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5 章(1 / 1)

雪中悍刀行 烽火戏诸侯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旦被他逃脱,别说是我,可能连徐骁都要硬着头皮应对他的刺杀,我是知道这种高手偷袭的无解,一个呵呵姑娘数次让我命悬一线,曹官子要杀谁,也就京城那位勉强可以撑着不胜不负的场面。另外一条就是眼不见心不烦,认命了,谁让自己技不如人,没办法的事情。江湖险恶,所以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这话是温华说的,真他娘的有道理。要不然我倒是想豪气地跟曹官子说一句有本事来跟本世子互砍,可我能吗?保不齐才说完就被人家拿脑袋蹴鞠去了。”

  徐脂虎拍了拍世子殿下的手背,安慰道:“早点掌握了北凉铁骑,谁都不怕。”

  徐凤年笑了笑,“姐,你放心好了,跟老黄走的六千里不是白走的,小心肝没那么容易碎。温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但哪能不挨刀后头还有句话,很有嚼劲。”

  徐脂虎好奇问道:“说来听听。”

  徐凤年哈哈笑道:“人在江湖飘,哪能总挨刀!”

  徐脂虎捧腹大笑,猛地笑出了眼泪,不知是被逗乐,还是心酸。

  徐凤年今天是第二次帮着大姐擦去泪水,温柔道:“姐,差不多我也该走了,再哭我可就走不了。”

  徐脂虎压抑下心中的恋恋不舍,故作大度道:“去去去,本来想帮你引荐一些身世清白的美人儿,江南道上的女子,可都水灵灵的,你走了更好,省得我家二乔魂不守舍。”

  徐凤年哑然失笑道:“二乔那丫头犯浑了还是瞎了眼,会看上我?”

  徐脂虎眼眶中不知不觉又泛起泪花,带着哭腔气极而笑道:“你以为谁都跟姜泥那丫头没良心?!说走就走,就是养一条狗,都养出感情了!”

  徐凤年叹气道:“姐,这话说过头了啊。”

  徐脂虎重重呼出一口气,愤愤不平道:“她也不容易,那么小小的肩头就得扛着整个西楚。说来说去,曹长卿才不是个东西,要说这些年三入皇宫听着挺英雄气概,到头来还是要拿姜泥这么个小闺女顶缸,当真是一世英名晚节不保!”

  徐凤年起身道:“我出去走走。”

  徐脂虎担忧道:“没事了?”

  徐凤年做了个猪头鬼脸,徐脂虎这才放行。

  青鸟没有跟着,徐凤年独自走到院门口,缩回脚,走回院中一间厢房,雅淡洁净,房中角落放着一只大书箱,徐凤年看到桌上凌乱放着十几枚铜钱,坐下后一枚一枚拾起握在手心。当年她孤苦伶仃走入北凉王府,今天也是不带一物走出院子。徐凤年将铜钱叠在桌上,下巴搁在桌上怔怔出神,察觉到下巴有些湿润,骤然醒悟,苦笑一声,继而眼神坚毅起来,一抹手将铜钱收起,急急走出房间,去拿了剑匣,去马厩牵马,单骑而出。

  在官道追上曹长卿亲自做马夫的那驾马车。

  曹长卿缓缓停下马车,并未再度刻意为难这名言语不敬的世子殿下。

  只是单骑而来,已经足够诚意。

  曹长卿连皇帝陛下都可杀,岂会真去斤斤计较一个滚字?

  若非惊觉真相,曹官子大可以徐徐收官,不至于当下这幅看似相安无事其实两败俱伤的最坏场景。

  曹官子可以不在乎全天下人眼光,唯独不愿让太平公主记恨。

  徐凤年等姜泥掀起帘子探出脑袋,送出装有大凉龙雀的剑匣,云淡风轻道:“送你的。”

  她眼神涣散,没有伸手,马上要放下帘子,看也不看一眼紫檀剑匣。

  徐凤年弯腰放在曹长卿身后,她眼前。

  剑匣上还摆有一串铜钱,世子殿下笑眯眯道:“本世子委实没有随身携带银子的习惯,其余铜钱先欠着,什么时候穷得叮当响揭不开锅了,来北凉找本世子,管饱。报仇是报仇,两码事。”

  小泥人怔怔望着剑匣上的铜钱,眼睛一亮。

  双鬓霜白的曹长卿虽是背对两人,但仍是轻轻叹息。

  徐凤年深深看了一眼没能擦干净泪痕的太平公主,玩笑道:“都要分别了,有棋诏叔叔在身边,以后恐怕就找不到谁来欺负你了,要不笑一个?”

  姜泥下意识瞪眼,但如何都凶不起来也笑不出来。

  马背上徐凤年直起身,不再犹豫,掉转马头,策马缓行,骏马才踏出几步,世子殿下一拉马缰,停马沉声道:“曹长卿!”

  青衣曹官子不需徐凤年说话,便平静道:“赵勾算得了什么,以前公主不在,曹长卿就容得他们蹦跳,这次出行,就让他们死绝。”

  徐凤年不再言语,策马狂奔而去。

  姜泥捧着剑匣坐回车厢,悄悄将一枚紧紧攥在手心沾满汗水的铜钱与那十几枚放在一起。

  曹长卿喃喃道:“此子大气。”

第157章 亲家,出京,赚亏

  说来也巧,北凉王徐骁正要离京,大将军顾剑棠便从两辽归来上朝。今日早朝,不设在保和殿,而是寻常以供上朝的养神殿,正南大门外,首辅张巨鹿领头的张党,独霸兵部的顾部武将,温太乙洪灵枢做老供奉的青党,被离阳王朝本土权贵腹诽成两姓家奴的西楚老太师孙希济,则领衔八国遗老新贵,四大派系扎堆,泾渭分明。

  张首辅一向不早不晚临朝,曾与上柱国陆费墀后在青党内三足鼎立的温洪两位柱国年岁大了,一般情况也来得较晚,反倒是眉发雪白的孙希济素来提前来到太安皇门外,以示老骥伏枥,但习惯性寡言少语,这位曾与春秋武圣叶白夔并称西楚双璧的老头儿如今身居王朝高位,执掌门下省,有封驳之权,有谏诤之责,入仕王朝后,不曾折节,从未有泛泛而谈,不言则已,一言必是有的放矢,深受皇帝陛下敬重,传言马上就要获封一阁大学士的头衔。

  孙希济满头鹤发,皮肤褶皱如老松,身体不太好,时不时就要冬染风寒夏中暑,陛下甚至专门为这名老臣破例赐座,不过现在看上去孙老头的精神气却依旧很盛,他身边围聚了一帮都差不多花甲之年的八国遗老,第二辈“新遗”们倒是不介意堂而皇之与其余三党站在一起客套寒暄,说些无伤大雅的谐趣乐事。

  孙希济抬起头,看到远处走来的两位同僚,老太师脸上神情冷淡,当文武百官都察觉到两人露面,立即不约而同噤声禁言,那两人中一人穿一品绣仙鹤文官袍,紫髯碧眼,身材高大,相貌清奇,步子不急不缓。另外一人穿一品绣麒麟武官服,长了一双狭长丹凤眸子,看人看物喜欢总眯着眼,非但不给人秀媚感觉,反而平添了几分阴沉,他步伐坚定,此人与首辅张巨鹿一同下车一同走来,约莫是他步子更快,起先两者并肩而行,逐渐便超出了张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