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红楼贾母86
徒则凝神一看, 原来抢下自己手里宝剑的是荣国公夫人。他气得目眦欲裂, 刚想破口大骂,却被被贾母一指头往颌前一点, 发不出半点声音, 然后就人事不知了。
贾赦浑身浴血, 抢上来扶住徒贤, 用手捂住圣人腹部的创口,嘴里大喊,“圣人, 圣人。快, 传太医来。”
石氏从外面冲进来, 抱住浑身是血、摇摇欲坠的帝王,颤抖的声音, 磕磕巴巴地唤着“圣人,圣人。”
贾母看不过, 伸手拽下石氏腰间的孝带,往徒贤的腹部缠紧,“放他躺下。”
贾赦抱起徒贤把他放到供案上, 贾母嘴角直抽抽,可以往那儿放人吗?!
石氏这时却一声惊叫, 软软地倒下去。她进来的乾清宫正殿的时候,只看到荣恩侯搀扶的丈夫,如今才看到正殿的一角、那毙命的一庶子三亲子。
贾母只好上前抱起石氏,一手揽着她的腰让她靠在自己的怀里, 一手救治。
几位太医是在宫里尚有喊杀声中被军卒拽过来。他们穿过重臣散开的空档,来到供案前,看到圣人腰腹部的血迹,知道这样的伤是极容易因失血过多丢命的。
“荣恩侯,”所有人这时候把贾赦当成了依靠。
“圣人伤的太重了,怕是回天乏力。”
贾赦不耐,当他看不出来吗?
“赶紧给圣人止血。”
贾赦也是一身的血,有别人的,也有自己的。刚才在宫门那里,要不是母亲“飞”进去夺了宫门,等自己攻进来,圣人早死翘翘、徒则或许就能如愿了呢。
“恩侯,恩侯,”圣人不顾太医给他处置伤口,伸手拉住贾赦。“瑶光与琏儿的婚约,还作不作数?”
贾赦重重点头,“作数。那婚约已经十一年了,臣在,那婚约就在。”
圣人转头看在太医外围的内阁诸人。
“朕若天不假年,予瑶光和贾琏即日成婚,帝位传瑶光亲子。”
所有人脑袋有点儿大,都方的转不过来。瑶光是嫡公主,与贾琏有婚约,可她才十二岁啊!帝位传瑶光亲子,她现在哪里有什么亲儿子?而那贾琏似乎比瑶光还小呢。
“恩侯,帝位传瑶光之子可好?”
圣人知道这时候只要贾赦支持自己就够了。
“好。”
贾赦干脆利落地应了,传给自己孙子当然好了。
“郝尚书拟旨。”
圣人觉得身上越来越冷,太医倒在腹部的金疮药,被不断涌出的血液冲走。他明白,腹部的创口出血是止不住的了。他要趁着自己还有一点力气,把后事安排好,不能愧对了祖宗基业。
“帝位传瑶光与贾琏的亲生子徒明,册贾赦为摄政王。”圣人捡重要的说,“尊石氏为太后、荣国公夫人为摄政王太后,共同教导瑶光和贾琏,景明。”
他拼住所有的力气,继续说道:“将徒则满府、甄氏一族都剐了。”
郝尚书依言写好圣旨,荣国公夫人为摄政王太后?这是怎么个册封礼数啊?但看圣人气息微弱,他知道不是争辩这些的时候。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句话他还没敢问呢——圣人您故去,这帝位就那么悬着,等您嫡女生子继位?
圣人听了郝尚书将圣旨念了一遍,低声对贾赦说:“恩侯,全拜托你了。”
圣人的气息越来越弱,他拼了最后一点的力气,声音几乎微不可闻,“荣恩侯接旨。”
贾赦跪倒,圣人看着郝尚书将圣旨递到贾赦的手里,不甘地吐出了最后一口气。
石氏泪流满脸,听着丈夫吩咐后事。自己进宫十五年,就心惊胆颤了十五年,难道这就是自己的命吗?她看着丈夫微微阖上眼了,一幅就要撒手尘寰的模样,尖声叫着往前扑了一步,瘫软了下去。
要不是贾母还揽着石氏的腰呢,石氏就得跌倒了。贾母回手将石氏交给了跟过来的宫女,伸手将才被带进来的瑶光招呼过来。
“公主,你可听到郝尚书念的圣旨?”
