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池国内的事情,并不时的感慨一番。
很快,一行人便抵达了南郑城的西门外,杨安侧身看向华安,马上抱拳道:“将军留步,杨安告辞了。”
华安笑了笑,轻声道:“不急,本将正好想到旷野走一走,顺便再送你一程吧”说了做了一个手势,示意杨安继续前行。
见华安送到城门外,还要继续相送,杨安顿时更加感动,虽然华安找了一个看似很合理的理由,但杨安知道。那只不过是托词,华安说要到旷野走一走,其实,就是为了多送自己一程。
二人之间非亲非故。华安如此高规格的礼遇。实在是让杨安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论是身份还是实力。杨安都觉得自己不应该能引起华安如此的重视和礼遇。
而且,从华安麾下官员的表情和态度,杨安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因为。所有人都觉得华安的做法有些不可思议。
对于杨安疑惑的眼神,华安报以淡然一笑,并陪着杨安继续向西行进,身后的王三、马当等人,也都跟在后面。
约莫走了十里,杨安勒马停下,抱拳道:“将军。已经出城十里了,您不能再送了。”
“哦,都十里了,这么快。”华安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顿了顿,轻声道:“好吧本将就送到这里了。”
杨安会意,再次抱拳道:“将军留步,杨安去了。”说完勒马向前,行了几步。
“等等。”见杨安要走,华安感觉还有什么重要的话没说。
“将军还有何事,尽管吩咐。”杨安勒马问道。
华安蹙了蹙眉,正色道:“本将觉得与你投缘,若是日后遇到难处,可来南郑城,本将随时恭候。”说完真诚的看向杨安。
见华安如此真诚的对待自己,杨安心中又是一阵感动,他真的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愣了片刻,抱拳道:“将军保重,杨安走了。”说完策马向仇池边境方向奔去。
华安策马向西缓行了了几步,在一处小山丘处停了下来,并看着杨安奔驰而去的背影,心里颇为复杂。
王三策马行至华安的身侧,看向杨安远去的背影,轻声道:“大哥,杨安已经走了,我们还是回去吧”
“不急,杨安还没走远呢”华安随口回了一句。
张育策马行至华安身旁,轻声道:“将军为何如此看重这个杨安,以下官之见,他不过是个年轻气躁的少年罢了。”
华安笑了笑,轻声回道:“少年人难免年轻气躁,本将年轻的时候也是如此。”
“听将军的意思,是觉得杨安将来大有作为。”张育再次问道。
华安点了点头,正色道:“有多大作为,本将还不好说,但统领数万大军,攻城略地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听了华安的解释,张育好像明白了一些,华安如此礼遇杨安,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在树立恩惠,仇池国内局势复杂,杨安一方若是取胜,并最终控制仇池全境,那么,其一定会与华安交好,并可以在华安北伐关中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支持,至少不会背后捅刀子,而万一杨安失败,华安也愿意接纳,这样一来,华安麾下便多了杨安这样一员猛将,日后,北伐关中又多了一分胜算。
杨安策马向仇池边境疾驰,约莫行了一里,他下意识的减缓速度,并扭头向后方看去。
“华将军还在。”杨安自言自语了一句,他没想到自己已经行了一里多地,而华安还没有返回南郑城,竟仍在看着自己离去。
杨安勒马立在了原地,并看向一里外的华安,眼神里充满了感动和惊讶。
见杨安停了下来,华安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这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因为,自己对杨安如此礼遇,杨安在离开之际,肯定是会回头的。
华安随即伸出右臂向杨安致意,虽然隔着一里多地,可能有些看不清楚,但自己招手的动作,杨安是一定看得见的。
杨安自然是看见了,他见华安向自己挥手,微微吁了口气,顿了片刻,牙一咬,策马继续向西疾奔,并不再回头。
此刻,在杨安的心里,已经对华安有了一种仰慕之情,若不是国内局势紧张,他真的会立刻策马返回,与华安一醉方休。
“大哥,杨安已经走远了,我们还是回去吧”王三再次提醒道。
华安向西看了一眼,杨安的一行人马,已经完全看不见了,远处只留下了扬起的一缕缕烟尘。
“回刺史府,驾”华安夹紧马腹,策马返回南郑城。
“驾驾驾”王三、马当等一行人马,全都跟在华安的身后,向南郑城奔去。
几日后,在武都城方向,杨俊再次接到了杨国送来的信件,这一次,杨国给予了极大的承诺,并催促杨俊尽快起兵,以诛灭叛贼杨宋奴。
杨国接了信件,心中颇为满意,并将信件交给了自己的儿子杨世。
杨世看了一遍,抱拳道:“父亲,这个杨国可真是识趣,居然这么快就给父亲这么高的承诺,有了这份承诺,仇池国的半壁江山就是我们的了。”
杨俊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须,自豪的说道:“自从十年前政变时起,为父就已经掌握仇池的半壁江山了,这份承诺对为父来说毫无用处,但对你却有极大的用处啊毕竟,国公是世袭的,但大将军却罕有世袭的,为父是担忧你的将来,所以才倚老卖老,故意拖延起兵日期,以换取大将军世袭的承诺。”说完充满慈爱的看向自己的儿子。
杨世闻言,抱拳道:“孩儿一定不会让父亲失望的,眼下大军已经集结完毕,粮草也准备的差不多了,三日后便可出征。”
杨俊点了点头,轻声道:“好,那就三日后起兵,起兵的各种准备事宜,都交给你了。”
“是,父亲。”杨世抱拳接受命令。
在河池城方向,杨国一方面在等着武都城方向的消息,一边在等着自己的儿子平安归来。
见儿子还不回来,杨国很是焦急,他甚至有些后悔,不该派遣亲儿子前往南郑城,毕竟,晋军的态度还不明朗,万一,晋军支持杨宋奴,那么,很有可能会将自己的儿子抓起来献给杨宋奴,如此一来,自己的儿子小命一定不保。
尽管早就有这方面的担忧,但杨国还是怀着一丝侥幸的心里,派遣自己的儿子前往南郑,毕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诚意,也只有这样,晋军的主将华安,才有可能亲自接见,从而让自己的儿子,在华安的面前有解释的机会,以更好的表达自己的立场和仇池国内的真实情况。
不论如何,杨国的这种行为就是一种赌博,赢了皆大欢喜,输了就要失去一个好儿子了,为了报仇雪恨,为了仇池的国运,杨国赌了这一把。
不过,杨国的担忧并没有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