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陛下)要做什么?”
殷谆一字一顿地凝声说道:“让宁兵给朕开城门!”
众人相互看看,皆未言语。既然宁国已经封闭边境,就已经是下定决心了,即便天子出面,恐怕也无事无补。
果然。殷谆连护城河都未能接近,城墙上的箭支已然射了下来,只听嘭的一声,一支雕翎箭钉在殷谆的脚前,与此同时,城墙之上有人高声喊喝道:“城下来人止步!若再敢进前一步,我等将乱箭齐发!”
现在殷谆的气愤已经压过恐惧,他未听城墙上的警告,又上前两步,大声回喊道:“朕乃堂堂天子,谁敢向朕放箭?”
呦!听闻殷谆的话,城墙上放箭的那名宁将也是一惊,拢目仔细打量城外的青年,心中嘀咕道:原来这就是天子殷谆啊!宁将沉默了片刻,随即拱起手来,说道:“在下吕德,因甲胄在身,无法向陛下见礼,还望陛下海涵!”
殷谆哪有心情听他的废话,急声说道:“你速开城门,放下吊桥,迎朕入城!”
呵呵!吕德心中暗笑,迎朕入城?殷谆还当自己是天子呢?真是可笑至极!他皮笑肉不笑地说道:“陛下,请谅在下恕难从命,我家大王已下令封闭南华城,任何人不得进出,陛下若要进城,也得有我家大王的指令!”
“大胆!”殷谆气的七窍生烟,喝道:“你区区一宁国子臣,竟敢对朕无礼,你该当何罪……”
未等他把话说完,城墙上的吕德已仰面大笑起来,说道:“陛下,在下虽为宁国子臣,但也比丧家之犬要强得多,不是吗?哈哈——”
这一句话,险些把殷谆气的背过气去,他身子剧烈地哆嗦着,伸手指着城头上的吕德,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只是一个劲地叫道:“大胆……大胆……”
后面的殷柔是再也看不下去了,大步走上前来,扶着摇摇欲坠的兄长,退后几步,说道:“皇兄还是快走吧!”何必自取其辱呢?她在心里又默默加了一句。
殷谆回过神来,转头看了看殷柔,悲由心生,颤声说道:“朕还算是什么皇帝?还算是什么天子?区区一子臣都敢辱骂于朕……”
听着殷谆的自语,殷柔的眼泪又再次掉下来,后面的大臣们更是抱头痛哭。
南华城外,悲声一片。
可就在这时,忽听后方轰鸣声隆隆,人们下意识地举目一瞧,直吓的头发丝快要竖立起来,只见远处好象升起一面飓风似的,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就连地面都在阵阵的颤动。
是追兵到来!众人眼中的泪水立刻被浓浓的惊恐所取代。
殷柔第一个回过神来,拉着殷谆的手急声道:“追兵到了,皇兄快走!”
殷谆看着远方铺天盖地而来的尘土,表情已变的木然,走?自己还能向哪走?天下之大,已经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了。他目光呆滞地喃喃说道:“朕不走了……朕……也太累了,川、贞两国要捉朕,就让他们来捉好了……”
“陛下!”大臣们闻言,哭喊着纷纷跪地叩首。
也罢!殷柔将心一横,把殷谆的手握的更紧了,她侧头喝道:“肖敏!”
“臣在!”肖敏答应一声,走上前来,拱手施礼,问道:“公主殿下?”
殷柔深深吸口气,斩金截铁地说道:“令侍卫们布阵,与敌兵决一死战!”
肖敏虽然只是殷柔的侍卫长,但现在军中已无将领,在两千侍卫当中,她的官阶反而是最高的。听闻殷柔的指令,肖敏倒吸口凉气,忍不住抬头看向殷柔,此时后者的脸上流露出异乎寻常的坚定,坚毅的眼神也没有任何的动摇,久随殷柔左右的肖敏明白,公主已经下定决心了!
她将牙关一咬,躬身应道:“是!公主殿下!”
说着话,她转身就要指挥侍卫们布阵,殷柔突然又把她叫住,低声说道:“小敏,给我一把剑,我要防身!”
肖敏脸上闪过一丝疑惑,不过还是把腰间的佩剑解下来,恭恭敬敬地递给殷柔。
殷柔接过沉甸甸的宝剑,紧紧抱在怀中。她只是个文弱公主,想单手把宝剑提起来都费劲,哪里还能用它防身?到最后时刻,用它自刎免受羞辱才是真的。
皇宫的护卫军战斗力是极强的,虽然只剩下两千人,但其中的修灵者极多,即便是最底层的普通士卒也都是以一敌十的壮汉,不过,经过尽一个月的逃亡,又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之下,人们的体力早已透支,而且战马也都没了,只能在步下作战,二千侍卫,又如何能挡得住两万多人先锋马队?
很快,这两万多骑兵就追杀到近前。
近距离的观看骑兵,声势更是骇人,那轰鸣的马蹄声震耳欲聋,一匹匹的战马奔驰开来,如洪水猛兽一般,仿佛就算前方有座大山阻挡也能将其硬生生的撞开似的,无人能抵其锋芒。
等骑兵接近侍卫们的战阵时,如潮水似的想左右两边分散开来,将布着圆形战阵的天子一众团团包围起来。骑兵并没有立刻勒住战马,而是围绕着天子这边的圆阵快速的打转,一匹匹飞驰的战马在人们眼前如走马灯似的闪过,直晃的人们头晕眼花。
第642章
人群中的殷柔下意识地将怀中的宝剑抱的更紧,她环视周围的敌人,四周的骑兵越聚越多,里三层,外三层,将己方众人已围了个水泄不通,回头再看南华城,城头上的宁兵都报着看热闹的心态,没有一丁点有出手援助的意思。
殷柔的心越缩越紧,也一直在往下沉。这时,骑兵的人群中突然有人喊喝一声,紧接着,环跑的骑兵们纷纷勒住战马,停了下来。这些骑兵,皆是身穿钢盔钢甲,不过款式却分两种。一种比较精致考究,胸甲之上印有清清楚楚的虎头标志,头盔下摆有锁链垂下,可以保护将士们的脖颈,另一种盔甲则相对粗糙一些,并无明显的标志,款式简单轻便,头盔带有帽檐,可以遮挡阳光。
但凡是有点见识的人都清楚,前者是川国的盔甲,后者是贞国的盔甲,这支先锋骑兵队也是由川、贞两国的将士共同组成。
随着骑兵方阵开分,从人群中缓缓走出二骑,马上的骑士皆穿着将式盔甲,又都是三十出头的模样,左手边的将领身材魁梧高大,面膛漆黑,手中持有一柄虎牙刀,右手边的将领中等身材,脸色蜡黄,看似有病态,但精气神十足,两眼倍亮,手中握有一杆亮银枪。
二将并肩走出人群,向前方的战阵看了看,随后不约而同的笑了。并非是侍卫们的战阵摆的有问题,而是看上去太可怜了,只两千的侍卫,又缩成一团,在两万多骑兵的环绕之下,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而且这两千侍卫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