瑶光点头。这小半天的功夫,从来不知道怕的她,一直是心惊胆颤的。要不是南安郡王老太妃把自己藏匿在最角落,并用身体遮住自己,自己可能会与俩姐姐一道被杀的。
她还没有从姐姐们惨死的惊惧中醒过味来,就看到父皇让郝尚书拟旨。旨意的每一个字她都听见了,可连在一起,她一个字都不想懂。
她要父皇活着,要哥哥和弟弟们活着。
小姑娘双拳紧握,靠在父皇信任的荣国公夫人怀里。瞪眼咬唇,一滴眼泪都没有。贾母怜惜地拍着瑶光的后背,一时间也没有什么话能安慰她。
几位太医逐个给圣人摸脉后,都摇着头退后了。
跪在圣人跟前的贾赦,满手是血地握着圣旨,呆若木鸡。
郝尚书上前隔着贾赦的肩膀,伸手探探圣人的鼻息,然后缩回手来。
“摄政王,圣人驾崩了。”
贾赦未动,他双眼凝视圣人,想不通事情怎么就变成这样了。自己是想造反来着,本来准备在送太上皇归了寝陵的回程动手。当然是纵容徒则先动手,然后自己趁乱的。现在自己拿着这圣旨,皇位归了自己的亲孙子徒明,自己的亲孙子啊,怎么就姓了徒呢!那琏儿算什么?入赘给皇家了吗?虽然尚公主也是和入赘差不多的意思,可孩子是随驸马的姓氏啊!
如今圣人就直接给起了徒明这名字,这叫自己怎么办?现在去夺还不知道在哪里的亲孙子的大位?
贾赦的脑子里如暴风雨在冲击着,他那呆愣的眼神,让所有的人悄悄地在心里替他惋惜,宗室殆尽,圣人要不是留下这样的圣旨,荣恩侯手握军权,是最有实力问鼎帝位的人了。
也有人在心里嗤笑贾赦,该!与帝位失之交臂了?你们母子能、你们能,哈哈,你们贾家以后还是得为徒家效劳啊。
贾赦不语,在他身后跪倒的那一片,开始哭起圣人来。贾赦在哭声里晃了几晃,向前扑倒在地,撞得供案也跟着摇晃起来。吓得去搀扶贾赦的人,赶紧先扶住供案,把刚刚驾崩的圣人再摔下来,那就不好看了。
贾赦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满天星斗了。他四肢缠绕了不少的绷带,动一动浑身都疼。要不是他习惯去京营的时候内穿轻甲,可能会被捅出更多的伤了,更可能会把命交代了。
“父亲,您醒啦。祖母说您失血过多,等您醒了先喂你喝糖盐水。”
贾瑚把扶起来,贾琏把半温的糖盐水舀了一匙喂贾赦。几羹匙糖盐水进口后,贾赦夺过水碗,一仰脖喝的干干净净。
“拿点吃的来。”
一碗糖盐水进肚子里了,贾赦觉得自己活了回来。他看着俩儿子运气,“老子当年在西北比这重的伤都受过,这算什么事儿。”
这样的父亲,比没受伤的时候气势更足啊。可惜就是说话的中气弱了太多,不能给他自己的做脸。
贾琏赶紧把炕桌放好,蒯姨娘带着几个丫鬟把粥、小菜等络绎摆上。贾瑚自始自终地、默默无语地支撑着父亲,扶他坐稳。可不等贾赦吃完,他的额头就见汗了。
贾母听说贾赦醒了,赶紧过荣禧堂正院来看。
“老大,你感觉如何了?”贾母进门就问。
贾赦放下粥碗和筷子,“让母亲担心了,儿子没事儿的。”
贾母是看着太医给贾赦包扎的伤口,知道他的伤势不重,是失血、疲累、精神高度紧张突然放松导致的昏迷。醒过来就没事儿了,后面多吃点好的、注意补血,看着伤口莫感染了,也就是的了。
“明天送灵的事儿取消了。你好好睡一夜,其他的等明天再说”
贾赦点头,把最后一点粥倒进嘴里,蒯姨娘送上漱口水,然后带着几个丫鬟收拾好桌子,退了出去。贾母把几个大迎枕塞到贾赦身后,替换了贾瑚出来。
贾瑚不好意思地活动僵硬的手臂,垂头觉得自己很没用。
贾赦看着贾琏抿嘴的模样,把他叫过来问道:“琏儿,你知道圣人的遗旨了?”
