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国民党金牌杀手刘全德(3)(1 / 1)

喋血刀锋 边芸 1431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第六章 国民党金牌杀手刘全德(3)

1935年11月,刘全德在武昌被国民党逮捕。这个受党教育多年最懂得变节意味着什么的人,竟“扑哑”跪倒在国民党特务脚下,从此死心塌地充当国民党的鹰犬。由于他剿悍凶残,枪法娴熟,被送到特务训练班接受爆破、暗杀等特种训练,成为深得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赏识的一员得力干将。他先后在军统头目陈恭澎、季仲鹏、毛森手下任副官、特别行动组长、海外交通站站长、东南特区警卫队长、京沪杭卫戍总司令部上海指挥所第二处警卫组长。

国民党特务正是利用刘全德对共产党内部情况了如指掌的特点,将他派回上海,专门从事绑架暗杀活动,其手段不仅狡猾歹毒,而且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在一个不长的时间里,由他直接指挥或参与暗杀的重要人物就有七八个之多。例如1943年,上海轰动一时的汪伪特工总部电讯总台总台长佘珍被杀案,就是由他一手制造的,刘全德因此而受到戴笠的特别嘉奖。

1949年6月,刘全德在上海被解放军逮捕,由于解放不久,我方对他的罪恶掌握不多,加上他又施展两面手法,积极要求立功赎罪,在关押了一周之后即被释放。同年8月,刘全德从上海逃往舟山岛定海,后经厦门到了台湾,又投到毛人凤为首的保密局特务机关。

为了暗杀陈毅,台湾“国防部保密局”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与策划,刘全德和同行的6人接受了美国顾问的强化训练。毛人凤下了死令:“限期6个月,除掉陈毅,震动中外!”毛人凤还许诺,事成之后,刘全德可获得2000两黄金的奖赏。这笔奖金足以保证他后半生不愁吃穿。出发前,刘全德被任命为“保密局直属行动组上校组长”。

刘全德等一批特务将被派到上海,已为我公安侦察部门所掌握。但要掌握其确切的行动时间并在上海500万茫茫人海中准确地圈定目标方位,却非易事,更何况“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对手绝非等闲之辈!形势紧迫,公安部门不能等闲视之。

主管全市隐蔽战线斗争的市公安局副局长兼社会处处长扬帆,最近一段时间接二连三收到有关暗杀上海领导人的案件通报,心头如同压着一块巨石。从30年代起,扬帆就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他对国民党特务搞暗杀活动十分清楚,至今,他对当年军统特务在上海暗杀杨杏佛、史量才等爱国革命志士的情景记忆犹新。不管是什么人,无论是自己的军事对手或是政治对手,只要用其他手段不能解决的问题,均施以暗杀了结,这是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惯用伎俩。

扬帆对国民党特务搞暗杀恨之入骨。他将近来发生的暗杀事件情况,以及台湾国民党特务机关派遣刘全德等特务到上海暗杀陈毅的阴谋,向陈毅和潘汉年副市长作了报告后,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陈市长的离所和外出时的安全警卫工作,同时召集公安局社会处主任、科长会议,讨论部署侦破工作。

上海解放才5个多月,临近上海的舟山群岛、嫌洒列岛等大大小小岛屿还为国民党军所占据。舟山及其附近岛屿上的渔民、商人为了糊口,经常驾船到吴淞口上岸销售鱼虾等海产品,再贩运生活日用品回岛,一些特务乘机混入其间,从吴淞口登岸潜入上海;有的趁月黑浪高的深夜偷渡登陆。虽然进驻上海市的人民解放军和公安机关采取了一系列戒备措施,但毕竟海岸线漫长,防不胜防。

刘全德曾长期在上海和江、浙一带进行特务活动,有一定社会基础,潜沪后易于隐蔽,这对我侦察发现目标是个不利条件。但扬帆认为,刘全德既然要进行特务活动,就离不开他赖以掩护和利用的社会关系,只要工作缜密得当,目标选择准确,就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他按照既定侦察方案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一是加强对吴淞口码头的控制;二是对已经掌握的刘全德的关系处,布置专门力量日夜监视守候,等待其自投罗网;三是尽量争取有可能接触刘全德的关系人为我所用,主动出击,发现刘全德的行踪;四是深入调查,发现新的主要线索或刘全德的踪迹,“撒网”控制。

刘全德的确很狡猾。

1949年10月30日,台湾“保密局”特务机关用飞机将他和行动组成员安平贵、欧阳钦空运到舟山岛定海,交给在定海的著名土匪头子黄八妹,指示她设法将三人送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