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6 章(1 / 1)

晋霸天下 御览山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析了每一个细节的步骤后,华安终于下定决心,利用褒水和褒斜道大量运输粮草,在郿城设立一个大型军粮仓库,以储存南郑城方向运来的粮草,同时,在长安城之中,修建更大的粮仓,毕竟,长安才是关中的核心,控制长安,才能更好的掌控关中。

从郿城将军粮运往长安,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需沿着渭水一路向东,便可轻松的抵达长安,若要运往潼关,那就继续东进,进入潼关即可。

在关中,几乎所有的重要城池,都在渭水及其支流的边上,运输粮草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华安正式下达命令后,关中方向,辎重营的将士们开始大量造船,以

便于运输粮草,而汉中方向,则将准备好的军粮装上船只,并沿着褒水一路向北运输。

华安派遣一万名后备军团的将士,推着山地辎重车前往褒斜道,准备运输从褒水运来的军粮,而后,再将这些军粮运往郿城附近的渭水支流,搬运上船只,通过船只顺流而下,将军粮运往郿城。

这种运粮的方式,大大节约了人力,运粮的效率大为提高,短短的半个月之内,便有十万旦军粮,被运进了郿城,而后转运到了长安。

在缺粮的日子里,华安将军粮无偿送给长安城的百姓,从而避免长安城出现大规模的饿殍,这一行为既避免了长安城的动乱,也让长安城的百姓对华安感恩戴德,可以说,在短短的几日之内,长安城的民心已经尽数为华安所得。

损失一些军粮对华安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但得到民心对于华安来说,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在城内缺粮的日子里,华安免费为长安城中的百姓提供粮食,这一步棋算是彻底走对了。

南郑城的军粮在源源不断的运往长安,看着长安城中堆积的军粮越来越多,华安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只要拥有足够的粮草,华安有信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掌控关中,从而以关中为基地,杀出潼关,收复中原。。。

正文第五百九十章王猛

自从石苞仓惶败走武关,关中方向的形势基本上稳定了下来,绝大多数的赵国官员和将领都上表请降,表示要归顺大晋朝廷。

但仍有少数赵国将士不愿投降,并盘踞在各个山头,与山贼土匪勾结,四处抢劫危害百姓,给关中的百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同时,也威胁晋军的粮道,沿渭水支流运输的军粮,不时遭到劫掠,虽然被劫掠的粮草仅是晋军军粮的一小部分,但对华安来说,也是不可容忍的。

为了将关中建设成进攻中原的基地,这些零星分布的土匪,必须全面清除,一个都不能留下,否则,一旦主力人马进入中原,这些零散的散兵游勇将给关中带来无穷的破坏,从而让华安有后顾之忧。

关中八百里秦川,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各种山头名目繁多,若要逐个清除躲在山中的山贼土匪,是一件很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只怕将这些山贼清除干净之后,中原已经是另一番格局了。

关于如何剿灭关中众多的匪徒,华安觉得自己必须好好的深思熟虑一下,以免有所疏漏。“大哥,长安城中已经有米粮出售,我军是否还要继续派粮。”王三走进大帐,正色问道。

华安站起身来,向前走了几步,轻声道:“长安城中虽有米粮出售,但那些从城外逃往城内的穷苦百姓根本就没有钱财,若是我军不继续派粮。他们岂不要饿死。”

“大哥,可这样一来,一下子多了几十万张嘴,军粮消耗多了数倍,我军的负担大增,总不是长久之计吧”王三蹙眉说道。

华安闻言,举得是这么个理,若是无止境的为长安城的百姓提供米粮,会大大增加后勤的负担,让后备军团的大量人马忙碌在运输的道路上。

“关中还未完全稳定。在完全稳定下来之前。让后备军团的将士们辛苦一下,继续为穷苦的百姓提供米粮。”华安下令道。

“大哥,为穷苦百姓提空米粮,倒是没什么说的。但一些富得流油的富人也贪图这点小便宜。居然穿着丝绸前来领取粮食。”王三气愤的说道。

“哈哈贪图小便宜才是平民百姓啊若是百姓们都胸怀大志。不为五斗米而折腰,那才可怕啊好了,我们去派粮的街道看看。”华安说着向外走去。很快。华安便抵达了长安最大的街道,并出现在了派粮的地方。

抬眼望去,只见排队前来领粮的百姓络绎不绝,有衣衫褴褛的穷苦百姓,也有身穿丝绸的富人,为了区区一日之餐,如此多的百姓不辞辛苦的前来排队,若是穷的食不果腹也好理解,但那些身穿丝绸的富人,也来受这个罪,就让华安觉得好笑了。

“大哥,您看,这么多的百姓,有一多半都是买得起粮的,却都来领取免费的米粮。“王三指着众多的百姓,轻声说道。

华安笑了笑,轻声道:“不要这么小气,和民心所向相比,这点粮草真的不算什么,让这些平民百姓占一点便宜又如何,哈哈”

看着这些百姓领取到军粮时的兴奋表情,华安觉得很有意思,在石虎统治时期,赵国的广大区域,百姓都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和虐待,此时,关中被收复,华安就是要尽可能的优待百姓,以让百姓心里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心甘情愿的服从大晋朝廷的统治。

华安仔细的看向人群,却见一名身穿麻布短衣的青年,在派粮的位置看了一眼,然后笑着走开了,而并未加入排队的行列。

“这个青年人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一定是个胸怀大志的人才。”华安看向这名青年,小声说道。

王三点头道:“是啊这个青年,身穿麻布短衣,一看就是出身贫寒,却不为一日之米粮动心,果然有几分骨气。”

华安再仔细一看,这名青年人,眉清目秀,眼神之中透露出一股让人折服的英气,这是一种极度自信的眼神,这足以说明此人有过人之处。

“走,我们过去看看。”华安说着向这名青年走了过去,王三则紧随其后。

见华安向自己走去,这名青年毫无战战兢兢的紧张感,而是坦然自若,就犹如平常一般,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百姓们都在排队领粮,为何你要淡然而去,这些米粮全是白送,你就不需要吗”华安轻声问道。

这名青年一面捉掐虱子,一面淡然回道:“回将军,在下虽然贫寒,但买米的钱还是有的,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