贾琏点点头,“儿子知道了。”
贾母对贾赦说:“琏儿是个明白的孩子,那些我都与他说过了。族谱贾家照常记录,圣人也没要求琏儿入赘。只是孩子姓徒就姓徒。这对贾家也不是什么坏事儿。”
贾琏看着父亲急迫的样子,懂事儿地说:“父亲,祖母和郝尚书都与儿子讲了,这样才能让朝局安稳,才能让天下不起动荡。儿子会听祖母教导的。”
贾琏说着、说着就瘪嘴了,声音也低沉下去了,“儿子明天就去宫里成婚。”
他心里还是有点不开心、不愿意的。大哥娶亲的时候多热闹啊,轮到自己了,就要这样去宫里成亲,一点热闹没有不说,不做就是惘顾大义。
贾赦看贾琏有点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皱眉。贾母赶在他的话出口前说道:“琏儿是好孩子,明日成婚也是为了天下安宁、不起刀兵之祸。祖母陪你去宫里住的,好不好?”
贾琏委屈了一晚上的心情终于放下了,他笑着应了一声“好”。
贾母见贾琏笑了,回头对贾赦说:“老大,你把汤药喝了就早点睡,我把琏儿带去荣庆堂。瑚儿你留在这里照顾你父亲,今夜多辛苦一点儿。”
贾赦父子都点头应了。
贾母叫了贾武等人进来,让贾武等负责守着贾赦。贾赦见了贾武进来,他知道自己可以安心去睡觉的。
都安排好了,贾母扶着贾琏单薄的肩膀,祖孙俩带着一串丫鬟往后面的荣庆堂去。
“祖母,我们明天进宫,以后还能再回来荣国府吗?”贾琏扭头,看着近在咫尺的祖母,小心翼翼地问。
“能啊。怎么会不能呢!想回来祖母就带你回来。要是事情多呢,想见谁就传谁进宫,都由着你的。”
贾琏点点头,高兴起来。
“祖母,可以把父亲给我做的枪、还有您送我的小马,都带进宫吗?”
“可以。你这成亲啊,你和瑚哥儿,就想你父亲和你二叔一样,虽然分开住了,还是亲兄弟的。”
作者有话要说: 推推朋友的文:
《红楼虐我千百遍》by朱大概 晋江被天道投入红楼轮回,被迫完成一个个被黑出翔的人物遗愿
《[综]今年还是罗阎王出题》 by小巫萌萌 把考试带给暗堕时溯的刀子精们,要秃大家一起秃!
《快穿之我只打算保护弟弟》by浅梦红妆 我是为了拯救贱受来的,可这个渣攻老围着我转是几个意思
第538章 红楼贾母87大景的宗室一天之内基本折损殆尽。有几位因病留在家里没去乾清宫的宗室, 一方面清醒自己躲过了一劫,另一方面又觉得瑶光公主就是太子的嫡女,说起皇位承继, 自己都应该比瑶光之子更有优先权。可谁都不想先对上摄政王,暗忖忖地等着其他人先出头。
内阁诸人都理解圣人在临终前下了那样的遗旨的内情, 摄政王就是想推了徒家王朝,对着这旨意也得呕心地替徒家卖命,等着亲孙子的出生。所以就是再有想法的人, 对上满脸带着不能遮掩的戾气的摄政王, 都只是公事公办, 不肯那自己去挑贾赦的底线。
徒贤登基不满一月, 还根本没有来得及为自己修寝陵。贾赦摄政后考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给圣人徒贤治丧, 然后是太上皇的大出殡, 再就是圣人徒贤的谥号、庙号、殡宫的选择。好在六部九卿都识趣, 朝臣勋贵们也都配合, 但这些事情全部顺利地做完, 也到了冬月快结束的时候了。
