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6、(1 / 1)

[综]技高一筹 隐山 5106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202章 6、

有道是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转星移几度秋。

这一年, 又是踏青好时节。

桥头河岸, 沙洲边一处连接着江中亭屋的悬丝桥上稳稳走来一个小人。

他背着一个等身高的背篓, 一双穿着软靴的小脚不紧不慢地踩在那条不过拇指粗细的钢缆上, 慢悠悠地往河边荡去。

离这条悬丝桥不过几丈远的地方,十来个年岁差不多的小童慌不迭地跑在木板铺就的桥面上, 急匆匆地往对岸赶。

等她们一鼓作气冲上岸边, 才发现早有一人笑眯眯地站在眼前。

“呀, 又是李子赢了!”

“怎么总是他赢, 早起我还特意多吃了一碗饭呢!”

“你若不贪嘴还好,现如今多加一碗饭食坠在肚里,想快就更难了!”

这些女童七嘴八舌叽叽喳喳一顿排揎,只把当中唯一一个小儿郎宝贝似的圈在中间,竟是谁也不肯撒手。

“莫急,莫急。”

好脾气的小子憨笑道:“今日不成, 还有来日呢。”

他从怀里掏出一把金灿灿的果子,挨着人头分给围在身边的小娘子,“师父还等着我办差呢, 今日就不与你们说笑了。”

模样最俊俏的小娘子啃着果子问道:“道长又要你去解阳山讨泉水了?”

附近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在河上落户的智慧道长是个喜欢钻研药性的大善人。

要是有谁惹了胎气生不出娃娃, 不管多远来求都能得一份解药。

李子笑着点点头,“这一来一回须得天黑才能下山,明早再来和你们重新赛过。”

他说着就和那些依依不舍的小娘子挥手道别,独自往进山的小径去了。

这山上的路自从李子懂事起就随师父走过无数次, 如今更是闭着眼也不怕失了方向。

他脚程快又有功力加持,不及晌午就来到了一处隐隐浮现于云雾中的深山古庙。

打扫门脸的道人一见他就欢喜得很,“李子来了,昨儿师父还念叨你呢!”

李子回手作揖,“只怕仙长惦记的不是小子,而是小子背上的贡品吧!”

那道人听了也不恼,反倒扔下笤帚过来拿人,“休得多言,快随我进庵拜会。”

待得拜见主家,花红表礼、羊酒果盘一一奉上,李子又从背篓最下面捧出了一个只比成人拳头大点的晶莹玉壶,“仙长,这是今年的猴儿酒。”

原本眼中带笑的如意真仙一听见猴儿这两个字就面色微怒道:“这酒不吃也罢!”

李子一愣将要请罪,却被随侍一旁的大徒弟招手唤到门外,“莫怕,莫怕。且随我去打水。”

到了后院井栏,老道长一面抛下水桶一面悄声说道:“前儿有个小妖儿大老远的从枯松涧跑来报信,只说师父的侄儿圣婴大王让一个过路的猢狲给害了,这才心中恼火,与你师徒却是无怨。”

李子听了闷声不语,只等把那一瓮水背好才与出力的道长言谢告辞。

沿原路下山回到河岸,又一行慢慢渡至层层蓝幔围起的水榭,寻到正在研墨临书的师父将所见所闻细细道来。

“哦,那道人是这样说的?”

宋辞轻轻吹了吹纸上尚未干透的墨渍,“看来你我师徒二人留在西凉女国的时日不多了。”

“若非师父执意在此等候故人,徒儿早想远远离了此地。”

李子羞赧地搓着手,“那些小娘子还好些,大点的婆子就跟那山间吃人的老虎一样凶,每每碰见眼里都冒着绿光!”

“这才哪到哪?”

宋辞听了伏案笑得不行,“你还小呢,才不到十岁大,再过几年你试试!”

女儿国的女人都凶悍得很,尤其在看见男人的时候,这也是她执意把住处安在水流最湍急的河段的原因。

即便如此,早几年还有婆娘冒死驾船来抢人种的,要不是她好意搭救,只怕这屋子下面的桥墩都得让沉尸塞满了。

收好落胎泉水,宋辞去灶间给李子取来一份温热的晚饭,“我见你挺喜欢那几个每日比着过河的小娘子,记得最俊俏的那个好像叫杏儿吧?你若是不舍得,为师帮你把人聘走如何?”

李子一听脑袋摇晃得拨浪鼓似的,“不成,不成。我还得跟着师父游方学道呢,怎能带着媳妇上路!”

“傻小子!”

