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完全建造完毕,并开始有商人进驻,新建街道开始有了繁荣的迹象。
在各项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军事建设也没有落下,新招募的近五万新兵,经过几个月的适应性训练,已经初步形成战斗力,只要边关有战事,随时可以投入战斗,各种作战装备也全部到位,军粮等物资足够消耗数年,就更不用担心了。
西北方向的消息仍在不断的传来,得知谢艾率领大军所向披靡,已经将麻秋的赵军彻底击溃,华安心头大为高兴。
赵国受此重创,短时间是没有能力报仇了,梁州和秦州方向暂时安全,华安也可以更好的发展经济和训练军队了。
在刺史府之中,华安正在处理各种重要的公务,对于梁州各项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华安心里比谁都高兴。
“将军,凉国使者求见。”就在这时,一名亲兵汇报了凉国使者抵达的消息。
华安闻言一愣,在这个时候,张重华派遣使者来干嘛有什么目的。
“快快有请。”华安下令邀请。
很快,凉国使者抵达了刺史府,并恭敬的拜见华安,递交了凉王张重华亲自书写的信件。
华安接过了信件,并当着使者的面阅读了一遍,见张重华意欲借助自己的力量牵制赵国大军,华安轻轻笑了笑。
张重华的打算正是华安求之不得的,面对强大的赵国,华安只有与凉国大军互相配合,方可从容的应对共同的危机,以减轻双方所面临的压力。
在思考了片刻之后,华安拿出纸笔给张重华写了一封回信,在信中,华安答应了张重华的建议,并表示要团结起来,共同对付强大的赵国。
凉国使者离开之后,华安心里一下子轻松了不少,只要与凉国互相配合,数年之内,梁州、秦州可保无虞。
而数年之后,石虎一死,赵国四分五裂,中原处处血战,华安可与凉国大军合兵一处,共同进攻赵国的关中军团,从而进占潼关,虎视中原。
在邺城方向,赵国天王石虎,听说麻秋、孙伏都、王擢的三路大军,被张重华打得大败,不由得愤怒异常。
此战的失败,彻底打乱了石虎一统北方的宏愿,因此,盛怒之下的石虎,怒吼着要将麻秋,孙伏都等将领斩首,在众臣的苦苦劝说之下,方才作罢。
不过,对于此次前线大败,石虎并不打算就此罢休,如此奇耻大辱,他怎能忍受。
为了报这一箭之仇,石虎打算立即派遣邺城的精兵,增援西部的关中军团,立即对凉国发起新一轮的进攻,在众臣的苦苦劝说之下,方才决定暂缓出击。
经过与朝中众臣的研究,石虎决定在第二年的开春,再次举重兵讨伐凉国,并决定动用邺城的精兵,以增强麻秋的实力。
几个月后,已经到了秋收的季节,梁州全境开始了抢收庄稼的行动,各种新鲜的作物堆满了仓库,这一年,又是个丰收之年,老百姓和府库的存粮都又增加了许多。
在粮食成灾的南郑城,各种粮秣的价格都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损害了种粮百姓的利益。
为了平抑物价,华安将市面上多余的粮秣收购了大半,这样既保证了这些粮食合理的价格,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存储的粮草,以备北伐之用。
在秋收的同时,南郑城中新建的街道也基本上建造完毕了,由于紧靠北门,地势好,已经有好多客栈和商铺都进
驻了商人。
如此大气的街道,自然更能吸引外来的客商,在这些商人相继进驻新街道之后,各地的客商都一股脑的涌入了新街道,尤其是大规模的商队,更是喜欢在宽敞的新街道购物和贩卖远方的货物。
第五百五十章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骆驼、骡马和各种肤色的人群,穿梭在南郑城新建的街道上,给这座城池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然,这道风景线所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客商,为南郑城带来了许多需要的货物,同时,又购买了大批南郑城作坊生产的物品,这样一来,南郑城便繁荣了起来。
城池的繁荣必然使人口增加,而人口的增加又可以进一步促进城池的繁荣,如此良性循环,整个梁州的经济和人口都将迎来全面的发展。
华安带着马当、张育等人,策马在新街道巡视,以查看街道的运营情况。
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众人的脸上都露出了高兴的表情,近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四通八达的新街道终于是建好了,往来的客商再也不用挤在狭小的旧街道了,街道容纳的面积越大,商品的品种就越齐全,商品物流的就越快,经济发展也就越快。
“张大人,街道这么快就完工,这都是你的功劳啊”华安看向张育,夸赞了一句。
张育笑了笑,谦逊道:“这都是将军的远见卓识,下官只有督促之功,不值一提。”
华安回头看向马当,轻声问道:“马大人,最近新街道完工,往来的客商一下子增加了许多,府库的税收也一定增长了不少吧”
“回将军,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一月的税收,至少是上个月的两倍还多啊府库盛钱的大箱子,只怕都不够用了。”马当高兴的说道。
华安闻言大喜,忙道:“居然有这么多了,看来情况的发展与本将预料的一致,要不了多久,建设新街道所花费的银两就可以赚回来了。”
“是啊将军,按照目前街市的成交量。府库的银两会急剧增加,有了足够的银两,我们还可以建设南郑周边的几座城池,进而将梁州、益州、秦州都发展起来。”张育兴奋的说道。
华安笑了笑。道:“有了银两,日后想办什么事情就容易多了,就算再扩军二十万,府库的银两也支撑的起。”
张育和马当闻言,皆认可的点了点头。
在新建街道的同时,梁州和益州水利设施的建设也没有停下,经过以李疏渠为首的水利人才的不懈努力,梁、益二州的大片荒地,已经成为良田,无法平整为良田的土地。则改造成牧场,这样一来,梁、益二州的农业和牧业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老百姓的日子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有了好日子,老百姓的身体更硬朗了。生的孩子也更多了,还未成年的儿童的夭折率也大大降低,人口开始大幅增长。
周边的州郡,包括西北和关中的百姓,都开始陆续的向梁州、益州移民,这样,又进一步增加了梁、益二州的人口。使华安都督区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