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3 章(1 / 1)

晋霸天下 御览山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精锐的队伍,本将来者不拒。”

见自己曲解了华安的意思,皇甫明有些别扭,顿了顿,道:“将军,这支精锐的斥候部队,总该有一个威风的名号吧就像无当飞军,虎豹骑这样的响亮名号。”

华安闻言,蹙了蹙眉,关于这支部队的名号,华安还真的没有想过,一时不由得为难了起来。

“聋哑斥候队最合适这支队伍特点,只是”华安说出了一个名号,但总觉得不合适。

“将军,这聋哑斥候队的名字,也太难听了。”皇甫明有些失望的说道。

华安微微摇了摇头,看向身后的随从,准备向他们征询意见。

“大哥,千万别问我,我可不会起名字。”王三连忙躲向一边。

“张育,你是有见识的书生,你有什么好名字,适合这支斥候队伍。”华安看向身后的张育,轻声问道。

张育蹙眉思索了一会儿,抱拳道:“将军,聋人为失聪之人,斥候为士兵,不如就叫聪士吧”说完看向华安。

“聪士,倒是非常符合这支队伍,不过,还不够霸气,聪士营怎么样”华安大声说道。

皇甫明闻言,大声道:“聪士营,这个名字最好了,我大哥叫皇甫聪,聪士营便是皇甫聪麾下的士兵,也可以这么理解的。”说完兴奋的看着自己的大哥皇甫聪。

华安点了点头,正色道:“好吧这支队伍,日后就叫聪士营了,皇甫聪便是这支队伍的营主,皇甫明为副营主,至于麾下士兵的数量,就看你们兄弟二人能练出多少合格的聪士了。”

皇甫明闻言大喜,抱拳道:“将军放心,就从这五百聋哑人之中,末将至少可以训练出一百名合格的精锐聪士,不出一年,便可供将军驱使。”

“哈哈刚刚封个副营主,就自称末将了,对了,你还没问你大哥,是否接受本将的任命呢”华安大声说道。

皇甫明闻言,立即用手语与自己的大哥皇甫聪交流,皇甫聪见自己一个聋哑人士也可以为国立功,心头不禁万分激动,直接跪在地上,抱拳向华安谢恩,华安连忙上前将其扶起。

“谁说聋哑人不能从军报国,从今日起,聪士营便正式成立。”华安握着皇甫聪的双手,看向身后的王三等人。

“恭喜大哥,不久的将来,又可以有一支精锐之师了。”王三抱拳恭喜了一句,随后,各位随从都相应的恭喜了一句。

在聋哑馆呆了半天,临走之际,华安看向皇甫明,轻声道:“皇甫明,正月十五之后,你便要从这些聋哑人之中,选出最有资质的一百名,组成聪士营,并加倍训练,以尽快让他们可以成为真正的精锐斥候,无声杀手。”

“将军放心,我和大哥一定不会让将军失望的。”皇甫明正色说道。

华安点了点头,带领王三等众人,离开聋哑馆,随后,华安又相继拜访了盲人馆,以及城中各位世家大族的府邸,傍晚之后才返回刺史府。

半个月后,正月十五一过,南郑城便忙碌了起来,皇甫医和皇甫儒等人,除了忙于临时馆舍的事物,还有关心新建馆舍的材料准备情况,为了建造馆舍时可以节约时间,他们事先准备了大量的建筑材料,为了雕刻高大的皇甫谧雕像,他们更是雇佣了大量劳力,从山中运来了多块巨大的石头。

正文第四百八十一章益州要变天

此时距离春耕已经不远了,地面上的积雪开始慢慢融化,负责兴修水利的李疏渠等人,也忙着前往汉中各地,视察年前建造的沟渠,以防出现崩塌等问题,也好在春雨来临的时候,可以正常发挥沟渠的灌溉作用。

在城外的新建梁州军大营,陈霆和众弟子正在加紧训练新招募来的一千新兵,以尽快将这支部队训练成一支所向无敌的精锐部队,此次,华安前往益州平叛,将带上他们这支新组建的部队,因此,陈霆更是要将队伍训练好,以不让华安失望。

在文学馆下辖的聋哑中,皇甫明和皇甫聪开始挑选有资质的聋哑人,以便集中训练,从而练就一支精锐的聪士营,刚刚被封营主不久的他们,心里还是很兴奋的,因此,干劲特别足,挑选的时候,也更加的仔细和认真。

与南郑城一样,远在几百里外的梓潼城和阆中,也正在进行着紧张的准备,自从接到华安的军令,李奕和铁牛便开始招收新兵,并加紧训练,此时,新兵已经具备初步的战力,再过几日,他们便会拔营前往涪城,以虎视成都,密切监视益州方向的一举一动。

又过了半个月,天气开始渐渐转暖,土质也开始解冻,这正是建馆的好时机,皇甫医等人,便抽出宝贵的时间,与工匠师傅们一起,在南郑北门东侧开始建馆,并认真的指导。

又过了一些日子,春雨渐渐来临。各种沟渠都涨满了水,此时,春耕的时节已经来临,汉中的百姓便忙碌了起来,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插秧百姓忙碌的身影,由于土地新增了不少,因此,所有的老百姓都分到了土地,甚至,还有一些多余的土地无人耕种。华安只好临时下令。让雷暴和赵武军团的士兵,轮流前往种植,以不浪费这些田地,同时。也可以获得不少军粮。

在西乡城的牧场里。北伐军的数万头牲畜正膘肥体健。尤其是近万匹战马,已经有数千匹可以使用了,华安将这些可以使用的战马。全部调入南郑,以保证亲兵营、无当飞军和陈霆麾下梁州军的使用,从而可以快速前往涪城,以应对益州即将出现的危局。

而那些膘肥体健的黄牛,则在辎重营的调配下,被送往梁州各地,以缓解春耕的压力,尤其是汉中方向,新增了万顷良田,对耕牛的需求自然是十分巨大的,有了大量的耕牛将大大节约百姓耕地的时间,以及体力的消耗,从而提高耕地的效率。

春耕时节,所有人都在忙碌,华安自然也不例外,虽然不用亲自干活,但华安要统筹安排各种事物,好在有马当、谢思明、张育等人,为华安分担了不少压力,让华安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事情上去。

忙碌的春耕,情况不明的益州形势,都萦绕在华安的心头,让华安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每天大半的时间,都在刺史府大堂和郊外度过。

“将军,将军。”华安正在大堂中思考益州的形势,马当便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华安连忙起身,问道:“马大人,出了什么事。”

马当抱拳道:“将军,由于新增土地过多,各种春耕的物资都不全,耕牛、铁犁、甚至春耕的种子,都不够用啊真是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