宋辞扑撸了一把孩子的刘海,“跟着师父可不是好差事,往后的路可比不得在西凉女国自在了。”

她说完心中一叹,但愿老天保佑,能让自家师徒乘着唐和尚的东风回返大唐,也好给李子谋个出路。

既得了取经人的消息,宋辞也不让李子四处游荡了,只叫他呆在附近和小娘子玩耍,顺便盯着有没有远来的外乡人。

这日,宋辞闷在药房研磨改良版落胎丹,忽然听见李子大呼小叫地跑了进来,“师父,河口来了三个模样古怪的和尚跟一个模样俊俏的和尚,正在那吆喝着叫船渡河呢!”

“来得正好!”

宋辞连忙扔下药杵,抓起小徒弟就临窗跳进一早准备好的快艇里,“李子,打今儿起你的大名就叫李乘风,惟愿乘风破浪所向披靡!”

李子听了激动的小脸通红,“多谢师父赐名!”

他二人驾着快艇突突突赶到河口,一个急转弯就别开了将要过来载客的老妪。

宋辞笑着站起身,朝着被这股急浪溅得满身水花的取经人问道:“唐长老,一别经年,可还认得故人啊?”

“吴太子?”

“小孩?”

“琴娘?”

“小道士?”

岸上师徒四人齐齐一愣,后来还是唐僧忍不住问道:“阿弥陀佛。吴太子,你不是要返乡为唐王陛下进献树种吗,为何反倒来了这西凉女国?”

“唉,此事说来话长啊!”

反正都是熟人,宋辞也没客气,连连招呼他们上船,“难得有缘相聚,且让小道略尽地主之谊,也好为长老和三位高徒讲讲这女儿国的风俗禁忌!”

她随即又谨慎地看了看左右,小声言语道:“不瞒长老,在这西凉女国内非但有你们师徒的旧故,还有一个新近结下的仇家呢!”

“师父,咱们不如就跟他去吧!”

猪八戒哼哼着说道:“好歹也是故人,吃他几席斋饭也不算冤枉!”

“去!”

孙悟空一巴掌把那贪吃的呆子拍走,“师父,不如且随他去,也让俺老孙听听这仇家究竟是哪路妖怪!”

“也好。”

唐和尚瞧着周围虎视眈眈的女子就觉着怕得很,急忙以袖遮面朝三徒弟吩咐道:“悟净,快把行礼和白马牵上!”“好嘞!”

沙僧想起半路吃尽的餐食也不禁抹了抹嘴巴,笑呵呵地挑着担子上了造型古怪的大船。

等到身虚胆弱的唐和尚在舱内坐好,宋辞立刻发动快艇甩开了那些渐渐包围上来的女人,疾驰至足有二层高的水上阁楼。

“圣僧莫要见怪!”

宋辞扶着有些晕船的唐和尚,“小道也是迫不得已才选了这么个住处。”

她放下悬梯引着客人入内,“只因这女儿国的国民一见到男子就想抢回家当做人种,小道不堪其扰,只得带着徒弟住在水上。”

猪八戒摇头晃脑地张望着,“人种是何说法?”

“这,实在让人难以启齿。”

宋辞强忍着羞涩道:“就是专门给女儿家配种做夫妻的!”

“啊,这差事好啊!”

猪八戒听完急得直转悠,“我说你这道士也太不诚心了,你自己不愿意与人分忧,怎地还拦着我们”

“八戒!休得胡言!”

唐和尚喝住口无遮拦的二徒弟,“不说吴太子本是好意,你已随我斋戒,又岂能惦记儿女私情!”

“你这呆子,净想美事!”

孙悟空伺候着师父落座,“你也不想想这举国上下多少女儿,单你一个男子又哪里配得过来,迟早落得熬干了事!”

“你这缺德的弼马温,就不能想我点好的!”

猪八戒扭着屁股一坐,“这里既是女儿国,保不齐那国王还想着招婿呢,我若成了王夫她又怎么舍得将我让与别人!”

宋辞微微一笑,从袖里掏出一张字据,“猪长老可是忘了曾经在高老庄吃过的苦头了?”

“拿来吧你!”

猪八戒三两下把契书撕了个干净,还赶在师兄弟探头前塞进嘴里,“怪道我看着你眼熟,原来当年是你使坏作弄我!”

“非也,非也。”

宋辞招呼李子把斋菜热上,“高家一事实与小道无关。不过那琴娘却是我一远方亲戚,只因早年间一时玩笑说起过此事,她也懊悔不该因着一时意气冒犯了长老,这才在成亲前把契书留给我做个念想。”

猪八戒闻言一呆,“啊?琴娘成亲了?”

宋辞点点头,“不错,只怕娃娃都满地跑了。”

“嗐,要么说俺老猪没福分呢!”

