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刻,他麾下的兵力实在很难夺回始昌城,对于华安所部的五万大军,他是打心底里忌惮。
“我军主力已经西征,本将麾下仅有三万大军,而晋军在始昌城已经集结了五万人马,本将是担心我军力量不足,难以击败晋军啊”孙伏都说完,一脸的无奈。
部将听了也觉得有些道理,但放任晋军占据祁山,则冀城随时有可能遭受晋军的突然袭击,这种芒刺在背的感觉,实在是很不舒服。
“将军,就算我军龟缩冀城,晋军也会打来,一旦晋军兵临城下,城内将士一定人心惶惶,到时候对我军更是不利,不如先发制人,向始昌城发起进攻,以我军的实力未必会输。”部将连忙劝道。
孙伏都仔细考虑了一下,正色道:“也罢本将就率三万大军向始昌城进军,至少要将晋军困在祁山周边,不让其威胁我军粮道的安全。”
“既然将军已经决定,末将这就去准备。”部将应了一声,转身前去准备。
几个时辰之后,孙伏都麾下的三万大军,在冀城南门外集结完毕,并做好了出征的准备。
孙伏都全是披挂,跨上战马带领麾下的三万人马,向始昌城方向进发。
此刻,在凉国的广武城方向,麻秋率领九万主力大军,在谢艾的三万凉国兵马抵达之前,率先抢占广武城,并牢牢的将广武城控制住。
在麻秋彻底控制广武城两个时辰之后,谢艾所率领的三万凉国大军才抵达此处,见广武城已经被麻秋主力大军占据,谢艾并未攻城,而是退后十余里,在一处地势较高的位置扎下营盘,并与广武城的麻秋大军对峙。
谢艾的军事才华很厉害。但面对麻秋九万大军驻守的广武城,他也是毫无正面进攻能力的,为此,他只能找一处好的落脚地点。与麻秋对峙,而后,在对峙的过程中寻找麻秋的破绽,从而利用这些破绽狠狠的打击麻秋麾下的主力大军,并最终彻底将麻秋麾下的主力大军击溃,并赶出凉国境内。
若是麻秋龟缩不出,谢艾也是等得起的,毕竟,他麾下仅有三万人马,又是本土作战。而麻秋麾下有九万大军,后勤补给比较困难,不论如何,谢艾始终让自己掌握战争的主导权,以立于不败之地。
见谢艾在广武城西北十余里的位置扎营。麻秋并没有立即进攻,由于上一次在广武城被谢艾打得大败,麻秋的心里多少都有一点阴影,他害怕会再次中谢艾的计谋,因此显得极为谨慎,在驻守广武城的同时,不断派遣大量斥候和小股部队。前往谢艾大营附近侦查,以弄清谢艾所部大军的虚实。
而谢艾也利用麻秋的疑惑心里,在大营的周边布置了许多隐藏的绊马索,让探查的赵军斥候损失很大,有此便让麻秋觉得谢艾大营附近有陷阱,从而更加不敢轻易发起进攻。
为此。在广武城方向,谢艾以疑兵之计将麻秋逼的动他不得,从而让此处出现了对持的态势。
在始昌城方向,经过连续几日的安抚,城内的百姓对晋军的到来已经非常的认可了。见始昌城逐渐稳定下来,华安也放心了不少。
就在这几日的功夫,前方的斥候已经将祁山的地形都仔细的探查了一遍,并画成了相应的地图,而华安也将众斥候画的地图拼接在一起,从而得到了整个祁山的地形图。
不过,斥候所画的地形图是否完全正确,是不是有纰漏,这个华安始终存有疑问,而一旦有一条隐蔽的小路没有被斥候发现,真的打起仗来就麻烦了,因此,对一些重要的地段,华安觉得有必要亲自前往侦查一番。
“大哥,据斥候回报,留守冀城的赵国大将孙伏都率领所部三万大军,已经向始昌城方向杀来,估计两日后便可抵达这里。”就在这时,王三汇报了孙伏都即将率领大军杀来的消息。
华安闻言,微微一笑,轻声道:“这个孙伏都还真是沉不住气,我军不去打他,他倒自己送上门来了,哈哈”
王三点头道:“还是大哥算的准,说赵军会前来攻打,孙伏都还真的率军前来攻打了。”
“怎么样将士们的状态如何,可以对付孙伏都的三万大军吗”华安明知故问的说道。
王三正色回道:“大哥,您就放心吧就凭我部亲卫军便足以抵挡孙伏都麾下的三万大军,如今我军有五万大军集结在此,对付孙伏都麾下的三万人马,绰绰有余。”
“哈哈这就好,先不管孙伏都,你立即准备马匹,待会咱们前去祁山看看,对于地图上的几处位置,大哥要亲自前去查看。”华安轻声说道。
“是,大哥,我这就去准备。”王三应了一声,转身前去准备马匹。
很快,马匹准备就绪,华安和王三等部将一行几十人,策马前往祁山视察。
一行人策马行了数里,便抵达了一处山顶,这里有一条小路,可以直接连接祁山的南北,不
过由于崎岖难行,军队一般不走这条路,这条路更多的是留给山上砍柴的樵夫走的。
但对于华安来说,即使是很难通行的小路,也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这条小路会不会成为敌军偷袭的捷径,而且自己麾下的小股精锐部队,也可以通过这条小路,给敌军造成出其不意的攻击。
策马站在山顶处,看着周围跌宕起伏的山脉,以及山脉间郁郁葱葱的树木,华安的心情大好。
祁山的空气和景色都是一流的,而且是当年诸葛亮北伐时的出发地,这里,可谓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华安看着远处的山峰,感慨道:“想当年,诸葛武侯六出祁山,就是从这里出发的,只是诸葛武侯六次出山都以失败告终,不得不让人遗憾啊”
身后的众将听了,皆认可的点了点头。
“大哥,诸葛武侯六出祁山而不胜,是因为蜀国弱小而魏国强大,而且,魏国有我朝始祖宣皇帝这样的人才,诸葛亮岂能不败。”王三大声说道。
“将军,诸葛武侯六出祁山皆以失败告终,这正是给我军提了个醒,在我军足够强大之前,不可轻易北伐关中,以免被赵国全国之兵围攻,从而损失惨重,功亏一篑。”一名部将说道。
华安闻言,点了点头,正色道:“以赵国目前如日中天的实力,我军此刻北伐,必然会招致失败,所以我军还要等候几年,静待出兵北伐的最佳时机。”
华安已经看好了此处,从祁山出兵北伐关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