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86 章(1 / 1)

雪中悍刀行 烽火戏诸侯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琵琶附和爷爷的说书,第一根弦已是将断未断,当时戴有面皮的徐凤年身边还有个拖油瓶陶满武,最后请了这对老人孙女一顿酒,还传授了少女几乎已成当世绝响的曹家武琵琶技法,一场远在他乡的萍水相逢,尽欢而散。徐凤年还听目盲老人说了许多北凉往事,见过了老卒手背上的昔年刀伤,还有被老人唤作二玉的少女,她那份视廉价琵琶如命的诚心。

  少女怀捧琵琶登场,只是这一次却没有了那位目盲老人。

  而当她坐下,端起身前小板凳上的一壶酒,一饮而尽。徐凤年只听到四周疯狂起哄和喝倒彩声,都在谩骂嘲讽这少女是北莽蛮子穿过的破鞋,丢了北凉的脸面,早该自己死在关外,还回幽州做什么,掉钱眼里的娘们!

  女子无动于衷,轻拂干枯琵琶的将断之弦。

  几桌刻意霸占住近水楼台的披甲兵爷,翘着二郎腿,少女每次说书弹琵琶,就各自丢出一串铜钱,狠狠砸在她身上,显然早已熟门熟路,把这件事情当作找乐子。

  然后众人就看到一名年轻公子哥走到台上,蹲在少女身前。

  一时间哗啦啦,铜钱如雨坠。

  徐凤年柔声问道:“二玉?”

  眼神冷漠的少女并未理睬,继续弹奏琵琶。

  徐凤年挤出一个笑脸,一个字一个字,咬牙重复了当年所说言语:“就白木琵琶而言,音质算好的了,若是银钱允许,可以稍稍补胶,老先生说书内容尤其苛求琵琶的脆爆二项,还有第一弦已是离断弦不远,不过在我看来,既然是弹琵琶给看官们欣赏,弹断琵琶弦也是一桩所有人都会喜闻乐见的美事,大可不必忙着换这第一弦。我再与你说一些南派大国手曹家琵琶的技法,你能记住多少是多少……”

  少女仍是没有抬头,琵琶声不断。

  似乎不敢去看这名在北莽境内偶然相逢、并且曾经好心教她琵琶的男子。

  徐凤年蹲在她脚边,红着眼睛说道:“对不起,上次忘了跟你爷爷说,我不但是北凉人,而且我就是你爷爷一直所说的那个人。我叫徐凤年,如今是北凉王。”

  坐在小竹椅上才与眼前男子等高的少女猛然抬头。

  徐凤年伸手轻轻挽过她的脑袋,搁在自己肩头,从来没有人跟谁说过“对不起”这三个字的他,又一次哽咽重复说道:“对不起。”

  第一次,是徐凤年他对不起。

  第二次,是北凉对不起。

  少女压抑着哭腔低声道:“没关系。”

  徐凤年背对众人,缓缓起身。

  徐偃兵跟六珠菩萨同时跨出一步,眼神异常凝重,像是那个背影,变成了王仙芝,或者是新出江湖的高树露。

  九楼之上有高楼,方可自称忘忧天人。

  徐偃兵怒喝道:“徐凤年!万万不可强行第十次出神,远去北莽!”

  六珠菩萨双手合十,这栋酒楼外的天空,六尊法相迭出,做出镇压此楼之威势,沉声道:“皆,大欢喜。”

第172章 天人相见

  北莽龙腰州有南朝第一雄镇瓦筑,紧随其后又有君子馆离谷茂隆三镇,构建起一个完整的防线,进可攻退可守,北莽在这些军镇身上投入的人力物力精力财力,不计其数,可仍是被一万龙象军跟大雪龙骑联手碾压成了一只破筛子,五六万雄关甲士战死的战死,投降的还是死,甚至是惨绝人寰的就地坑杀,驿路跟烽燧两大系统毁去十之八九,南朝庙堂文官大多噤若寒蝉,武将也不复前些年的自负。北凉铁骑的惊人战力,造就了一好一坏两个局面,好事是棋剑乐府的洪敬岩出山,接管三座军镇全部的柔然铁骑,给风声鹤唳的南朝吃了一大颗定心丸,坏事则是姓董的胖子在北莽南境边军中,隐约可以与那几位大将军跟持节令的地位并肩,权柄相当,用女帝陛下的话说董胖墩儿你可是又他娘的升官了呀,据传那姓董的得了便宜卖乖,在南朝大殿上笑嘻嘻跟陛下说皇帝姐姐,对呀对呀,他娘的总算升官了,其实啊,把南朝军权一股脑都给我那才叫真妥了。之后也没有下文,女帝陛下既没有责备这胖子的荒唐无礼,也没有在意他的糟糕吃相,当然也没有让这胆大包天的死胖子顺杆子往上爬,不过还是给南朝留下了那位帝师,即棋剑乐府的太平令大人,为董胖子撑腰,如此一来,在南朝寥寥无几可以压制董卓的那几位,例如南院大王黄宋濮,刘珪杨元赞两位大将军以及龙腰州持节令,都识趣地避其锋芒。今日在瓦筑跟君子馆之间的破损驿路之上,蹲着一个身穿轻甲内嵌正二品武将官服的胖子,手里攥着一捧沙砾,他脚底下的驿路,依旧没有修复,距离西京更近一些的离谷茂隆两镇,倒是借着女帝陛下秘密巡狩南朝的契机,动用民夫二十余万,以惊人速度修缮得七七八八,这个胖子体型很大只,却没有什么臃肿肥硕之感,反而让人瞧着尤为结实雄壮,此人正是北褚南董之中的那个南朝董,是一个能跟北凉褚禄山齐名的胖子,新晋升为北莽第十三位大将军的董卓,胖子身边并无亲兵,只有一大群精锐乌鸦栏子在四周极富规律地游曳,在董卓得势之后,第一件事不是大肆砸银子招兵买马与人抢占山头,而是扩充北莽唯一能够跟北凉白马斥候抗衡的乌鸦栏子,按照有心人的保守估计,原先的千余只乌鸦,在没有大程度折损战力的前提下,数目足足翻了一番。董卓在那儿习惯性自言自语,在董卓还是个小胖墩的时候,经常被人嘲笑讥讽,这个少年没有任何朋友,也没有任何人会觉得他将来会有什么出息,所以董卓只能自己跟自己说话,久而久之,就喜欢神神叨叨,投军以后,愈演愈烈,每次战事结束,他总去跟那些死人碎碎念,很难想象这么个不可理喻的怪胎,竟然可以在南朝庙堂快速崛起。董胖子自说自话,念叨着什么老家伙死撑着不愿辞去南院大王这个虚衔,咋的,在给那洪敬岩铺路,你这犟老头儿,真打死都不愿意交给老子?老子也不是记仇的人啊,再说了跟你也没到不共戴天那一步,你黄宋濮到底在怕什么?你难道是想卖棋剑乐府一个天大人情,换一个安度晚年?董卓倾斜手掌,任由沙砾滑落,唉声叹气,确实有些想念大媳妇跟小媳妇了,不过当下贵为公主的大媳妇的娘家那边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