续说道:“所以我决定资助您对于自动车项目的研究。”

“资助”戴姆勒有点疑惑,他目前确实需要这个,而且在德国还找了不少有钱的商人寻求帮助或是投资,但却无人支持。

“是的,还包括您的好友迈巴赫先生。”李海顿笑了笑说道,把这两人合在一起,绝对是个好主意,著名的发动机供应商和著名的汽车发明者,前景一般来说不会太坏。“没错,我觉得有必要成立一家汽车制造公司。”这事戴姆勒明年就会去做。

“嗯,接受您的资助需要什么条件”戴姆勒问道,“您知道我和迈巴赫都是辞去了工厂的工作。”他补充道。

“没有问题,我们将会成立一家合伙公司,所有的开销和研究费用由我承担。公司将以您和迈巴赫先生的名字命名,我将拥有公司百分之五十的股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