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冲入对岸,并摆好阵型向反扑的高句丽大军发起进攻。”
“是,末将明白。”部将大声领命道。
王猛摆了摆手,让麾下部将立即前去准备,此时高句丽的主力大军还在辽东境内,若不趁此机会将丸都城拿下,待高句丽主力兵马返回之后,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所以王猛对夜间的行动是志在必得,不允许有丝毫的失误,以免造成功败垂成的下场。
在马訾水北岸的高句丽军大营,高句丽的众将领正在研究对岸联军的部署情况,并时不时的有亲兵进入大帐,汇报马訾水南岸的最新情况。
“将军,对岸敌军的兵力比我军多了整整五成,不过,有马訾水阻挡,敌军难以强渡,我军的压力并不是很大,应该可以守住防线。”一名部将说道。
高句丽主将高尚点了点头,自信的说道:“各位,我高句丽人拥有全优秀的血统,我高句丽大军是不可战胜的,敌军虽然比我军多了五成,不过,全都是乌合之众,尤其是沃沮的兵马,根本就不堪一击,所以,此战我军必胜,敌军必败。”说完自信的攥紧了拳头。
“高句丽必胜,高句丽必胜。”大帐内的众部将兴奋的叫喊了起来,犹如打了鸡血一般。
此时,他们似乎早已忘记,多年前被燕国频繁击败的落魄事情了,高句丽人的强大自信和神奇的自我疗伤能力,只怕才是全强大的。
“将军,沃沮一直受到我高句丽的庇护,如今却突然投靠晋军并向我高句丽都城发起进攻,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对于沃沮这种叛徒,必须狠狠的教训一番,否则,如何树立我高句丽的威信。”一名部将激动的吼道。
“将军,沃沮人就生活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若是我高句丽愿意,随时可以将其拿下,只是大王看在沃沮王听话的份儿上,才
没有将其吞并罢了,如今,沃沮人不知感恩戴德,却要恩将仇报,必须严惩。”另一部将说道。
“对岸的敌军不足四万,其中沃沮大军就占了三万,是敌军的主力,只要沃沮大军被我军彻底击败,敌军兵马就会全部溃散,所以此战,我军要彻底击溃沃沮大军,让沃沮人知道背叛我高句丽的下场。”一名部将愤怒的吼道。
高句丽主将高尚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麾下众部将的自信,让他看到了高句丽人顽强的作风和藐视一切敌人的气势。
沃沮大军的战斗力有多少,高句丽的众将领是非常清楚的,所以,虽然沃沮大军的兵力比他们要多出不少,但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可以战胜沃沮大军,并夹边沟沃沮大军打得落花流水。
“报,将军,对岸的敌军正在搭建浮桥,小人数了一下,足有十座浮桥,间隔一里左右。”就在这时,斥候将对岸搭建浮桥的消息告诉了高句丽主将。
“搭建浮桥,看来敌军是打算从正面发起进攻,气势倒是不小啊哼”高句丽主将高尚沉声喝了一句。
“将军,既然敌军准备从正面发起进攻,我军只需派遣部分兵马守住岸边,并有大量的弓弩对搭浮桥的敌军展开压制,便可以阻挡敌军成功的搭建浮桥。”一名部将正色说道。
高尚想了一下,看向斥候,正色问道:“敌军是如何搭建浮桥的,是沃沮人马负责搭建,还是三韩人马,又或者是晋军负责”
“回将军,小人已经探查清楚了,下游的六座浮桥是沃沮大军搭建的,中间三座是三韩兵马搭建,最上游的一座浮桥是晋军搭建,现在他们已经开始搭建了,估计,几个时辰之后就可以搭至北岸。”斥候如实说道。
“沃沮人居然负责搭建六座浮桥,好,好得很,今夜我军便要彻底击破沃沮大军,让他们知道背叛我高句丽的下场。”高句丽主将高尚阴声说道。
“将军,下令吧”众高句丽部将看向主将高尚,自信的请战道。
高尚点了点头,看向一名部将正色道:“你部两千大军,分成四组,每组五百将士,负责守住三韩与晋军搭建浮桥的对岸位置,让他们不能顺利将浮桥搭至对岸。”
“是,将军,末将领命。”这名部将大声领命道。
正文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偷渡马訾水
高尚看向另外几名部将,正色下令道:“你们几个各率三千兵马,埋伏在沃沮大军搭建浮桥位置的北岸,不要阻止沃沮人搭建浮桥,并让他们成功的将浮桥完全搭建完成,如此,沃沮大军便可以通过六座浮桥源源不断的抵达北岸,而你们的任务,便是在沃沮大军有半数抵达北岸的时候,向其发起猛烈的攻击,并将已经渡过马訾水的半数沃沮大军全部歼灭,这样一来,沃沮人便会彻底胆寒,而另外两路敌军兵马也将无所作为。”说完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是,将军。”众部将连忙领命道。
显然,高句丽的众将领,全都没有将两千五百晋军精锐放在眼里,他们一直将三万孱弱的沃沮大军,当成三路联军的主力,如此严重的认识错误,必将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在得到高尚的军令之后,众高句丽将领全都立即离开中军大帐,并开始进行准备。
高句丽主将在下达命令之后,觉得自己的决策似乎有那么一丝冒险的成分,毕竟,他接到的命令是守住马訾水防线,不让敌军三路人马逼近丸都城,如今他的命令显然违反了这一点,若是高句丽大王高钊追究下来,他不太好解释,尽管他觉得这个决策是非常正确的,不过,不论如何都不能违反大王的命令,这是高句丽的规矩。
“你立即返回丸都城,将本将的作战意图告诉大王,听听大王的意见。”高尚看向一名亲兵,轻声说道。
“是。将军,属下这就前往丸都城。”亲兵说着离开中军大帐,向丸都城的方向策马而去。
丸都城距离高尚的大营仅有不足十里的距离,为此,高尚的亲兵很快就抵达了丸都城。并顺利的进入了王宫之中。
此时,高句丽大王高钊,正在与麾下的几名谋士分析辽东的战局,在高钊的眼中,辽东的战事才是最需要关心的,至于三路联军逼近丸都城。则完全不太放在心上,毕竟,在这近四万的联军之中,晋军的兵马仅有两千五百,兵力太过薄弱。不足以让高钊担忧,而三韩与沃沮的三万五千兵马就更不用担心了,高钊对他们的战斗力非常的清楚,他只需派遣麾下精锐的一万大军,便可以匹敌三韩与沃沮的三万五千人马,如今