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1 / 1)

[红楼]大夫人的穿书红包群 久周旋 3065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86章

贾赦和顾悕之要回京城是早早得去了信的, 他们带的行李又多, 荣国府这边肯定是早早地派了人等候在码头的。

但是,谁也没想到, 来接的下人们个个都带了孝。

下人们要是家中有人去世的, 肯定都是放了假的, 断断没有让人带了孝还来伺候主子的,犯了忌讳。

更何况, 这还是所有人都带了孝的, 再联想到, 他们在扬州的这几年,往来的信中也常常提及徐老夫人的身体一直不太好。

那就只有……

贾赦刚下船就看到了穿这丧服的大管家,脚步一个踉跄。他小时候贾代善一直在军中,史氏又只偏心贾政, 是徐老夫人把他养大的, 他对徐老夫人的感情自然深厚。

虽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徐老夫人活到了近八十岁, 这在古代也是难得的高寿了。

但是他这个不孝孙居然连祖母的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

顾悕之也心有悲戚, 史氏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婆婆, 她嫁进贾家以后徐老夫人也多有维护,这人处着处着也就有感情了。

更何况, 这徐老夫人去世, 后宅也就没人能镇着史氏了, 按照史氏的性子, 做出点什么夸张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

顾悕之嫁进荣国府以后就给徐老夫人也用过营养液, 可营养液最多也只有修复器官的作用,没有起死回生的功效。徐老夫人喝下营养液的时候年纪大了,这功效也就没那么神奇了。

荣国府的大管家急忙迎了上来,带着哭腔喊道“大爷大奶奶,咱老夫人仙去了。”

“祖母她…什么时候走的?”贾赦颤声问道。

“老夫人是三日前去世的,那时候您还在回京的路上,国公爷想着您也快到京城了,也就没再派人通知您。”

“现如今二爷他们都在府里守孝,所以国公爷就派了小的来接您和大奶奶。”

论理,贾赦回京述职,贾政这个当兄弟的又没什么差事,自然是要来码头接一接贾赦这个大哥的。

大管家也是个机灵的,顺带着解释了一下贾政为什么没来的原因。

好了,现在带回来的土特产也顾不得是否要送到交好的人家了。顾悕之和贾赦连忙都到船上又卸了身上的配饰,换了丧服,急忙要往荣国府赶去。

可顾怀之这边就不好安排了。山阴顾氏是大族,京城这边自然也有宅子,顾怀之也是顾氏嫡支自然是要住到顾宅的。

顾怀之是跟着来教贾瑚和贾琏两兄弟的,但是,现如今,他们两兄弟要守孝。这身上带孝就上别人家,也没这规矩。

还是顾怀之妥协了,瑚琏两兄弟让他们在热孝的时候读书也不现实,这几日他正好拜访一下京城的好友和同年。等过了热孝,他就搬到荣国府去,正好让他们两兄弟边守孝,边读书。

荣国府原先赫赫扬扬的,史氏又是个极爱红的,但是现在已经全部把红色东西换下来了,设奠立帷堂,徐老夫人有诰命,丧礼也得按照着规矩来。

如今贾代善和贾代化具在,贾家一门两公就已经能让不少人巴结了,因此来上门吊唁的人也多。

只是瑚哥儿和琏哥儿的丧服倒成了一件难事。他们两个都是小孩儿,原先家中又有老人,怕忌讳也没人敢给他们两个做什么捞子的丧服。

顾悕之和贾赦因着要出门交际倒是好歹还有那么一件。可瑚琏两兄弟的衣服里翻遍了也找不出一件素色的来。

这两人又是娇气的,外边成衣店买的衣服断断是不肯上身的。可要让针线房里的人做,也得花上不少时间。

可这会儿又有人来吊唁,瑚哥儿和琏哥儿作为孝子贤孙又不能不出现,顾悕之只能让人去成衣店买了衣服,先哄着这两人穿上再说。

没想到贾敏和朱氏两人联袂来了,都说是女要俏一身孝,贾敏跟林海夫妻恩爱,又因为她一进门就一年抱两,就连林太太对贾敏都跟亲闺女似的,日子过得舒坦,贾敏倒是看上去长的越发好了。

“给我们家珍哥儿做素服的时候,我就想着你那里肯定也没有瑚哥儿和琏哥儿的素服,所以我就比照着珍哥儿的身量替你家瑚哥儿做了。你可别嫌弃”

朱氏转身从贴身丫鬟那里接过她早就准备好的丧服,交给顾悕之。

贾敏也把自己准备好的衣服递上“这是我吩咐了他们按照我们家翰哥儿和墨哥儿放大了尺寸做的,嫂子你给琏哥儿试试。”

她们两家的孩子也都不会准备丧服,都是后来做的,做的时候也想到了顾悕之家的两个,索性商量了以后先给他们备了。

史氏那里是因为这几日忙的脚不沾地的,也没注意到这些细节。但是,王氏那里就不好说了,不过是张张嘴皮子,吩咐一声,可王氏在给贾珠做衣服的时候居然完全没有给两个侄子准备的意思。

