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章(1 / 1)

双鹰旗下 准噶尔刀王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皇帝适时地浇了一头凉水。

“为什么这样做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不为什么,只因为欧洲害虫还想继续统治世界。”李海顿说道。

“欧洲害虫”是一些欧洲学者对英国人的称呼,而李海顿很喜欢这个比喻,确实很形象,总是用它来代替英国人的称呼。看一下欧洲的历史就会明白,英国人为了维持他们的霸权地位,一直在欧洲奉行打压有可能成为霸主的新兴国家。

比如俄国人向南方扩张之时,英国在支持土耳其人对抗俄国,为了阻止俄国得到黑海的控制权,英国人甚至不惜亲自上阵,为土耳其人作战,这才造成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的失败。之后,随着拿破仑的崛起,大有一统欧洲架式的法兰西帝国又成了英国人的目标,英国人与德意志各邦国、奥地利帝国和俄国人合作,最终把在欧洲风光一时的拿破仑流放到了南大西洋上的小岛上,并终老在那里。

法兰西帝国因此支离破碎,法国也由此走向衰败。

随着普鲁士王国的崛起,霍亨佐伦家族最终统一了除了奥地利帝国之外的整个德意志地区,新兴的德意志帝国的崛起,又对英国人形成了挑战。在普法战争和普奥战争中英国人虽然暗中支持法国和奥地利帝国,但那两个老帝国实在太不争气,都在英国人还没有来得急掺和进来之时,迅速溃败。

之后,英国人与极端仇视德国的法国人结成军事同盟,并拉拢俄国人一起,联手限制和压制新兴的德意志帝国的崛起。

可以说英国人就是历次欧洲战争甚至是这次世界大战的祸根,英国人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总是想方设法使欧洲处于战乱之中,就算没有战争,英国人也会想办法制造一场“预防性战争”,以提前打垮那些对她的地位构成威胁的新兴欧洲国家。

英国人采取的方法,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支持一些稍弱的大国联手与最强的欧洲国家对抗,使欧洲各国的国力在战争中消耗殆尽,从而打断他们的崛起之路。

李海顿始终认为英国人才是这场造成欧洲死伤超过千万人的这场大战的真正罪魁祸首,若没有他们的暗中支持,俄国人无论如何也不敢在塞尔维亚危机中明目张胆地站出来挑战联手的德国和奥匈。即使在开战之后,俄国人对普鲁士军队的恐惧也从来就没有消除过。

最高统帅部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尴尬,奥匈皇帝在那里滔滔不绝地抨击英国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总是一再干涉欧洲国家的事务,并引发了一场又一场无聊的战争,造成了欧洲国家财富、资源和工业的枯竭。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奥匈帝国的统治者似乎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直到通讯处长从外面走进来,向总参谋长报告说奥匈前锋第7装甲师和德国第3装甲师已经突破法军重重防线,攻入巴黎近郊。

作战室里响起一片欢呼声,奥匈皇帝的长篇大论终于被打断了。

一一八、日落法兰西七

面对整个法国战线的崩溃,远在伦敦的英国统治者们在面对一片令人沮丧的消息时显得毫无办法。德奥联军利用强大的装甲部队快速突破战术让法国人根本就没有时间重新布置防御,坚守了三年,被认为是坚固无比的法国防线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垮塌下来。整个法国北部的公里上到处都是法国溃后,他们变得毫无抵抗能力。

“法国已经完了”在唐宁街的首相官邸,灯火通明的会议室里,以劳合乔治为首的战时内阁主要成员和英国陆海军的高级将领们围坐在长桌四周,此刻,每人脸上愁云笼罩,整个战场的形势让人感觉前景黯淡。从法国不断传回令人绝望的消息:由于反对尼韦勒无谓的进攻和对总司令的不信任,法军发生了大面积的哗变,而德奥联军却正是利用这个时机发动了一场全面进攻。整个的法国防线就此而崩溃了,在法国的近八十万英国远征军也陷入到巨大的危险之中,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他们有可能被围困在法国。

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法国现在的已经不能再糟糕了,法军统帅部已经失去了对大部分部队的控制,就连前线的英军将士们也被传染,处于一种极度缺乏士气的状态,甚至大半个法国都被失败的悲观情绪所笼罩着

局势已经无法挽回。

对于大英帝国而言,失去法国这样的盟友固然是个巨大的灾难,但将近八十万英国远征军的命运则是英国人更为关心的问题。黑格将军所指挥的部队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随时都有可能象法国人一样遭受重大的损失,甚至全军覆灭。

这更加让唐宁街的决策者们如坐针毡。

“现在我们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同意黑格将军的建议,将远征军撤离法国此时这样做虽然有抛弃盟友之嫌,但我想我们的法国朋友会理解我们的决定。失去这支部队,英国将无力保卫本土,届时整个欧洲都将陷入德国人的统治之下我们也不得不向他们低头。”陆军大臣威尔逊首先发言,在法国的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黑格爵士认为法国的局势已经无可挽回,要求内阁迅速作出决断,想方设法组织将英国远征军撤回国内。

他认为这是目前避免数十万英国远征军免遭厄运的唯一可行的方法。

“如果动员和征用大量的民用船只,海军方面有能力在一个月内将数十万远征军将士全部撤回国内”海军总参谋长利奥弗将军说道。

“问题是恐怕我们无法坚持那么和长的时间。”基钦纳爵士不无忧虑地说道,“这还需要法国人的配合的牺牲。”

“法国人在投降之前也真该做些什么”原来的第一海务大臣,现在的军需大臣丘吉尔突然说道,“国内需要征集一切可以动用的军用和民用船只,甚至包括渔船和内河渡轮。我和米尔纳先生将会赶到法国,与他们协调组织防御的问题。”

“好吧,既然我们不愿向德国人低头,战争就还将继续下去,这需要我们尽可能地撤出更多的士兵,这其中包括在法国作战的法军、比利时、意大利、俄国和塞尔维亚士兵。这对于我们保卫本土很有利。”首相劳合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