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行了一礼。
华安微微扬手,轻声道:“不必多礼,使者请起。”说完看向使者身旁的少年。
“敢问魏使,这位公子是”华安自然知道这个少年一定是冉闵的儿子,但为了确认,还是要问一句的。
“回禀华将军,这位便是我大魏的彭城王冉明,作为我大魏归附大晋朝廷的诚意送往建康城为质。”魏国使者抱拳说道。
华安闻言点了点头,并仔细的打量眼前的少年,只见这个冉明一脸的稚嫩,毫无让人畏惧的霸气,这与其父冉闵有着天壤之别,也许是年龄太小的缘故吧
“敢问魏使,传国玉玺可曾带来了。”华安再次问道。
魏国使者连忙应道:“带来了,自然是带来了,来人,快呈上来。”说完示意身后的仆人,将传国玉玺献给华安。
很快,一名魏国仆人拿出一个方形的包裹,并当着华安的面打开了。
“哦,这就是传国玉玺。”华安轻轻拿起传国玉玺,轻声问道。
“回禀将军,这便是自秦始皇以来,被历代君王奉为至宝的传国玉玺。”魏国使者正色说道。
华安点了点头,并仔细的观看手中的传国玉玺,只见整个传国玉玺,做工极为精巧,方圆四寸,上面纽交五条龙,正面篆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另外,在玉玺的一角镶嵌着黄金,在传国玉玺的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右侧更是加刻天命石氏四个大字。
如此精雕细琢,并在一角镶有黄金的玉玺,当为传国玉玺无疑,华安早就听说过关于传国玉玺的各种传闻,而眼前的传国玉玺与传言是一模一样的,尤其是镶嵌黄金的一个拐角,更是足以证明这一点。
“将军,这的确是传国玉玺,一定错不了。”大帐之中的张育,看向眼前的传国玉玺,轻声说道。
华安笑了笑,轻声问道:“怎么,你对传国玉玺也有了解。”
张育回道:“不瞒将军,属下只是略知一二,相传这传国玉玺取材自和氏之璧,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取得了赵国的和氏之璧,秦始皇命令李斯转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并让咸阳最好的玉工对和氏之璧进行精研细磨,雕琢为玺,自此,传国玉玺便横空出世,秦亡之后,传国玉玺落入汉高祖手中,而后,西汉外戚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向汉朝太后所要传国玉玺,太后愤怒的将传国玉玺砸在地上,并崩坏了玉玺的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从此传国玉玺便多了一处镶金的拐角,而后曹丕篡汉建立魏国,乃使人在传国玉玺的肩部刻下了大魏受汉传国玺的字样,以证实其并非篡汉也,石勒灭前赵,得到传国玉玺,更是别出心裁,在玉玺的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四个大字,如今,眼前的传国玉玺,与传言的一模一样,自然是假不了了。”
华安闻言大喜,看向魏国使者,笑着说道:“魏使一行辛苦了,先下去歇息吧本将第一次见到传国玉玺,当把玩一夜,明日便派遣大军护送魏使一行和传国玉玺,一同前往建康城。”
魏国使者犹豫了一下,抱拳道:“下官告退,说完带着冉明离开中军大帐。
魏国使者走后,中军大帐之内就只剩下华安和张育二人了,华安坐在大帐的尊位上,仔细的欣赏着眼前的传国玉玺,并时不时的感慨一二。
张育见华安对传国玉玺颇感兴趣,抱拳道:“将军可知这传国玉玺所代表的意义。”
“意义,代表什么意义”华安随后说道。
张育思索片刻,小声说道:“传国玉玺乃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自古以来,便是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失之则国必亡。”
“哈哈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只怕没有这么夸张吧现在传国玉玺就在本将的手中,难道本将现在就可以得到天下吗”华安打趣的说道。
张育闻言一惊,抱拳轻声道:“以将军目前的实力,只要善加经营,得天下并非难事,若有传国玉玺相助,就更加名正言顺了。”说完小心的看向大帐外。
华安闻言,神色一紧,轻声斥道:“张育,你休
得胡言,本将对大晋朝廷忠心耿耿,岂能做此不忠不义之事,此事万万不可再提。”
“将军,如今大晋朝廷已经名存实亡,有如战国之周天子,为了天下百姓的生计,将军不必拘泥于君臣之礼,适当的时候,完全可以取而代之。”张育接着小声说道。
张育说的都是实话,如今的大晋天子仍旧是个孩童,根本不具备驾驭边关大将的能力,大晋朝廷的各路边关大将,完全都是处于半独立状态,仅仅是在名义上归属大晋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华安也绝对不会私吞传国玉玺,并与大晋朝廷相抗衡,因为一旦自己私吞传国玉玺,一定会引起桓温和殷浩的不满,若是两路大军联兵讨伐,华安是难以应付的,况且,北方还有燕代联军,西北还有凉国和吐谷浑,华安实力虽强,但却无法同时对抗如此多的势力,而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受苦的就是天下的老百姓了。
在华安的心中,传国玉玺完全就是个烫手的山芋,自己若是私吞传国玉玺,便会成为众矢之地。
不过,华安看得出来,张育对自己非常的忠心,为此,也不在指责他,而是看着传国玉玺,笑着说道:“传国玉玺只不过是一块石头而已,魏国拥有传国玉玺,不还是落了个国君被生擒,国运岌岌可危的下场,况且,你想过没有,若是本将私吞传国玉玺,朝廷会怎么想,天下人会怎么想,到时候,全天下的人都会认为本将是叛逆之辈,桓温和殷浩都会借此机会率军讨伐我军,另外,燕代等国的国君,也会为了得到传国玉玺,率军猛攻我军的,到那时,我军四面楚歌,不还是得乖乖的交出传国玉玺吗”
正文第六百九十二章护送玉玺
听了华安的解释,张育觉得有些道理,便不再劝说,不过,从华安的态度,张育也发现了一些端倪,华安对他的进言,并没有表示出很大的反感和愤怒,反而冷静的分析这么做的不利情况,由此可见,华安对大晋朝廷并非完全愚忠,而是,已经开始考虑自己的利益了。
见张育不再言语,华安看向手中的传国玉玺,轻声道:“虽然这传国玉玺是天下至宝,所有觊觎皇位之人都想得到他,不过,在本将看来,这不过就是一块做工精美的石头罢了,冉闵得此宝贝却被燕军生擒就足以证明这一点,所以,本将绝对不会为了一块精美的石头,而使自己成为众矢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