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 章(1 / 1)

晋霸天下 御览山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美,让人欲罢不能。

尝到甜头的华安,继续吮吸了几口,但奶水是孩儿的,华安不敢吃的太多,在尝尝鲜之后,便舔了舔嘴唇,意犹未尽的回味起来。

“夫人的奶水真是香醇甜美,怪不得孩儿吃的这么香,为夫若是能每日尝上一口,就心满意足了。”华安厚着脸皮说道。

“讨厌,看你美得。”见华安一副不要脸的陶醉表情,王灵忍不住斥了一句。

华安吐了吐舌头,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小宝贝仍在吧嗒吧嗒的吮吸着乳汁,丝毫不在意亲爹亲娘之间发生的事情,婴儿的世界里只有吃奶、睡觉、玩耍,稍有不如意便嚎啕大哭,这也许是人生中最快意的时刻了,可以不用考虑生存,事业、以及天下大势。

看着自己的孩儿,华安不禁羡慕了起来,若是自己还是个婴儿该多好啊每天吃喝玩睡即可,不用操心那么多事情。

但很快,华安便清醒了过来,这种慵懒的想法太可怕了,他会磨损一个人的意志,让人一生碌碌无为。

不过,人生苦短,若是一直想着事业,不知休息,一个人迟早是要累垮的,偶尔慵懒一下也是生活的需要,一张一弛才是长久之道。

华安觉得每日在大营练兵已经够苦的了,回府之后,和爱子一起放松一下,倒也无可厚非。

这么一想,华安心中的负罪感便大大降低,心情不禁又大好了起来。

孩儿吃饱喝足之后,砸了砸小嘴便沉沉的睡去,王灵将孩儿轻轻放在床榻上,起身与华安在后院之中逛了起来。

在后院的凉亭之中,华安将在京城中,拜访朝中官员的遭遇向王灵倾诉了一番,对于自己的出身,华安感到有些失落。

王灵听了华安的遭遇,细心的劝解了一番,并表示全力支持自己的夫君,让华安颇为感动。

第二百八十四章屯田

华安回到北伐军大营日夜练兵,尤其是新兵的训练是重中之重,几个月后,新兵初具战力,在进行一番演练后,华安颇为满意。

此时,已到了春耕的季节,华安觉得三万大军日费军粮颇大,给朝廷增加了不少负担,于是上奏朝廷,要求屯田养兵,以减轻国库的压力。

对于华安的请求,朝廷自然非常高兴,不过京城周围的良田都被王公贵族霸占完了,上哪儿给华安找一块用于屯田的土地,成了朝廷官员的头等大事。

若是从那些王公贵族手中,索要一些田地分给北伐军,倒是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不过这些王公贵族是肯定不会同意的,田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他们才不会随便分给北伐军呢

在皇权被士族掣肘的东晋时代,只要这些拥有土地的士族贵胄不松口,就连皇帝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不过,华安在上奏之前,就已经了解到了这些情况,对于京城周围良田和山泽的归属也都了如指掌,心中也早就有了万全之计。

朝廷为了表示支持华安的屯田请求,东拼西揍的从几位当朝大臣的封地里抽出十顷良田,拨给北伐军。

一顷五十亩,十顷也就五百亩,这么点土地对于北伐军三万人马来说,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随便抽出一队人马就可以将这些田地整理的井井有条。

不过,对于朝中几位大臣的高风亮节,华安仍表示感谢,而后将十顷良田如数退还,一亩也不要。

华安一亩良田都不要,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嫌少,不过,为了自身的利益,所有的大臣都闭口不言,装作啥也不知,原先忍痛割让土地的几位当朝大臣更是大大的松了口气。

对于朝中大臣的装傻充愣,华安一笑置之,因为他看上了一块绝佳的荒地,这处荒地不仅地域广阔,而且位置也很优越,只是至今仍无人开垦,算是一片绝佳的地,华安请求将这片荒地全部拨给北伐军屯田之用。

荒地贫瘠,很难种出丰产的粮食,对于华安的要求,朝廷的众大臣都感到摸不着头脑,不过既然华安这么要求了,朝廷便顺水推舟,将这片没人要的荒地全部拨给北伐军做屯田之用。

这处荒地位于京城以北的大江南岸,地势高的位置常年干旱,野草都长不高,最靠近大江的低洼之处则一遇到大雨便被淹没,根本种不了庄稼。

不过,像这种在平常人眼中的不毛之地,在华安的眼中却是一块风水宝地,只要善加利用,完全可以将这里改造成一片鱼米之乡。

华安粗略的算了一下,这块土地足有几千顷,折算成亩数则不下十万,足够北伐军屯田之用。

能得到这么多的屯田土地,华安内心自然是欣喜若狂,但所部将士却不太理解,他们和那些朝廷大臣一样,都认为这是不毛之地,当然也有部分将士心里有怨言,他们认为当兵的就该吃皇粮,凭啥还要种地,这不成了农夫了吗

对于部下的这两个疑问,华安一一作出了解释。

首先,华安之所以要求屯田,一是为了减轻朝廷的负担,毕竟,朝廷养兵过多,财政压力比较大,二是为了让士兵有个放松的时间,没日没夜的训练是极其枯燥的,时间一长人是会烦躁的,而且,一个人的神经若是紧绷的时间过长,很容易生病,偶尔种种庄稼,看着野外的绿色,有利于调节士兵紧张的神经,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对于这片不毛之地,华安已经考察很久了,对于这里的一沟一壑,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对于如何将这里改造成千顷良田,华安心中已经设想出了一个美好的蓝图,只是部下将士大多都是大老粗,对于华安设想的美好蓝图,完全体会不到,为此,华安也不想多费口舌。

正式得到这片土地之后,华安便着手改造,每日轮流派遣所部士兵进入荒地,利用手中的农具改造荒地,余下的士兵继续在大营训练。

对于大江沿岸的低洼之处,华安原本打算全部填高,这样一来就不怕洪水了,不过在实际改造的过程中,华安惊讶的发现自己太天真了,如此广阔的低洼之地,若是全部用人力填高,工程量实在是太大了,就算让北伐军三万将士日夜不停的动工,也要填个一年半载的。

为此,华安决定改变方案,将部分特别低洼之处保留下来,改造成灌溉所需的水库,同时还可以在里面养殖鱼鳖,可谓一举两得。

而那些不是特别低洼的位置,则进行适当的填高,取土全部来自就近的高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