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4 章(1 / 1)

双鹰旗下 准噶尔刀王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好几个小时,军官们已经拿自己的士兵毫无办法。直到军团司令部就从外面调来的军队,威胁要解除士兵们的武装,这场骚动才被平息下去,士兵们极不情愿地又登上了开往前线的列车。

“这是乌克兰人取得独立的绝好时机”列日特文斯基想起了同盟领导人茹克在不久前的发言,确实是这样。乌克兰解放同盟得到了奥匈方面的大力支持,奥地利人宣称无意吞并乌克兰的领土,支持乌克兰人的独立事业。

这场战争简直成了整个乌克兰人的灾难,俄国人征召了350万乌克兰人为他们打仗,而奥匈帝国也组织了一个乌克兰军团人数现在有45万人。双方都在拉拢乌克兰人为他们卖命。

整个俄国战线现在一片混乱,根本无法阻挡德奥联军的进攻,西北方面军和北方方面军几乎已经失控,只有勃鲁西洛夫指挥的西南方面军还有些作战能力。俄军象得了传染病似的,革命的宣传正在蔓延,而且深入人心。前线的弹药和粮食都极端匮乏,士兵们无心作战,期盼着和平时光的到来。

布尔什维克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公开号召退出战争,赢得了工人和农民的支持,而临时政府为了得到协约国的物资支援,外交部长米留科夫宣布临时政府决定承诺履行协约国的责任,将继续参加战争。这倒致了四月危机,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举行了大规模的反战示威,最终导致米留科夫和陆海军部长古契科夫辞职。

临时政府被迫重新改组,与彼得格勒苏维埃一起组成联合政府,克伦斯基成为了新的陆海军部长。

克伦斯基上任后,为了履行对协约国的承诺和振奋人们对临时政府的信心,决心向奥匈战线发起一次大的攻势。

这才又造成新的混乱。

作为一个受过严格训练的情报人员,列日特文斯基很清楚目前俄军的情况。在前一阶段奥匈和德军在东线的兵力确实不足,但现在他们已经打败了法国,大军正源源不断地调往东线,克伦斯基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无异于自杀。

火车又开动了,列日特文斯基继续琢磨起了他此次的任务:联络在南乌克兰的所有华工营地,让他们在奥匈军队进攻时安心呆在营地,不用和俄军一起撤退,等待奥匈军队的接收。

接收奥地利人要这些华工干什么

列日特文斯基怎么也想不明白。

一二一、七月攻势

一二一、七月攻势

从克里沃罗格到卡赞小镇,一列运送矿石的小火车在窄轨铁路上慢腾腾地向前行驶,克里沃罗格已经消失在身后的一片灰色的雾气中。熊崎一行人坐在一节铺了一层麦草的空货车厢里,有些好奇地打量着面前这位俄国人。摇摇晃晃的破车厢发着咯咯哒哒的声响,车厢里满是干草和马粪的气味。

“你们有多少人”列日特文斯基向穿了一身英服的熊崎问道。

“大约5000多人。”熊崎回答,他的俄文并不好,从小在海参崴长大的李光头在中间充当着翻译。

“王将军的命令你们已经接到了吗”

“嗯,前几天已经有人送来了口信,让我们听从您的安排。”熊崎回答,列日特文斯基所说的王将军是王汝勤,北洋第九师师长王汝贤的弟弟,现在是第十七入俄的第十七混成旅旅长,也是熊崎的顶头上司。

“奥地利人的进攻很快就会开始,最近你们的人不要乱跑。”列日特文斯基说道,“在他们的进攻开始后,你们都呆在营地里不要乱动。奥地利人会派人你们联系的。”

“嗯,时间很长吗我们的粮食并不富裕。”熊崎说道。

“这点我会向上面报告,我想,战役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列日特文斯基说道:“以俄国人目前的情况,他们并不会坚持很久。”

“你不是俄国人”李光头好奇地问道。

“我是乌克兰人。”列日特文斯基板着脸说道,看来李光头把他当成俄国人让他很不高兴,不过这也没办法,俄国人并不承认乌克兰民族的存在。

火车继续向前开着,发出单调的咔哒咔哒声。眼前是一片乱七八糟的树林,乌克兰的土地已经被战火破坏得满目苍痍,支离破碎。

临时政府陆军和海军部长克伦斯基赶到了基辅,与俄国西南方面军司令勃鲁西洛夫会面,并视察前线。不过,让这位律师出身的陆军部长吃惊的是,前线的情况根本出乎了他的想象。在日托米尔前线,根本听不到枪炮声,好象是到了和平时期。更为夸张的是,许多战壕里甚至空无一人,许多人开了小差,而剩下了士兵们却热衷于讨论国内政治,根本无人关心打仗的问题。

克伦斯基需要一场胜利来稳固临时政府的政权,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越来越多的工人和士兵在倒向苏维埃政权。经过三天的谋划,克伦斯基与勃鲁西洛夫达成共识,他们商定在7月初发起一场大的攻势,来振奋国内的民心和稳固临时政府的权威。

勃鲁西洛夫被提升为陆军总参谋长,但克伦斯基的目的并不容易达到,议会里布尔什维克坚决反对把战争继续下去,主张立即退出战争。甚至俄国社工党已经开始与德国人接触,商议退出战争的条件。

但克伦斯基还是说服了国家杜马中的大多数成员,通过了他的进攻计划。

可是勃鲁希洛夫现在却苦于手中的兵力不足,

这位新上任的总参谋长很清楚自己的西南方面军现在士气低落,根本无法作战,如果真打起来,随时都有可能崩溃。但他随即发现,西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却更不可靠,大部分集团军都缺员四分之一以上,而且许多集团军现在掌握在亲苏维埃政权的士兵委员会手里,根本不听命令。

最终,勃鲁西洛夫意识到,只能依靠西南方面军发动一场有限的攻势。

七月的白天里到处都是热气腾腾,在文尼察一线作战的俄第8集团军在奥匈军的反击下,在七月战役开始后仅仅第三天就垮了。这支在东线战场上唯一没有遭受过重大损失的俄国重兵集团军,居然与奥匈军甫一交火,就开始溃散。

奥匈第2集团军和乌克兰军团从赫尔梅利茨沿着南布格河向东南推进,第1、第4集团军则与德国第9、11集团军一起突破了俄军日托米尔防线,逼近了基辅。在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