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诫道。
众大臣一听是收复中原,顿时互相对望了几眼,对于收复中原,满朝的大臣,感兴趣的着实不多,他们早已习惯了江南的鸟语花香,对气候相对恶劣的中原,大部分都没了兴趣,也从来没想过要收复中原。
见众大臣一副事不关己的表情,褚蒜子心下很不高兴,她暗自叹了口气,看向人群中的华安,正色道:“华爱卿,关于收复中原的折子是你上的,具体的情况,就烦请爱卿当着满朝大臣的面再说一遍。”
“是,太后。”华安抱拳一揖,走出队列,看向满朝的大臣,大声道:“各位大人,我大晋偏居江南一隅,所占土地以荆扬二州为主,土地不够宽广,百姓也不够多,而中原的赵国占据十州之地,兵多粮足,长此下去对我大晋将极为不利,而以我大晋目前的实力,还无法同赵国相对抗,直接北伐中原胜算不大,为今之计,只有趁着石虎新败,无力南下的机会,挥师西进,攻取蜀国,只要我大晋占据了蜀国,实力至少增长五成,与赵国对峙的本钱也就更大了,攻取蜀国之后,我军修养一段时间,便可沿着汉中继续西进,攻取秦州,而后再北进,与凉王的大军相互配合,攻取赵国的关中之地,一旦我大晋占据关中,便可与江南的荆扬二州大军形成掎角之势,共同夹击中原,收复失地指日可待也,不知各位大人以为如何。”
华安说完,精神奕奕的看向朝中的众大臣,不料众大臣反应麻木,似乎完全就没有在听华安讲话,甚至心有反感,这着实让华安大感意外。
不过,这也难怪,这些文武大臣,要么是江南的士卒,要么是在江南得到了稳定土地的江北士族,他们当下的生活都很富足,而一旦打仗,就必须要征兵征粮,而这无疑会给他们带来负担,士卒出身的官员自然就不愿意了。
“诸位爱卿,对华爱卿的计谋有何意见,不妨都说说。”见众大臣不理华安,褚蒜子开口问道。
一名大臣出列,抱拳道:“太后,赵国虽败但实力犹存,若我军大举进攻蜀国,赵国一旦再次南下,我军拿什么抵挡”
“是啊是啊主力攻打蜀国,赵国大军一旦再次南下,后果不堪设想啊”众大臣随声附和。
见众大臣如此怯战,华安心头不由得燃起一股怒意,正色道:“各位大人,赵军此次南下,损兵不下十万,可谓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根本无力再次南下,而且,北方的燕国越来越强大,石虎的主力大军将遭到越来越大的牵制,况且,我军西征,不需调遣太多的兵力,三路八万兵马足以,不会对江南的防御造成太大的改变。”
见华安如此说,一名大臣,瞪着华安反驳道:“华将军,蜀国大军足有十余万,而且占尽地利的优势,将军仅凭八万兵力就想灭了蜀国,真是痴人说梦啊”
“是啊想当初,钟会十余万大军都奈何不了蜀国,最后还是邓艾偷渡阴平,直逼成都,才逼得后主刘禅投降,我大晋没有二十万兵马,很难平灭蜀国啊”另一名大臣跟着附和道。
见和自己争论的都是一群不懂军事的文臣,华安也懒得说什么了,他看向褚蒜子,大声道:“太后,无需友军协助,凭我北伐军一军之力,便可力战灭了蜀国,请太后下旨,让末将率军西征。”
“什么,就凭你北伐军一军之力。”褚蒜子也感觉华安在说胡话。
人群中一直默不作声的徐州刺史桓温,出列赞赏道:“华将军好气壮啊不过,仅凭北伐军一军主力,恐怕很难拿下整个蜀国啊不知将军可有详细的攻蜀计划。”
见桓温出列,华安心头一喜,他知道这个桓温是一定会赞同西征的,历史上的蜀国就是桓温灭的,于是,大声道:“有,当然有了,击头、剁尾、刺胸,我军南北中三路大军同时进攻,一战便可灭掉蜀国。”
“哦,三路大军一同灭蜀,好气壮,不知三路大军该如何配置,进军路线是哪里”桓温接着问道。
正文第三百八十八章西征前的准备
桓温这是在考察自己的战略战术眼光,和对地理的熟悉情况,华安岂能不知,他嘴角微微一笑,看向桓温,正色道:“蜀国山川险阻,不利于大规模行军,为了快速灭蜀,我大晋的三路人马,每路只需两三万即可,北路,沿着江北大路,直逼汉中,只要占据汉中,便可切断蜀国与赵国的联系,以形成关门打狗的态势,南路由交趾出兵,沿兴古、牂牁、巴郡、向蜀国的国都成都进逼,以吸引蜀国南部的兵力,中路大军直接沿着江水逆流而上,从键为登陆,直逼成都,三路大军协同配合,攻破蜀国易如反掌。”
见华安分析的合情合理,桓温心头大为惊讶,这同时也让他明白,北伐军大破石虎的十万人马,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华安的真才实学。
“好,华将军说的不错,我大晋的三路大军一出,蜀国必败。”桓温当着众大臣的面,大声表示对华安的支持。
见徐州刺史桓温支持华安,褚蒜子大大的松了口气,她不懂军事,但她相信华安,只要华安说可以攻破蜀国,那就一定可以攻破蜀国,如今又多了个能征惯战的桓温桓驸马,攻破蜀国的希望自然更大了。
要知道,桓温具有极强的军事能力,虽然此时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但与赵国的几次作战中,都有他的身影,而桓温每次出战全部都是胜利,连一次失败都没有,被人称为常胜将军。
自从娶了南康公主。仕途更是一片顺利,短短数年。便从一个小小的都尉升为权倾一方的徐州刺史,掌管着徐州数万人马。实力不容小觑。
见桓温支持自己的西征之策,华安心头大为高兴,他知道桓温也有西征的打算,于是顺水推舟,忙抱拳道:“多谢驸马爷,我军三路西征,驸马爷可否挑一路。”
桓温闻言,眉毛一挑,反问道:“哦。不知华将军想走哪一条啊”
华安笑了笑,道:“南路还远在交州,此一路非邓刺史莫属,中路沿江逆流而上,需要水军,而我北伐军连一艘战船都没有,自然不适合走中路,北路相对平坦,虽然路途远了些。但最适合我北伐军行进,所以,末将自然愿意走北路,直逼汉中了。”
“哈哈邓刺史走南路。华将军走北路,中路自然非我莫属了。”桓温笑了笑,看向褚蒜子。道:“太后,华将军的西征之策完全可行。臣愿意领兵西征,助华将军一臂之力。”
褚蒜子大
大的松了口气。开口道:“既然华将军和桓驸马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