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参与作战的中国观察团八名军官也获得了德奥两国的优异服务勋章。而在海战中负伤的李国圭上尉更是获得了一枚奥匈帝国海军为奖励英勇作战的军官所颁发的三级圣十字骑士勋章。
德国各大造船厂现在显得特别紧张而繁忙,在海战中受伤的舰只塞满了船坞,在斯卡格拉克海战中,几乎所有参战的主力舰都都受到了损失,其中有一半损伤严重,在今后的数月内,海面上将几乎看不到德国主力舰活动的身影。
英国人的情况比德国人也好不到哪里。
腿部受伤的李国圭上尉作为海战中的英雄被送到了费马恩岛的海军疗养院进行恢复和治疗,而其他的中官们则大部分时间呆在吕贝克的北海造船厂参观和学习德国人的修造舰技术。
“这就是大国海军的底蕴,整个德国有七家如此规模的大型造船厂,这才造就了德国海军的辉煌。”走在锵锵作响的北海造船厂里,王崇文不由感叹德国海军并不是毫无原由的突然崛起,在他们身后,是巨大的工业和制造能力,这才造就了今天强大的德国舰队。
“在日本留学时,反思甲午海战的结果,我就一直在想,我们当初是不是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造船上,而不是急于建立一支看似强大的舰队。”沈鸿烈点了点头说道,“今天看到的结果更坚定了我的想法。”
北海造船厂塔机林立,拥有数座五万吨级大型船坞,现在里面装满正在进行修理的大型战舰,舰体上火花四溅,如气焊、气割和电焊等新的建造技术已经开始大量应用到造船之中,而这些,是他们这些在国内的海军军官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的。
北海造船厂规模巨大,可以同时建造四艘20000吨以上的大型舰船,许多重型装备的巨大加工能力是在国内根本无法想象的。
“没有强大的造船业,就不可能有强大的海军。”沈靖宸中校从“拉德茨基”号的舷梯上走了下来,对他们说道,他的专业是轮机和建造,一直呆在北海造船厂考察和学习,并没有参加斯卡格拉克海战,为此一直有些耿耿于怀。
“老沈,什么时候国内才能建造出如此巨大的战舰。”王崇文说道。
“建造么,实际上现在国内就有能力造。”沈靖宸说道,“只不过所有的东西都要从国外买,再回到国内船厂组装。但要想真正自己造出来,还是奥匈那位皇储说得对,需要有三十年的和平发展时间。”
“需要那么久”王崇文皱了皱眉头道。
“看看,你现在就犯了奥匈皇储所说的中国人的毛病,缺少耐心,而且急于求成。”沈靖宸说道,“我仔细地想过他说的话,还真是有道理。我们心里太过急于赶上列强,更容易犯错误,这反而拖累了我们迈向强国的步伐。”
“走吧,我们去参观一下那两艘快要建成的新舰,怎么看起来和拉德茨基“号差不多。”沈鸿烈指了指正在舾装码头的两艘大型战舰。
“那是当初希腊人订购的两艘战列舰,本来就是以拉德茨基号为蓝本设计的,当然样子看起来都差不多。”沈靖宸说道,“不过,好象德国人已经把它们给买了下来。”说完,他对身边陪同他们的奥国武官说了几句,那位武官犹豫了一下,很快转身向船厂的办公区走去。
“他说要请示一下。”沈靖宸说道,“不过,应该问题不大,奥国皇储对我们真得很不赖,几乎满足了我们所有的请求。”
还真是如此,很快陪同他们的武官就回来了,表示他们可以到那两艘军舰上去参观。
一〇一、皇位与王位
战争已经持续了整整两年的时间。
如果在开战之初,各国的决策者们能够预见到这将会是一场持久而且消耗巨大的战争的话,也许就能够避免战争的发生。现在,交战各方都已经显得疲惫不堪,有些力不从心,但却欲罢不能。
1916年的战争进程让协约国各方大为失望,在年初勃鲁希洛夫展开攻势时,他们似乎看到了一些曙光。但在随后,俄国人的攻势就被化解,而且在德奥联军的步步紧逼之下,又逐渐退回到了1915年秋天时的防线。
在西线,依旧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法尔肯海因所发动的凡尔登战役被迫匆匆中止,他也因此被免去了总参谋长的职务。其后,英国和法国在索姆河发动的两次大规模战役也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反而给自己造成巨大的伤亡。
在日德兰海所进行的海战结果更加深了协约国一方的恐慌,随后奥匈军队占领了萨洛尼卡,并控制爱琴海,更是加速了英国政坛的动荡。1916年10月5日,阿斯奎斯首相向国王递交了他本人及其内阁的辞呈,英国内阁倒台。劳合乔治被任命为新的首相,他与博纳和爱德华卡森爵士组成的新三人小组负责管理战时内阁,实际上握有独裁的权力。
在斯卡格拉克海战之后,李海顿一直在策划帝队在北非和地中海地区的军事行动,不过,在战役即将发起时,却不得不终止了。
1916年11月21日,统治了整个帝国68年,已经86岁的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在距他登基庆典还有11天之时在霍夫堡宫的办公室中突然去逝。帝国失去了一位深受人民爱戴和维系整个帝国的关键人物,他的去逝不可避免地使帝国陷入暂时的惶恐之中。
李海顿不得不匆匆忙忙地从的黎波里赶回到维也纳。
古老陈旧的霍夫堡宫笼罩在一片悲伤的气氛之中,老皇帝安详地躺在大厅中间的位置,显得很平静。在场的贵妇人中有人一直在低声的抽泣,贵族和大臣们则用沉默来表达自己对老皇帝的哀悼。
匆匆赶回的皇储弗雷德里希大公站在被庄重安置在大厅里的老皇帝身前,静静地凝视着他的容颜,皇帝的小女儿瓦莱里公主则站在他身前轻轻地啜泣着。老皇帝显得很平静,并没有留下什么遗言,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日子,这个世界留给他的更多的是孤独和悲伤。
独子的自杀和心爱的伊丽莎白皇后被刺身亡,已经让他几乎崩溃,老迈的皇帝还一直在坚持着维系着整个动荡的帝国和哈布斯堡家族的荣光。
作为奥地利帝国第二位皇帝,弗兰茨约瑟夫在就位之时哈布斯堡家族就处于没落之中,维也纳的霍夫堡宫失去了神圣罗马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