石氏在大行皇帝移去殡宫后, 把太上皇的妃嫔们,都迁至去了慈宁宫后面的寿安宫。大行皇帝的那些莺莺燕燕,迁至去了慈宁宫西面的寿康宫。太后石氏自己要迁移去慈宁宫。东西十二宫,还有乾清宫、坤宁宫等就都空闲了下来。这可是大景建朝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贾母劝石氏留在坤宁宫住,“太后迁去慈宁宫, 瑶光每天去看您就不方便了。”
贾琏和瑶光的住处安排,依着贾母建议住在了东宫。
这是瑶光公主长大的地方,小姑娘在骤然的变故下,留在熟悉的地方住,心里也会安稳一些。
石氏为了女儿,也就留在了坤宁宫。
内廷现在实际的主人只有石太后一人,她愿意住哪里就住哪里,礼部和内务府的所有官员都装作不知道。
贾琏与瑶光公主在毓庆宫的寝殿,住了三天。贾母与石氏碰面,商议瑶光的回门。
“太后,回门住对月等,就去您的坤宁宫。要是瑶光喜欢与你同住,您就接过去,她白日里再会东宫读书习武就是的了。”
石氏当然高兴了,她立即与贾母达成了一致。表示瑶光先跟随自己住几年,俩孩子还太小,现在住不住在一起也没什么。他们那婚礼就是走了一个过场,过几年等俩人成人的时候再大办就是了。
而贾母选择陪着贾琏住在东宫里的建议,也让她轻舒了一口气。丈夫在世的时候,就对荣国公夫人极为推崇。现在贾母担起对贾琏和女儿的教育,不说文的方面,就是武的,女儿能学到她的百分之一,以后生产的时候也安全很多。
贾琏和瑶光在宫里住处的安排,宗室残余的几人在家里或许敢叽咕几句,文官武勋都不发表意见。
只要贾琏不住去乾清宫,什么都好说。而且东宫并不在后宫的范围内,贾赦常会留宿在东宫,值宿的各部臣子,遇事更方便去找贾赦。
到了腊月的时候,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贾赦的面前:徒家没有帝王去祭祀。哎呦,贾赦开始犯愁,“祀与戎”为朝廷头等要事啊。
现在大景的继任帝王是徒明——嗯,这帝王有点玄妙,就是还没出生……到了祭祀祖先的时候了,这事儿该怎么办?
贾赦与六部九卿商议了以后,点了宗室里残留的那几位,一起替代徒明去祭祀徒家的祖先。
至于“戎”,对贾赦来说反而不为难了。徒贤去后,贾赦就把那些闲置已久的武将世家,四王和国公等,贾赦都用了起来。那也没多少人的。宁国府的贾敬从文,贾珍没有从武的根底,已经没了统帅军队的可能,缮国公牛家已经被灭族。
一番安排下来,武将人人争着往边境领军,使得想借着大景帝位更迭、缺失帝王来找便宜的鞑靼,吃了大亏败退了几百里。
贾赦比圣人徒贤性子急躁,朝堂上太上皇当政的时候,是积威日久而无人敢挑衅帝王的威严。到了贾赦这摄政王手里,有话好好也就罢了,要是挑衅他的威严,他会饱以老拳。
几次这样的事情发生后,御史弹劾,石太后推脱不好处置摄政王。向摄政王太后告状?到了这特别的“王太后”的跟前,一句句问下来,再能引经据典辩驳的人,都免不了丢盔弃甲败下阵来。
让首辅郝尚书说,朝政反而比太上皇晚年更清明,政令更顺畅了。而开年后没多久,六部九卿官员的调整,让朝臣们忆起摄政王与先帝,都是庄武帝精心挑选的相同师傅教导的。
贾赦大刀阔斧地的人事调整,一改庄武帝后期纵容各皇子卖官鬻爵、贪污索贿的风气。有人开始按耐不住了,私下传说一些摄政王要把徒家天下变成贾家的论调。贾赦在大朝会上对这样的论调嗤之以鼻,一番抨击后去东宫找母亲和儿子抱怨。
“母亲,您说那些人傻不傻,儿子现在是为自己的孙子卖力。”
贾赦摇头,造谣的那些人,他们是不理解自己对仅有的俩嫡子的看重。
“父王,做摄政王和做圣人还是不同的,您舍得吗?”