忆起往事,心酸难耐的猪八戒捞起手巾擦了擦泪,“想必翠兰小姐现如今也是外姓人了。”

“你这呆子,先前说你还不肯认,眼下怎地凭白就犯起了呆病!”

孙悟空捡着桌上的芒果啃了几口,“小孩,你早先说的仇家是哪个?我可认得?”

“大圣的金面又岂是人人得见的。”

宋辞推开窗户指着解阳山方向,“这西凉女国有一口落胎泉,专为人种所配。那看管泉水的如意真仙正是牛魔王的亲兄弟,他记恨大圣害得圣婴大王红孩儿不得自在,拿你当仇人看待。日后你们师徒四人若是不小心饮下子母河水种下胎气,他定是不肯与你们解药的!”

“不给就不给。”

沙僧笑着接话,“我大师兄不计较他就是好运气,哪里还轮到什么如意真仙记仇。况且咱们只要不倒头往河里栽,还怕吃进怀胎水吗?”

“话虽如此,还是小心为上。”

唐和尚依然不放心地说道:“悟空,冤家宜解不宜结。他既惦着找你报仇,你就莫要往解阳山去了,好歹大家图个干净。”

闲聊了小半个时辰,灶上的斋饭也得了,宋辞便请这师徒四人一起进到饭厅享用。

此时,桌上早已堆满了豆包糕饼糖馒头,还有那专供斋戒之人食得的各式煎炸炒菜,就连新鲜的瓜果也装了满瓮。

眼见主人家如此盛情,唐和尚只得连声念佛虚心愧领,也好让辛苦一路的徒弟们放开肚皮吃顿饱饭。

桌上四人吃得香甜,宋辞也不忘让李子弄些麦子青草伺候那匹从不显山露水的白龙马,只盼着他能看在今日的情分上多多关照小孩。

稍待盘光碗净,十分懂得眼色的李子又赶忙为几位贵客奉上了消食茶。

宋辞品了口香茗,笑言挽留道:“圣僧,今日天色已晚,不如就在寒舍歇息一夜,明天早起再去拜见国君吧。”

“是啊,师父。”

猪八戒揉着肚皮憨笑道:“早起吃饱再去,也好有劲儿赶路啊!”

唐和尚朝窗外一看,见日头已经旁落西山,心知殿上君王也定是不再议事,遂点头应道:“我师徒四人又要叨扰太子了。”

宋辞苦笑着摆摆手,“圣僧千万莫要客气,否则真要羞煞小王了!若不是小徒年幼经不住颠簸,我又何必困守在这孤岛上。如今好容易遇见故人小王欢喜还来不及,又怎会心生困扰?”

说话间她又从袖里掏出一瓶新研制的丹药,“此乃落胎丹,乃是昔日用表礼羊酒请来的落胎泉水所炼。圣僧既要入宫参拜,不妨带一瓶防身。”

孙悟空听了颇为不解,“我等见完皇帝就走,为何还要带这东西?”

宋辞尴尬地咧咧嘴,“只因那女王陛下正当妙龄,圣僧又生的仙童下凡一般,我怕她一时兴起…… ”

孙悟空乐得一蹦三尺高,取笑道:“你怕那国君想要招俺师父为婿,花言巧语打动不得再施诡计?”

眼看着唐和尚的嫩脸都能摊鸡蛋了,宋辞只能轻咳一声描补道:“或是小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常言道有备无患,有备无患嘛!”

此话一出,只把那唐和尚羞得无颜见人,连连念着旅途疲劳困倦得很,想要去厢房歇息片刻。

宋辞也不惹他,抬手便让李子将四位贵客带去早已收拾妥当的卧室,还顺带提供了温泉洗浴服务。

舒舒坦坦睡下一觉,清早,宋辞又弄了些蒸饼蘸酱菜招待唐和尚几人吃了顿好饭,这才拱手相送看着他们去了迎阳驿方向。

“李子,快来!”

稍待那师徒四人的身影拐着弯儿不见了,宋辞赶忙招呼来自家孩子,“昨天我让你伺候几位长老沐浴,你可有按我的吩咐行事?”

李子点点头,很是嫌弃的皱皱鼻子,“唐长老还算清爽,余下三人都邋遢的不成样子呢。”

“不怕,不怕!”

宋辞笑着接过孩子手里的玻璃瓶,“这可是咱们师徒的买命财呢!”

揣好宝贝,她颇为不舍地看向江中的水榭,“徒弟,咱们也该整理行囊上路了。”

李子闻言一愣,“师父,咱们不和唐长老一路同行了?”