顾悕之自然不会嫌弃,忙吩咐人接过来,又让人把贾瑚和贾琏喊过来见一见婶子和姑母。

瑚哥儿当年离京时,年纪尚小,对徐老夫人只有依稀的印象,琏哥儿更是连徐老夫人都没见过。顾悕之怕哭灵的时候他们两个哭不出来,又悄悄吩咐了两人的身边的奶娘,拿帕子沾了生姜汁。

要是到时候瑚哥儿和琏哥儿哭不出来,就让他们那拿帕子给两人擦一擦。

吊唁的人太多,史氏一个人忙丧礼也忙不过来,顾悕之一回来,史氏就把重担交给了顾悕之。

王氏在边上看着,又不免眼红一回。顾悕之好歹三年没在京城了,对京城的人情往来也肯定没有她这个一直在京城的人熟悉。

可婆婆偏偏跳过了她,直接就把接待女眷的差事交给了顾悕之,王氏只觉得不痛快。

可她也没想过,能来荣国府吊唁的女眷,一大半都是身上有诰命的,她一个次媳去招待了,就得罪人了。

贾代善和贾代化,贾敷等人早就递了折子要守孝,贾赦这会儿也麻溜的写了折子递了上去。

这会儿守孝的规矩是,儿子儿媳要守三年,孙子孙媳守一年即可。贾赦是长子嫡孙,也得跟着贾代善守三年,倒是贾政和王氏,论理只要守上一年即可。

可都在一个府里头住着,总不能父母和哥嫂都还在茹素,他们先大鱼大肉的吃起来吧。

要是真这样子,别人先不说,史氏保管能先为难起王氏来,因此贾政和王氏也只能跟着守三年孝。

倒是几个孩子们,年纪都还小,要是让他们吃上三年素,指不定吃出个营养不良来。

史氏先不乐意起来,她的宝贝大孙子,都已经三年没见了,一见着就让他过苦日子,把她白白胖胖的大孙子给饿瘦了可怎么办。

“瑚哥儿还小,守上一年就行了,而且就算是守孝,这蛋羹燕窝什么的也不能断了,真要守,大不了我这个老婆子多守几年孝,替了瑚哥儿。”

这瑚哥儿小,可珠哥儿和琏哥儿不是更小么,更何况这守孝哪里还有能替的。不过贾代善不是个古板的,这时候小孩的夭折率又高,贾代善也不敢冒这个风险。

至于顾悕之和王氏,都是当娘的,自然也心疼孩子,哪有不同意的。倒是贾政听说以后,不免嘀咕两句,说什么这不符合圣人的话。

贾政对史氏孝顺,自然也不敢反驳史氏,只是在贾政心里,有心让贾珠跟着守上三年,还是日日茹素的守三年。

过了热孝,顾悕之便提出来打算收拾个院子给瑚琏二人的先生,她的族兄顾怀之住,也让兄弟两个把拉下的功课拾起来。

史氏听说是为着大孙子好的就没有不答应的。更何况顾怀之是进士出身,还是因为瑚哥儿资质太好,这大家出身的顾怀之才来教的瑚哥儿,史氏越发觉得有有荣与焉,还特意让顾悕之收拾了临街的梨香院出来。

这梨香院是去岁贾代善才吩咐了人刚刚修建的,原本是贾代善留着给自己养老的地方。

史氏可管不了这么多,给她大孙子的先生住的地方能不好些么,这样先生才能尽心尽力的教大孙子。

更何况,梨香院既临街方便顾怀之进出,更妙的是,离荣禧堂不远,这可不是方便了她以后随时随地去看大孙子么。

于是刚出了热孝的瑚琏二人就又开始在学海里面游泳了。

对于瑚哥儿和琏哥儿有名师教导,贾敏自是没什么反应,她们家的两个孩子比琏哥儿还小些呢,林海可不仅是进士,还是三鼎甲,现在又在翰林院,回家来教孩子的时间也绰绰有余。

更何况,贾敏和林母也都是才女,给小孩子启蒙还是足够的。

朱氏那里也没什么反应,她们家珍哥儿倒是大些,也确实是该让父母操心一下学业的年纪了。

可贾敷怕贾敬这个一心想当纨绔的不着调把大侄子往弯路上引,一手接过了贾珍的教育问题,完全不用她操心。

陈氏那就更不可能有什么反应了,她倒是想操心一下学业问题,可这不是她没儿子么。

可贾珠就不一样了,贾珠一直由贾政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教着。可王氏也清楚的知道,贾政自己是个连童生都没考出,靠着父荫才有个监生功名的,能教好贾珠么。

王氏有心想给儿子找个好先生,以荣国府或者她娘家的家世,找个举人出身的先生还是容易的。可偏生得贾政不同意,王氏每次一提起这件事,贾政就觉得王氏这是在看不起他。

好好的一个珠哥儿,被贾政教出了个古板的性子,说话都是一板一眼的。

更何况贾政还是个爱体罚的,儿子功课背不出来怎么办,打一顿就好。贾政又拘着珠哥儿不让沾一点荤腥,硬生生把人给饿瘦了。

王氏哪里舍得,只能跟贾政闹了几场。可儿子归当爹的教,这又是时下的风气,王氏闹归闹,贾政不听,王氏也没法子。

见顾悕之把一个进士出身的先生请回家,王氏也就打上了顾怀之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