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
华安闻言,轻声道:“这个,大哥已经知道了。”
王三闻言一愣,焦急道:“大哥,我军在并州方向已经丢掉了几十座城池,谢将军一退再退,照这样下去,晋阳城也坚持不了几天了。”
“你不用担心,谢将军是凉国名将,前几日不是刚刚小胜一场吗只要有谢将军在,并州一定丢不了。”华安肯定的说道。
“大哥就这么相信谢艾。”王三轻声说道。
华安点头道:“我相信自己的判断,谢将军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说完笑着看向王三。
“报,启禀将军,燕国两路大军合围鲁口城,魏国大将王午不敌燕军,鲁口城已经被攻破,王午将军率领部分将士,正在向邺城撤退,估计三日之内,便可以抵达邺城。”一名小校奔入华安的中军大帐,抱拳说道。
“大哥,真想不到燕国大军,这么快就攻破鲁口城了。”王三闻言,惊讶的说道。
“王午困守鲁口城,被攻破城池,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过,王午却帮了我军的大忙了,我们还要好好的感谢他呢”华安笑着说道。
“大哥,此话怎讲。”王三不解的问道。
华安说道:“你想啊前些日子,我军军心涣散,本是燕军进攻邺城的最佳时机,不过,燕军主力却舍弃邺城,进攻王午将军驻守的鲁口城,如此一来,我军就有了喘息的机会,从而逐步恢复士气,你说,我们是不是该感谢王午将军呢”
“大哥说的是,我们还真该好好的感谢王午将军呢哈哈”说完大笑了起来。
正文第七百二十九章蜀中来信
就在华安与王三打趣的时候,又一名小校进入了中军大帐,并抱拳道:“启禀将军,据前线斥候回报,燕国多路大军皆出现异动。”
“燕国大军有何异动,快说。”华安连忙问道。
小校抱拳道:“将军,慕容恪的燕军主力,已经向襄国奔来,另外鲁口方向和蓟城方向的数万燕国大军,也开始向襄国方向调动,数路大军加起来足有二十万人马,燕军似乎有攻打邺城的打算。”
“大哥,燕军大规模向襄国城集结人马,似乎真的是要攻打邺城啊”王三闻言,也做出了同样的判断。
华安点头道:“没错,燕国大军的确有攻打邺城的打算,此刻,代国大军已经推进到晋阳城,慕容俊怎能甘心落于人后,不过,慕容俊攻打鲁口耽误了不少时间,此刻,向邺城进攻已经太晚了,我军与魏国大军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只要沿着漳水列阵,便可以将燕国大军阻挡在漳水以北,先耗上几个月,而后在燕军疲惫不堪的时候发起反击,必可一举击溃燕军主力。”
“大哥说的是,我军士气已经恢复,现在的我军,已经不必惧怕燕军主力了,不过,大哥似乎要与燕军打持久战,打算耗几个月,这是为何不能速战破敌吗”王三疑惑的说道。
华安开口解释道:“燕军兵力优于我军,战力也不再我军之下。再加上燕军主将慕容恪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名将,我军想要速战而胜之,岂会那么容易。况且,燕军主力皆是骑兵,而我军和魏国大军却有不少的步兵,为了阻止燕军骑兵发挥优势,我军自然要借助河流的力量,沿河驻守,让燕军不能飞渡。如此对峙数月,燕军必然难以支撑。这就为我军带来了胜利的转机。”
燕国大片区域,连续三个月没有下雨,粮食的减产自然是非常严重的,华安相信。只要自己与燕国大军耗到秋收之后,燕军主力所要承受的压力一定非常大,进而不得不撤军。
“大哥觉得,若是我军主力与燕军主力正面厮杀,我军会居于下风”王三轻声问道。
华安想了一下,正色道:“我军与燕军的实力,应该在伯仲之间,谁弱谁强不太好判断,若是正面厮杀。很有可能会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如此一来,岂不让第三方坐收渔翁之利。”
华安所说的第三方。自然是蒲洪、姚襄之流,甚至,还包括桓温、殷浩等人,为了打击燕国,而让自己麾下的大军承受巨大的损失,从而失去威慑第三方的能力。这是华安所不愿意做的。
见华安首先考虑到黄雀在后,王三认可的点了点头。对华安的见识表示赞叹和佩服。
“大哥,燕国此时调兵遣将,估计最快半个月就可以集结完毕,二十天之内,就可以对邺城发起进攻了,我军如何布置,还请大哥早日安排。”王三请命道。
“不急,如何布置防守事宜,大哥还要与蒋干将军商议一下呢毕竟,此刻,我军兵力不足,必须与魏国大军同仇敌忾,方能挡住燕国大军的进攻,稳住我军的阵脚,我军目前的任务,仍然是继续训练,以逸待劳,等候燕军主力的进攻。”华安轻声说道。
王三闻言,点头道:“既然如此,我这就去训练大军,半个月之内,一定让我军完全恢复战斗力。”说完走出中军大帐。
随后,华安在中军大帐中,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派遣心腹亲兵,远赴辽东以北,游说高句丽和扶余等势力,准备在燕国的大后方放一把大火,以牵制河北的燕军主力。
华安不指望高句丽和扶余能帮多大的忙,但华安相信,只要燕国得知他派遣心腹前往高句丽等国,心里一点会非常的紧张,并不得不在辽东方向留下足够的防守兵力,以防这些已经归附大燕国的势力,发生反叛大燕国的行动。
关中方向已经日趋稳定,并且有王猛负责治理,华安基本不用操心,而蜀中方向的情况有些微妙,对于自己昔日兄弟内心的真实想法,华安还不是很清楚,不过,华安在离开蜀中,北上关中的时候,早就有了安排,在雷暴、铁牛两位主将麾下的部将之中,有许多都是华安安插的心腹,并且,这些人全都是单独行动,彼此之间,并不知道对方的存在,他们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向华安汇报蜀中的形势,以及雷暴、铁牛最近都做了什么异常的事情,当然,若完全没有异常,就不汇报,以增加隐蔽性。
这也就是说,华安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只要雷暴、铁牛出现异动,其麾下的部将之中,便会立即有人站出来,控制他们,并取而代之,从而确保蜀中,在华安的控制之中。
同时,为了防止雷暴和铁牛这两名优秀的将领,真的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华安派遣张育前往蜀中,对他们进行劝说,并让他们继续支持自己。
当然,为了防止张育心怀不轨,华安暗中在张育的身边也安插了眼线,并派遣多路聪士紧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