小孩年幼不知事,只觉得那几位长老虽然长得怪模怪样却极好相处,应该不会在意多带两个人上路。

宋辞无奈解释道:“同行也分怎么个行法,唐长老师徒皆为承天庇佑的有道高人,你我这样的凡夫俗子若是硬凑上去,只怕化成灰都没处埋啊。”

等到哄劝过半知半解的李子,也答应了他要留出一天时间好去和那些平日里玩得好的小娘子告別,宋辞转头就拿出工具拆了悬丝桥,改用巨石垒成桥墩架梁铺路。

隔天临行前,故作坚强的李子望着江边不停招手唤人的小伙伴到底没忍住掉了两行泪,宋辞感慨地拍了拍他稚嫩的肩膀,“都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如今小道算是为这西凉女国添了一份别样的景致,也不枉你我师徒借住于此的情分。”

“师父,咱走吧。”

李子抹了抹泪,哽咽道:“要不等那些大娘子追上来就走不得了。”

听见这满是孩子气的话,宋辞心里的伤感也去了些,应声发动快艇驶到了子母河上游的渡口处,随后弃船登陆往岸上山林去了。

此地山林的景色虽不如解阳山秀美,却也别有一番野趣。

李子长到九岁上还是第一次走出女儿国的地界,真是看着哪里都新鲜的不行。

宋辞也不拘着他,任由孩子在林子里逗弄动物随意玩乐。

如此游山逛水走了半月,这日正逢午时艳阳高照,林子里又闷又热晒得人油皮也化了。

“李子,不走了,快把帐篷搭起来。”

无精打采坠在后头的宋辞蔫蔫叫道:“往后咱们只在早晚两晌赶路,午间留着歇脚纳凉。”

还在前头和电子狗戏耍的李子喜滋滋的答应一声,连忙跑回师父身边打背囊里拿出一个颜色喜人的小蘑菇。

寻了处庇荫的草地按下帽上的斑点就手一抛,那翻滚着落地的小蘑菇就渐渐膨胀定型,扎在地里成了一栋自带门窗的蘑菇房。

扔下没什么用处的蒲扇,宋辞一头钻进去打开冷柜拨弄着里面的食材,“中午还是吃凉面吧,多少去去暑气。”

李子也不挑嘴,挑了块酱牛肉就去支锅做饭。

不多时,锅里的面汤也冒出了袅袅香烟,宋辞快手捞起熟透的面条在冰水里浸了浸,只把略温的分给李子,也免得他人小冻坏了肚肠。

师徒俩正在这脸对脸往嘴里吸溜面条呢,却不想让这顺风飘去的香味引来了一伙占山为王的强人。

打头的两个坏痞子原本带着手下的喽啰堵在另一条小道,如今闻到烟火气自然晓得又有商旅过界,拎身便寻了过来。

等到探清在林中歇脚的不过是一大一小两个弱气男儿,再见到他们随身携带的金银器物、山珍海味,登时便张牙舞爪地叫嚣着冲了出来。

“呔!”

响锣开道,当头一个身披虎皮的彪形大汉高喝道:“你是哪来的书生,还不快来拜见你太岁爷爷!”

另一个身披豹皮、手执狼牙棒的莽汉桀桀怪笑道:“咱们兄弟也不为难,你只管把行李盘缠留下自去吧。”

从没见过如此阵仗的李子让那锣声吓得差点跌碎了碗,倒是身经百战的宋辞慢悠悠地咽下嘴里的酱肉,“两位仁兄想必是占山为王的山匪吧?不巧小道刚刚算了一卦,卦上显示今日万事不吉这才停住歇脚。二位大王若是听我的劝,不妨安稳家去也免得父母挂怀。”

“你这道士好大的胆子,竟敢狡言欺我兄弟!”

莽汉虎目一瞪,“小子们,快与我把这滑头的道人拿起来好生侍奉,也好让他知道咱们山寨的厉害!”

“唉,没病没灾的,大王何苦想不开呢!”

宋辞慢吞吞地从道袍里解开裤带,手腕一抖就是一个剑花,“李子,还记得师父教过你的话吗?”

“记得!”

李子小手一抖,学着师父的样子抽出随身佩戴的软剑,“打不过就跑,打得过就揍得他哭爹喊娘不敢再犯!”

“咳,不是这句!”

宋辞就近弹了孩子一个脑蹦儿,“为师说过多少次,我们行走江湖最要紧的就是‘以德服人!’”

她教育完徒弟又转向那群看傻子一样的山匪,笑容满面地说道:“既然大王舍不得走,那就留下与我们师徒二人作伴吧。也免得我这徒弟孤零零一人与野兽作耍,看得我痛煞心肝。”

作者有话要说:

宋辞:唐和尚羞羞脸.jpg

另,女儿国真心彪悍啊,看看原著怎么写的,男子不肯相从就要片成生鱼片做香袋~~_(: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