贾琏扒着父亲的衣袖问。
贾赦把次子提溜起来,“坐没坐样,坐直了。”
“老大,那是琏儿和你亲昵,你愿意儿子见到你和避猫鼠一样啊。”
贾母拦住贾赦说孙子。
“母亲,儿子是为他好。”贾赦看儿子立即坐去母亲那边了,又觉得身边空的慌了,伸手把贾琏又揪回来,嘴里不轻不重地告诫儿子。
“你小子就仗着祖母疼你,有外人的时候可得有样子。”
贾琏笑嘻嘻地应了,接着又问,“父亲,您还没告诉儿子你舍不舍得呢?”
“舍得儿子不舍得帝位。”贾赦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见贾琏立即变脸了,忙改口说:“为父逗你玩呢。要是舍得儿子,早就造反了,还容得徒家祖宗尝年夜的祭祀啊。”
“真的?”贾琏在宫里也听说了一些谣言。
“真的。为父要是篡了这徒家的天下,以后把帝位传给你,篡不篡的不是一回事儿!要是帝位将来传给你哥哥的那一支了,这相当与抢了你儿子的给你侄子。你现在还小呢,到你大了懂事了,就该怨恨父亲了。而今为父不向前走那么一步,你哥哥和你都不会心怀怨恨。等将来徒明把天下坐牢了,瑚儿那一支就是与大景同在的世袭地位。懂不懂,儿子?”
贾琏笑嘻嘻地回应,“也懂也不懂的。”
贾赦叹息一声,“母亲,您说儿子说的对不对?要是把这天下变成贾家的,首当其冲就要失去琏儿的。”
贾母笑笑,“老大啊,你想的开就好。本意也不过是贾家能够好好的。”
贾赦是为孙子操劳的论调,很快由宫廷里向外扩散出去。
南安郡王对妻子皱眉,“这贾老大,怎么到这会儿还后退了呢。”
贾赦领了摄政王,南安郡王和儿子又摸到了久违的军权,他期望自家能够再进一步、更进一步。
郡王妃明白他的心意,摄政王更进一步,女儿就是太子妃了。她想了一会儿笑着说:“摄政王与发妻情谊深厚,他这些年未娶,自然也是对二个嫡子一个嫡女看得重,不想失去哪一个了。”
“哼,为了一个次子,放弃唾手可得的江山。”
这种说法传到贾赦耳朵里的时候,贾赦当着南安郡王的面说:“那些浑人的话,本王不会在意的,你也当没听见罢了。管别人怎么说呢,老子乐意。”
南安郡王见怎么也劝不动贾赦,哀叹自家将来要少一个承恩公的爵位
宫里宫外的这些说法,石氏都有听到,摄政王的态度,不管以后会不会变,至少现在让她放心。她搂着女儿轻声教导,要她与贾琏好好相处。
转眼间就到了三月中旬,贾母为王氏预备了两个稳婆,又派了御医到他们府上守着。等到王氏发动的时候,贾母顾不得四更天、宫门尚不到开启的时辰,她把贾琏叫起来,敲开宫门,送去石氏的坤宁宫。
“太后,我那二儿媳妇发动了,我的出宫去看着。琏儿在你这里,我才能放心。”
石氏立即明白贾母的意思了,要是把贾琏单独留在东宫,那些想推贾赦往前一步的人,怕是会要对贾琏下手的。保住贾琏就是保住了自己丈夫至死仍挂念的徒家江山社稷。
宫里的内侍,在贾琏进宫的那个月,石氏就大清理过两次了,而后才消停下来。为的都是有人买通内侍,伺机要谋害瑶光和贾琏的缘故。幸好贾琏年纪虽小,却有不弱的武功,才使得俩人逃脱惊马、被推下水的构陷。
“好,您放心,我会把琏儿带着身边的。”
石氏把贾琏领去女儿那里,让贾琏与瑶光一起睡。这俩娃白天在东宫的时候,从来也都是在贾母的视线内的。
唉,也难为孩子呢。
作者有话要说: 太上皇:你怎么这么蠢,连羽林卫都控制不了?
圣人怒:儿子从来没有摸过一点儿的兵权,怎么控制?
贾代善:防了一辈子,后悔了?
贾赦:都是我孙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