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9 章(1 / 1)

唐寅在异界 六道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到什么地方?”

  乐天正色说道:“敌军现已到榆阳。”榆阳是金光郡的北部重镇,过了榆阳再向北走,用不上两日便可进入关南郡境内。

  艾嘉补充道:“是敌军的先前军队抵达榆阳。”

  顿了一下,她解释道:“这次钟天虽然是和宁军联手来攻,但宁军似乎有意让钟天的军队先探我们的虚实,所以故意落在后面。钟天这边负责统军的主帅是钟文,也就是钟天的二儿子,此人胆小的很,将麾下的三十五万大军分成两部分,二十万的地方军作为先头军,而他则带领余下的军队殿后,现在,仅仅是二十万的地方军抵达榆阳!”

  唐寅点点头,暗赞一声不错,这次艾嘉的情报可比以往详细得多。

  他环视在场诸人,说道:“此次与钟天和宁军交战,至关重要,谁有良策,快快讲来!”

  “钟文小儿将三十五万人一分为二,分散兵力,无疑是自取其辱!”一位名叫韩隼的幕僚冷笑出声,冲着唐寅拱手说道:“大人,从金光郡到通州必经三池,而到三池,沿路皆是密林,我军可在半路设下埋伏,只要这二十万的先头军进来,就将其围而歼之。地方军虽众,但却是临时凑到一起,各自有各自的主帅,一旦陷入重围,不攻必先自乱,届时我军四面齐攻,扫平这二十万的地方军不费吹灰之力。”

  唐寅边听边点头,觉得韩隼所言甚是有道理,确是可行之策。

  彭浩初从终将中跨出一步,对唐寅拱手道:“大人,此计不妥?”

  没等唐寅说话,韩隼已先皱起眉头,冷眼斜视彭浩初,疑问道:“彭将军认为我的计谋哪里不妥?”

  彭浩初正色说道:“弑君造反的是钟天及其麾下走狗,而非这二十万的地方军,这些人都是无辜的,之所以远征天渊郡也并非他们自愿,是受钟天逼迫而来,若是按照先生(对幕僚的尊称)的策略,这二十万的地方军得死伤多少人?风人残杀风人,无论谁生谁死,谁胜谁败,都是在消耗我风国的国力,让宁人在看笑话!”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纷纷吸口气,觉得彭浩初所言很对,若是全面围杀这二十万的地方军,对风国来说也是巨大的损失。

  “哼!”韩隼面子有些挂不住,冷哼一声,说道:“我看是彭将军出身于地方军,所以在为这些地方军说话吧?!妇人之仁,姑息养奸,是最蠢笨的行为!”

第190章

  彭浩初脸色微变,不过也未与韩隼争辩,他对唐寅深施一礼,正色说道:“大人,地方军无过,还望大人三思而行啊。”

  “大人,地方军听从钟天的号令和指挥,就是钟天的走狗,是逆臣贼子,大人务必不可心存仁慈,留下祸患,”韩隼寸步不让,针锋相对的说道。

  唐寅这时候也为难了,二十万的地方军,若是为而杀之确实算是风人在残杀风人,,而若不歼灭他们,地方军可是服从钟天调迁的,在战场上就是自己的敌人,自己能对他们手软,他们还能对自己手软吗?

  想来想去,唐寅觉得宁可滥杀,也不可留下这二十万的祸患。

  他正要说话,邱真拱手说道:“韩大人,和彭将军所言都有道理,不过,地方军兵力太重,若想在野外将其包围,不太容易,我看不如这样,我均可在沿途设伏,不过伏兵不需要太多,至五万将士足以,其余人等则留在我们现在营地中。当地方军向三池城进发时,伏兵不要动,把他们让过去,放地方军进入三池城,等地方军进城之后,我军在突然围城,困住对方,劝地方军投降。若他们呢肯降,自然最好,省掉兵戈之争,不用再自相残杀,若是他们不肯投降,说明地方军已死心塌地的投靠钟天,我们自然也不用在手下留情,三池城即无险可守没有城防设施,城内也没有粮草囤积,我军若是抢攻,攻破城池是轻而易举的事。至于那波半流设伏的伏兵,其目的是为了挡住钟文所帅的中军,使其无法迅速救援被困的地方军。不知给位将军,大人觉得我的办法如何?”

  听完求真的策略,众人纷纷的点头,觉得他的办法最为妥当,考虑也最周全。

  见无人出言反对,唐寅点点头,问道:“邱大人,那你觉得有谁率领阻挡钟文一众的伏兵最为合适呢?”

  求真一笑,转目看看彭浩初,说道:“我看,彭浩初将军可但此重任。”

  唐寅心中一动,暗暗点头,让地方军出身的彭浩初与地方军作战确实不太妥当。他3恩了一声,转目有看向彭浩初,问道:“依靠将军意下如何。”

  彭浩初拱手施礼,说道:“属下愿往。”

  唐寅点点头,说道:“你给你直属菌柄留个兵团,在管南郡与金光郡的交界附近设伏,如见钟文所率军对,务必将其拖住,没哟我的传令,不得私自撤退。”

  “是,大人。”

  唐寅默默推算一下时间,又道:“今晚你就动身,先去准备一下吧。”

  “属下告退,”彭浩初一点都不含糊,答应一声,转身就要走。

  看着彭浩初的背影,唐寅恍然又想起什么,伸手把她叫住,然后看向上官员让,说道:“元让,这次你随将军同往。”

  六万人阻挡十五万人,唐寅担心彭浩初未必能坚持住,若有上官员让在,那就另当别论了,。

  上官员让闻言大喜,他生性好战,留下来劝降地方均有什么意思,哪有去与钟文对决来的刺激。他想也没想,插手说道:“遵命。”顿了一下,他有疑问道:“登上了战场,我和彭将军谁听谁的额?”

  这还真把唐寅问住了。彭浩初是直属局的副统帅,上官员让则是天渊军的总先锋,论官阶,彭浩初当然要听上官员让的,不过后者者性格冲动莽撞,不太适合担任主将,但若把话说明,又会让上官元让太不下来台。

  唐寅还没想好该怎么说,彭浩初哈哈一笑,冲着上官元让说道;“元让将军勇冠三军,又是堂堂的总先锋官,再下当然要听元让将军的了。

  上官元让心计不深,城府也不重,喜怒皆表现于脸上,听了彭浩初这话,他仰面大笑,得意之色自然流露。

  “嘿嘿!“上官元让咧着大嘴笑了,傲气十足地说道;”别说钟天只率十五万人,就是再多一倍,我取他的脑袋也如探囊取物,大人就不要为我担心了。

  唐寅苦笑,他才不为上官元让担心呢,以他的灵武修为,即使打不过人家跑总是没问题的,他担心的是下面的将士们。没有再和上官元让多言,唐寅转过头来,深深看眼彭浩初。

  彭浩初立刻明白唐寅的意思,不用后者挑明,他已抢先说道;“属下明白。”说完这话,又向唐寅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