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41 章(1 / 1)

唐寅在异界 六道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说不出来是忧是喜,怔住好一会才回过神来,对周围的众将大声喊道:“你们都先愣在这里做什么?快派人去打探啊,看看风军都撤到哪去了!”

  “是、是!将军!”众将们一窝蜂的向寨墙下跑去,纷纷派出各自最得力的部下,出去打探风军的消息。

  袁诚则在众多侍卫和军兵的保护之下,亲自到第四营寨查看。

  别看寨墙上风旗林立,实际上,营内已是空空荡荡,风军把能带走的都带走了,很显然,风军的撤退是早有预谋,而非临时决定的仓促行动。

  哎呀!袁诚暗暗跺脚,早知道风军要撤退,自己应该引兵追杀才是,这次可错过了大好的战机啊!不管怎么说,风军撤走,自己成功保住了盘岭,就算先前犯有丢失郡城之过,这回也总算是将功补过了。袁诚心里长长松了口气,连日来的压力一下子消失,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仿佛一瞬间年轻了好几岁。

  当天下午,莫军的探子纷纷返回,带回来的消息一致,风国的平原军、直属军、飞龙军、第九军合计四个军团已然退出泽平郡,正改变方向,向泗水郡进发,看样子,风军已放弃攻打泽平,改攻泗水了。

  只要风军不打泽平,那就是事不关己,不过袁诚还是装出十分担忧的模样,把风军的动向传书于镇江。在传书中,他没有重点描述自己是如何带领部众英勇作战成功抵御住风军的,只是轻描淡写地讲了自己抵御风军一月有余,最后久攻不下的风军只能被迫放弃,改攻泗水,并请大王提醒泗水方面,早做应战的准备。

  能把数十万众的风军挡住一个多月,使风军毫无办法,只能撤退,其中的功劳,已不言而喻。

  以目前的战局来看,他当初故意放百战军进入泽平郡腹地的做法还真做对了,现在的百战军已成为瓮中之鳖,被死死困在常都,全军覆没,只是时间问题。

  战局就是这样的瞬息万变,也是这样的令人感觉不可思议。自以为大难临头的袁诚随着风军主力的撤退,一下子变成了‘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奇才。

  邵方在接到袁诚的战报之后,亦是大喜过望,连赞袁诚深谋远虑,是个天生的帅才。唐寅以为莫国好欺,这回怎么样,撞了南墙,还把费尽苦心得来的贞人军团丢在莫国,正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令人痛快。

  在接到袁诚战报的当天,喜出望外的邵方便嘉奖了袁诚,爵位提升一级,赐伯爵位,并封其扫北将军号,军阶上将军,品级正一品。

  不过,袁诚在泽平也仅仅是挫败了风军,这场莫风之争还远没有结束,根本袁诚的情报,风军是向泗水进发,要去攻打泗水。

  莫国的大臣们纷纷向邵方讲述泗水的重要性,一旦让风军打下泗水,不仅使己方失去了西面门户,还为玉军打开大门,使玉军得以进入莫国,无论如何,泗水也是不能丢失的。

  邵方赞同大臣们的分析,但现在再从镇江派兵去增援泗水,似乎也有点来不及了。

  大臣们也是这样认为的,想救泗水,还是靠泽平,毕竟己方近百万的大军都在泽平,而泽平又紧邻泗水,由泽平出兵,最为合适。

  “可是,云集在泽平的大军是为了对付霸占常都的百战军,现在调动大军去往泗水,那百战军怎么办?”邵方忧心忡忡地皱起眉头。

  “所以说,要救泗水,就得尽快解决百战军。”左相郭辉摇头晃脑地说道:“现在,我国的三路大军已然困住常都的百战军,大王还可让驻扎于盘岭的袁将军率兵南下,与三路大军合力围攻百战军,到时,近百万的大军展开猛攻,就算贞人再凶狠,再勇猛,也难是我军的敌手啊!”

  邵方边听边点头,还没等他表态,太傅张荣也站出来说道:“左相所言极是,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何况袁将军麾下还有二十多万将士呢,我军只有在常都速战速决,方能解泗水之危!”

  大将军李进接道:“袁将军携挫败风军主力之余威,参与常都之战,定会让我军将士士气大振,全歼百战军,指日可待!”

  左相、太傅、大将军三位重臣的口径一致,皆认为调派袁诚参与常都的围歼战最为合适,邵方不再犹豫,点头应道:“就依三位爱卿之见,本王这就给袁将军传书!”

  其实,郭辉、张荣、李进三人的提议并没有什么不对,既然风军主力撤退,去改攻泗水了,那么再把二十多万的大军驻扎在盘岭就太浪费了,现在泗水危急,泽平这边急需速战速决,抽调盘岭的驻军参与对百战军的作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谁又能想到风军的撤退只是个幌子,用的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

  在邵方的授意之下,镇江方面给盘岭下达了围攻常都的命令。接到命令后,袁诚没有多做考虑,立刻下令,留下两万将士驻守盘岭,主力大军随他南下,返攻常都。

第380章

  袁诚率领麾下主力向常都进发,在离开盘岭的时候,包括袁诚在内,许多将士都发现头顶上空盘旋着几只硕大的黑鹰。

  盘岭这一带本是没有鹰的,现在却突然出现数只黑鹰在空中飞来飞去,人们心中都大感不解。

  “这该不会是有什么预兆吧?”袁诚也是个挺迷信的人,他仰头望去空中的黑鹰,面色凝重地喃喃嘀咕着。

  一旁的谋士沈元耳朵尖得很,听闻袁诚的嘟囔声,他噗嗤笑了,乐呵呵地说道:“将军,这即便是预兆也应该是好的预兆。”

  “哦?”袁诚心中一动,笑问道:“沈元先生此话怎讲?”

  “鹰击长空!”沈元说道:“这显然预示着我军南下作战,可大破敌军,再立奇功!”

  “恩!”听完沈元的话,袁诚的心里别提有多敞亮了,通体舒畅。他仰面而笑,连连点头道:“借你吉言!”

  莫国的四路大军,合计八十多万的兵力,合围常都,把常都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此时,百战军业已全部龟缩于城内,严阵以待,作好了坚守城池的准备。

  攻坚战,守军本就占有地利的优势,再加上贞人善战,三十多万的百战军死守孤城,莫军兵力虽众,但想强行攻进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袁诚一众到来之前,莫军方面已经做过两次强攻,但结果都是在百战军的顽强抵抗下铩羽而归,损兵折将不少,等袁诚帅军赶到之后,莫军又做了一次全军强攻,可最终仍旧没有撕开百战军的防线,常都仍然牢牢掌控在百战军的手上。

  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